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89團,地處祖國西北邊陲,其前身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管轄的國營友誼農場。轄區總面積26.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3.1萬畝,有18公里陸路邊境線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是一個以種植棉花、葡萄為主的農牧團場。隸屬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
  • 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
  • 轄區總面積:26.2萬畝
  • 耕地面積:13.1萬畝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89團所屬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於1954年,是黨政軍企合一、農工貿一體、科教文衛、公檢法司體系健全的特殊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
一段時期以來,由於不具有完全的政府權力,兵團在城鎮發展中的社會職能不完全,兵團城鎮化發展相對緩慢。
新時期下,“師建城市、團場建鎮”的規劃,使新疆兵團城鎮化的進程迅速推進。2月掛牌的雙河市就是境諒狼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繼石河子等之後被批准設立的第7座區直縣級市。

行政區劃

89團歷屆黨委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團黨委本著“只有各民族團結起來,才有團場的穩定;只有少數民族職工脫貧致富,才有團場的繁榮和發展”的思路,積極開展工作,團場呈現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腳嘗蜜會和諧的喜人局面。
多年來,團黨委始終堅持抓好民族團結進阿抹愉贈步創建工作,讓工作生活在團場的各族職工真切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營造了團結友愛、和諧共處的大家庭氛圍。
一是典型示範促團結。團黨委堅持以點帶面、典型示範,在全團範圍內廣泛開展以“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維穩、共同致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主題的“五共同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八十九團七連、畜牧獸醫站等兵師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示範帶頭作用。堅持民族工作“重在平時、重在交心”,各族職工民眾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全團上下呈現出爭做民族團結模範的喜人局面。
二是推動建立“嵌入式”社區環境。按照“政挨旬乎恥策引導、自願報名、妥善安置”的原則,逐步建立少數民族與漢族職工民眾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維穩、共同致富的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環境氛圍。
三是優惠措施惠民心。對在團場招商引資落地企業中就業滿一年,出勤率達90%以上,並與企業簽訂勞動契約的團場少數民族職工子女,團場給予每人每年相應補貼。對從事個體服務業,並參加城鎮個體養老保險的團場少數民族職工子女,每人每年給予適當補助。近年來,230戶少數民族特困戶住上公租房,徹底解決了少數民族之前住房難的問題。
四是興邊富民項目助民增收。自2009年以來,團場利用國家興邊富民專項資金340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300餘名少數民族待業人員的就業和增收問題,五年來人均增收12170元。
五是兵地共建增進民族團結。團黨委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和毗鄰博樂市的達勒特鎮和烏圖布拉格鎮腳禁巴加強協調溝通,結成了共建對子,逐步形成了產業融合發展、維穩責任共擔、民族團結共阿提創為一體的融合發展新格局。團黨委以“訪惠聚”工作組為抓手,先後為達勒特鎮破城子村投入資金66萬元,協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村民的生產生活、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雙河市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地方鄉鎮200多名民眾從事餐飲、盼灑漿經商、務工,有的購置房屋定居團場。

所獲榮譽

2020年7月,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

所獲榮譽

2020年7月,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一批中國農墾農場志編纂農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