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簡稱人文學院)現有教職工5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5人、碩士(生)25人,研究生同等學歷者、雙學士9人,碩士生導師4人。2007年進入學校骨幹人才關鍵崗三檔2人,重點崗一檔2人,二檔3人。有自治區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1人,骨幹教師5人。在校外聘請了一批優秀的客座教授、實習導師和就業創業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教職工:58人
  • 中心:教學
  • 主題:發展
  • 主線:專業和學科建設
簡介,詳情,

簡介

學院下設社科系、經管系、法律系、藝術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與研究中心、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房地產研究中心、絲路古國錢幣文化研究中心、西域民俗研究中心、就業研究中心和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等。是新疆農業大學中西南亞研究中心、新疆農業大學就業指導教研室的掛靠單位。是新疆農業大學土地科學研究所的共建單位。

詳情

學院開設法學(經濟法與經紀人實務、環境法學)、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工作、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等本科專業。在校學生近800人。參與培養農業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和產業經濟等學位點的碩士研究生。為全校博士生、碩士生和本、專科生講授全部思想政治理論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人文社科公共選修課。校內建有模擬法庭,校外建有20多家實習、就業基地。
學院以“一切為了人才,為了一切人才,為了人才的一切”為宗旨,以“以人為本,以文濟世,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為院風,以“對人感恩,對己克制,對事盡力,對物珍惜”為院訓。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發展為主題,以專業和學科建設為主線,以教學基本建設、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改革開放、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為動力,以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為龍頭,以組織建設和制度創新為保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學院堅持開門辦學,開放辦學,依託社會辦學。堅持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協調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發展。堅持以就業為目標,加快實現大學生的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和自主化。以廣大教師與時俱進的“文化修養、思想觀念、教學藝術、研究專長、人格魅力”,培養具有“文化底蘊、經濟頭腦、管理功底、法治理念、一技之長”的優秀的和合格的人才。
近5年來,學院榮獲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9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國家十五教育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1項,教育部教育規劃課題等3項,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十一五”規劃課題1項,自治區社科基金課題3項,自治區高校科研計畫項目1項,自治區教育廳重點課題1項,自治區教育規劃課題2項,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等招標重點課題2項,校青年基金課題54項,校教研、教改課題共10項,其他橫向課題多項。公開出版主編、副主編教材10部,專著4部,譯著3部。
目前由學院老師主持在研的省部級以上課題主要有:王英姿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宗教在新疆地區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研究”,張寧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及效率研究”,張小楠主持的“新疆高校加強師德建設的途徑與機制研究”、阿依努爾主持的“關於新疆鄉鎮企業發展歷程的研究”、匡延昌主持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輔導員隊伍創新及長效機制研究”等教育部課題,綦群高主持自治區社科基金課題的“基於農民視角的南疆三地州和諧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和優先序研究”,宋玉蘭主持的自治區高校科研項目“基於新型農民培育的新疆貧困縣基礎教育培養機制及模式研究”等。
學院實踐教學成績顯著,就業指導工作頗具特色,學生工作不斷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走在學校前列。學院2003、 2005 、2007年被評為校先進單位,2003-2007年連續5年被評為校精神文明建設、 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校實踐教學先進單位,2004年被評為校社會實踐先進單位,2005年被評為校就業指導先進單位。2006年6月榮獲2004—2006校黨建紅旗單位榮譽稱。2007年榮獲2003-2006年度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3人獲得自治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該院已於2011年和經管學院合併拆分成立為管理學院和經貿學院。因此2011屆畢業生為最後一批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畢業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