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鼻塞絕大部分屬於局部炎症,表現為交替性或間歇性,同時伴有涕多、嗅覺減退,一般不很嚴重,可以自行處理;如果鼻塞時間過長,伴有涕血,甚至影響睡眠、吃奶及精神狀態,且進行性加重,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診治。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小兒內科
- 常見病因:因免疫功能不健全、生理構造因素或疾病因素引起。
- 常見症狀:鼻炎、鼻腔狹窄及腺體樣肥大等。
- 傳染性:無
病因
新生兒剛出生,身體還沒適應,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不健全。一旦不注意保暖,會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2.生理構造因素
新生兒的上頜骨和顱骨發育不全,鼻和鼻腔相對短小;鼻腔狹窄,鼻腔內鼻毛稀少;鼻腔黏膜柔嫩,鼻黏膜血管、淋巴組織較成人豐富等,極易受外界因素刺激,一旦遇到寒冷空氣和含菌量較多的氣流直接刺激鼻咽部,易出現鼻黏膜水腫、滲出,鼻涕增多。使鼻咽部血管黏膜充血腫脹,鼻腔分泌物增多並結痂,使原來已經狹小的鼻腔更加狹窄,甚至閉塞,進而使氧氣的吸入量減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造成呼吸困難。
3.疾病因素
新生兒鼻塞常見於上呼吸道感染。其次,鼻腔本身的疾患如鼻息肉、鼻中隔彎曲、鼻腔異物或腫瘤等都可使新生兒鼻塞。此外,某些過敏反應也可引起鼻塞。
4.藥物因素
某些藥物也可以引起新生兒鼻黏膜的充血腫脹而導致鼻塞,如孕婦服用降壓藥利血平,可引起新生兒鼻塞。
臨床表現
鼻炎是大部分新生兒鼻塞的罪魁禍首。新生兒可能出現反覆鼻塞,伴隨清涕、膿涕。
2.鼻腔狹窄及後鼻孔閉鎖
一般出生即存在,表現為持續性鼻塞,甚至無法經鼻呼吸,憋氣,唇面發紺。
3.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肥大是新生兒常見的鼻咽部占位性病變,表現為入睡後鼻塞明顯,睡眠打鼾,伴張口呼吸甚至憋氣。
檢查
2. 鼻腔分泌物細菌培養+藥敏。
3. 必要時病毒檢查,需特殊培養、分離與鑑定。
4. X線檢查。
5. 鼻咽側位片或CT掃描。
6. 鼻內鏡檢查。
7. X線碘油造影。
診斷
家長注意,如果新生兒出生時就鼻塞,應排除先天性鼻腔疾病;如果鼻涕多、顏色澄清,可能是傷風感冒;如果一側鼻腔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帶血絲,可能鼻內有異物。新生兒鼻塞時間長,鼻塞的程度逐漸加重,影響呼吸、進食等。鼻塞並伴有發熱、精神狀態差時應及時就醫。
治療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度、溫度適宜,讓新生兒逐步適應自然,接受新鮮空氣,減少室內塵埃密度,每天用軟布做成捻子,輕輕捻動帶出鼻內分泌物。但有鼻黏膜水腫的新生兒,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改善鼻塞症狀,一般不超過1個月。
(1)如果由於鼻腔分泌物造成阻塞,可用棉簽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若是乾性分泌物,可先塗適量軟膏或眼藥膏,或用棉棒蘸水,滴在新生兒的鼻孔,使之鬆軟,不再粘固在黏膜上時,再用棉簽將其撥出。
(2)用溫熱毛巾敷於鼻部,鼻黏膜遇熱收縮後,可使鼻腔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易水化流出,可緩解鼻塞。熱敷時一定要保持動作輕柔。
(3)家長可試著給新生兒變換體位:左側鼻塞時向右臥,右側鼻塞向左臥,可使鼻塞減輕。
(4)鼻部穴位按摩,新生兒平臥位,用拇、示指兩指在鼻翼兩側自上而下按摩3分鐘,再揉壓迎香穴1分鐘。每隔2~3小時做一次,可有效緩解鼻塞。
(5)新生兒鼻塞時,常哭鬧不停,可將其豎直抱起,既可減輕鼻塞,也可使新生兒容易入睡,還可以將頭部墊高30度,以緩解鼻塞。
2.醫院治療
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有些需鼻噴藥,有些需手術治療。一旦發現新生兒鼻塞,應儘快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在醫師指導下對症治療。
(1)先天性鼻腔狹窄或後鼻孔閉鎖的新生兒需要到1歲左右行手術治療。手術前可以使用剪開口的奶嘴呼吸,建立經口呼吸。
(2)腺樣體肥大的新生兒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甚至身心發育時,應儘早行腺樣體切除術。
(3)新生兒鼻炎所致鼻塞,大部分經系統治療後可以治癒。但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定期複診,按療程用藥才能治癒。
(4)單純性鼻竇炎不考慮鼻竇手術治療,因新生兒的鼻腔、鼻竇尚在發育中。
(5)藥物性鼻炎切忌隨意自行在藥店買藥,有些並不適合新生兒的鼻用血管黏膜收縮劑可能導致難治性藥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