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文化促進會是新疆民眾性民族文化教育團體。1933年盛世才政府提出實行民族平等、發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1934年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回、錫伯、索倫、滿、塔塔爾、烏孜別克、蒙古、俄羅斯(舊稱歸化族)和漢族等分別成立文化促進會。總會在迪化市(今烏魯木齊),各地設分會。主要任務是興辦學校、歌舞戲劇、電影、圖書閱覽等民族文化事業。至1942年,舉辦學校1883所,有學生18萬餘人,占當年全省國小校和學生總數的 76.45%和 66.40%。僅維吾爾文化促進會就舉辦國小1320所,學生達15萬餘人。
1942年全省民眾學校 846所,學生 14萬餘人,絕大部分為該會所辦。維吾爾、哈薩克和柯爾克孜民族文化促進會編印教科書。各會均有土地、牲畜、房屋、店鋪等資產,以其收入維持辦學經費(教師薪水、校舍修繕、辦公費用)和文化事業開支。1938年新疆政府決定,將伊斯蘭寺院的“吾守扎卡提”(宗教稅)提作教育基金,由伊斯蘭各民族文化促進會掌管使用。除有公推的會長和辦事人員外,還有政府指派的指導員。由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及新疆省文化協會共同領導,所辦學校由教育行政機關監督。1942年盛世才實行反共政策後,“吾守扎卡提”逐漸由寺院收回,該會經費短缺,會立學校急劇減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會撤銷,學校交由新疆人民民主同盟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