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器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良渚文化
- 級別 :二級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器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7,口徑19,底徑13 敞口,淺腹,卷唇,高圈足,圈足部一旋紋,旋紋處等距離三個橫孔。製作精良,表面光潔,圈足內壁能見輪制痕。整體燒變形。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前後環錢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發現於浙江良渚,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命名為“良渚文化”。良渚遺址實際上是浙江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遺址中心位於...
良渚黑陶壺是良渚文化時期文物,現藏於浙江良渚博物館。1986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出土一批新石器時期(距今6000至4000年)良渚文化的玉器、石器、陶器.其中一件黑陶雙鼻壺彌足珍貴。(圖示為三足黑陶壺)處理方法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作為隨葬品入土埋葬,歷經四、五千年,由千上海地處東南沿海,地下水位較高,再加上...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杯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杯是一件石器時代文物,現收藏於浙江博物館。文物介紹 泥質灰陶,器表施黑色陶衣,漆黑光亮。為敞口,直腹,近底有折,高圈足,外壁近口沿處有兩孔為一組,(殘有四組)。圈足有棱,上有三孔。胎壁輕薄,為典型的良渚文化黑皮陶。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壺,新石器時代文物。文物介紹 敞口外撇,短喇叭頸,圓腹,高圈足外撇。胎薄體輕,呈灰紅色,外著黑色陶衣。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鼎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鼎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38口徑25 cmcm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雙耳罐是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高14.8厘米,口徑10厘米。文物介紹 微敞口,直頸,溜肩,鼓腹,高圈足,足牆略外撇。口沿部對稱貼有雙耳,雙耳均為帶狀泥條堆貼,呈半圓形。腹足交接處留有二道弦紋。弦紋有數個扁長形小孔。灰色陶胎,黑色陶衣。整件器形顯得雍容端莊。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細刻紋黑陶把壺為新石器時代的陶瓷器。高15厘米,口徑7.4厘米,腹徑9.5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簡介】壺高15厘米,腹徑9.5厘米。1984年出土於上海青浦縣福泉山遺址。壺身渾圓,上為粗頸,下為圈足,壺口前側上翹成寬流。另一側附一寬把手,把手上有兩個小孔,用於穿繩系蓋 。壺身經過...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皿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皿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侈口,淺圓弧腹,圓足,黑胎,體輕。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彩繪陶片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彩繪陶片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殘長4×4 為一器物殘片,泥質灰陶,陶質細膩,其表施有黑色陶衣,漆黑光亮。上繪有硃砂紅色紋樣,呈圓圈狀。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雙系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雙系壺,敞口,長頸,口沿對稱二小系,扁鼓腹,高圈足。文物介紹 灰胎黑皮陶,製作精良。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三足雙系罐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三足雙系罐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1.5,口徑14,底徑12.3 敝口,矮頸,肩上置有對稱環形條,腹鼓,大平底,底有具有三乳足。泥質黑陶,胎土細膩,素麵。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貫耳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貫耳壺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28,口徑63,底徑80 口微內斂,長頸,頸部近口沿處置二貫狀耳
新石器時代陶器,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鏤孔;從陶窯結構區分,有橫穴窯與豎穴窯。正是這些風格迥異,不同...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高柄蓋罐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高柄蓋罐是史前新石器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尺寸:通高21.7cm 口徑7.5cm 腹徑15.7cm 底徑9.5cm 出土環境 1986年上海市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出土。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單耳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單耳壺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9.9,口徑5.4 喇叭口,長直頸,扁鼓腹,高喇叭口圈足,口沿下有一單耳.整器施烏黑釉,但剝釉嚴重,胎呈米黃色
