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研究問題集中於以下五點:其一,分析新生代農民工的個體文化認同狀況(文化資本視角);其二,掌握新生代農民工在文化適應過程中對媒介的體驗和使用狀況(媒介素養視角);其三,剖析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社會活動中的文化知識轉移狀況(知識轉移視角);其四,對以上三個方面即“個體、媒介、知識流動”綜合評估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適應效果(文化適應評估理論框架);其五,根據文化適應評估效果,提出面向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的綜合服務策略(基於多元主體協作提供的服務方式)。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的多維度研究 第三章 多維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研究理論框架 第四章 文化資本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實證研究 第五章 媒介素養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實證研究 第六章 知識轉移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實證研究 第七章 文化評估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實證研究 第八章 多維視角下的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服務策略 | 第九章 結論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調查問卷(文化資本篇) 附錄二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訪談提綱(文化資本篇) 附錄三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調查問卷(媒介素養篇) 附錄四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調查問卷(知識轉移篇) 附錄五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訪談提綱(知識轉移篇) 附錄六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調查問卷(文化適應評估篇) |
創作背景
2013年正是中國農民工研究轉入新生代研究的高潮,當年的年度課題指南就有“我國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研究”“農民工遷移意願與城鄉一體化道路研究”“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認同問題研究”等選題。在圖書館學和文化研究領域,對農民工的研究頗多,大多是研究農民工及其子女的閱讀與圖書館服務的問題、農民工及其子女的信息需求、信息行為與信息不平等問題。2013年,洪秋蘭提出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文化適應研究”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3CTQ002)立項。《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文化適應研究》即是洪秋蘭在項目結項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中國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隨著城鄉融合的不斷發展越發得到重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是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二是新生代農民工城市文化適應是多主體、多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三是文化適應評估是推進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需要。但在中國新生代農民工不斷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其文化適應問題也異常突出,存在缺乏文化類型界定、過於簡單、片面、系統性不夠等問題。
該書從多維視角提出了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適應整體服務策略:第一,強化政府職能,推進戶籍改革,消弭二元化體制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制度性限制,並要求建立文化適應的政策、法律和激勵機制保障;第二,主張社會各部門進行通力合作,共建文化適應服務援助體系,使新生代農民工能夠一站式集中獲取所需信息,節省時間,提高信息利用率;第三,要求重點完善與新生代農民工距離較近的、最可能利用的文化信息服務點的設施建設及服務方式,鼓勵社區、用人單位及圖書館等部門在軟硬體指標及服務內容、手段上進行全面跟進;第四,建議健全“心理+生理+能力”的服務機制,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物質和精神雙追求,體諒他們的難點,想他們之所想,既愛護他們的身心健康,也著眼於他們的信息技能教育,整體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軟實力。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洪秋蘭,福建莆田人,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訪問學者,現為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青年骨幹教師,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目錄學專業組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