陶衣漆黑。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文物簡介 精品名稱: 黑陶貫耳壺 級 別: 一級 作 者: 陶 年 代: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尺寸及重量:來 源: 餘杭良渚出土 內 容: 口微內斂,長頸、扁腹、喇叭形足,足部有雙孔,頸部近口沿處置二貫狀耳,陶衣漆黑。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豆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豆是浙江省博物館館藏文物。文物介紹 灰陶黑衣。直口外翻唇,淺弧腹,高圈足。圈足上半部一道陰刻弦紋,有三個等距橫鏤孔。稍有變形。
1986年上海市青浦區福泉山遺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黑陶高柄蓋罐屬於新石器時代文物。分布於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的良渚文化,以1936首次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而命名。所制陶器以灰胎泥質黑衣陶最為典型,表面光亮細膩,造型規整別致,少數器物刻有精細流暢的花紋。文物特徵 此器為泥質黑衣陶,器呈直口、廣圓肩、扁圓腹、高...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雙鼻壺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黑陶雙鼻壺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8.9 口徑9.3 底徑11.3 長頸,侈口,鼓腹,圈足,圜底。口外對稱雙鼻,頸部旋紋數道,圈足近根部二個鑽孔。修胎規整,製作精良。
細刻紋黑陶把壺 細刻紋黑陶把壺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現藏上海博物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1.2厘米、足徑7.7厘米。泥質黑衣陶,器表施黑色陶衣,磨製光亮,並細刻曲折紋和禽鳥紋。為良渚文化罕見的陶器。
到第一、二文化層中,發展為夾砂灰、紅陶。這裡有許多當時或以後可以作為酒具的杯、盉等。當然,這時的陶器造型不規整,質量粗疏。在良渚文化和紹興馬鞍等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陶器造型就較前規整了。那裡的杯、碗、瓶、壺製作細膩,形狀精巧。特別是良渚發掘的高頸貫耳壺、黑陶杯。黑陶杯黑色薄胎,上端呈盅形...
良渚黑陶在中國制陶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以其典雅質樸、製作精良、造型優美、妙趣橫生而受到古陶瓷愛好者的青睞。基本資料 【名稱】:黑陶貫耳壺 【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簡介 黑陶貫耳壺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造型為高頸直口,略微向外舒展,腹圓...
黑陶高柄蓋圈足罐是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泥質黑衣灰陶。直口、廣圓肩、扁圓腹、高圈足。罐口上覆一細長高柄蓋,柄中有一上下貫通的直孔,中段內弧,下部飾三道凸弦紋和鏤孔。黑陶高柄蓋圈足罐 (良渚文化)現藏上海博物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21.7厘米、口徑7.5厘米、腹徑15.7厘米、底徑9.5厘米。...
黑陶異形壺,是以黑陶為原料製成的壺。良渚文化的存在時間是53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一支環太湖流域一帶分布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以擅長製作玉器和黑陶而著稱,其製作的黑陶器已掌握了快輪拉坯、慢輪修坯的技法,所以加工的陶器器型規整,器壁勻薄。這件黑釉器造型較為特殊,兩立耳稍外撇,應是新石器時代的...
這種典型的龍山文化,又稱為山東龍山文化,是繼大汶口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其分布區域以山東和蘇北地區為主。黑陶作為山東龍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陶工藝中與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輝創造。山東龍山文化黑陶 器形品種較之彩陶更加豐富,亦漸規整。主要有罐、盆、鬲、豆、杯、...
黑陶橢圓形豆是良渚文化時期文物 黑陶橢圓形豆 口徑12.6~16 .6 厘米 ,高 23.1 厘米 ,福泉山遺址出土。食物器皿。器柄細長,飾幾道扁寬凸紋,猶如修長挺拔的秀竹;豆柄下端擴展成喇叭形圈足,圈足近邊沿處飾 3 道弦弧紋;上部的豆盤為橢圓形。陶豆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常見的盛器,器型富於變化,絕大多數...
它是繼彩陶之後,中國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5000年)制陶工藝出現的又一個高峰,堪稱中國古代制陶工藝中與彩陶相媲美的又一光輝創造成就。黑陶出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
細刻紋闊把陶壺是一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泥質黑衣灰陶,是良渚闊把壺中最精緻的一件。壺身渾圓,對稱勻致。壺口前側上翹作寬流,另一側則是相對的半環形闊把。闊把外壁有密集的圓條狀紋及兩個小孔,用於穿繩系蓋。壺身經打磨,烏黑光亮,上面刻滿精細的花紋,流下是雙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