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菌別名注射用頭孢噻肟鈉(配舒巴坦鈉)頭孢氨噻肟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產生殺菌作用;舒巴坦對耐藥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可產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兩者合用時可增強頭孢氨噻肟的抗酶作用和外殺菌能力。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新治菌
- 別名:注射用頭孢噻肟鈉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殺菌
- 主要用藥禁忌: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過敏者禁用
- 劑型:成人劑量2克
- 運動員慎用:慎用
別名,理化生性質,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
別名
注射用頭孢噻肟鈉(配舒巴坦鈉)
理化生性質
其鈉鹽為白色粉末,易溶於水,稀溶液無色或微黃色,高濃度時顯灰黃色。藥物變質時顯棕色或深黃色。熔點為162~163℃(分解)。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菌活性明顯高於第一、二代頭孢菌素,對革蘭氏陽性菌較第一代稍低。
藥理作用
頭孢氨噻肟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產生殺菌作用;舒巴坦對耐藥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可產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兩者合用時可增強頭孢氨噻肟的抗酶作用和外殺菌能力。本品對腸桿菌科中大部分細菌如:大腸桿菌、克雷白菌、腸桿菌、變形桿菌、摩根氏菌、天命菌、枸櫞酸菌、沙雷氏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以及腦膜炎球菌,淋球菌,淋球菌、卡他莫拉氏菌、流感桿菌等療效卓越,對脆弱類桿菌族以及革蘭氏陽性菌中的化膿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產和不產青黴素酶的葡球菌等亦有良效。
藥代動力學
肌肉注射本品1.5克(頭孢氨噻肟1克配舒巴坦0.5克)後,血藥峰濃度分別為25mg/L和13mg/L(30分鐘後),靜脈滴注的血藥峰濃度分別為40-50mg/L和30mg/L;頭孢氨噻肟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38%,與舒巴坦的血漿蛋白結合率極為相同,頭孢氨噻肟和舒巴坦能迅速進入多種組織和體液,包括滑液、心包液、胸水、腹水、膽汁和尿液,在發炎情況下,進入脊液的含量已達很多病原菌的治療水平。本品能通過胎盤。舒巴坦注射後70%以原型自尿中排出.頭孢氨噻肟在體內約50%代謝為仍有抗菌活性的去乙醯頭孢噻肟。
適應症
本品用於治療由對頭孢噻肟單藥耐藥、對本複方敏感的產β-內醯胺酶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1.下呼吸道感染;2.泌尿生殖系統感染;3.菌血症/敗血症;4.皮膚和皮膚軟組感染;5.腹腔內感染;6.骨和/或關節感染;7.其他由產β-內醯胺酶的奈瑟菌屬、流感嗜血桿菌等敏感菌導致的腦膜炎,以及外科手術預防感染等。
用法用量
本品可用於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臨用前加滅菌注射用水適量使溶解。成人每日劑量一般為頭孢氨噻肟2克、舒巴坦1克至頭孢氨噻肟6克、舒巴坦3克,分2~3次注射;嚴重感染者,每6~8小時頭孢氨噻肟/舒巴坦2/1~3/1.5克。舒巴坦鈉最大推薦劑量為4克/日。治療無併發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時給藥頭孢氨噻肟1克、舒巴坦0.5克;在手術過程中作預防用藥時,於術前0.5~1.5小時肌肉注射或靜脈給藥頭孢氨噻肟1克、舒巴坦0.5克,手術過程中舒巴坦,頭孢氨噻肟1克、舒巴坦0.5克,術後每6~8小時頭孢氨噻肟1克,舒巴坦0.5克、直至24小時為止,小兒劑量一般每日按體重,頭孢氨噻肟50~100mg/kg,舒巴坦為25~50mg/kg。必要時按體重200mg/kg頭孢氨噻肟和80mg/kg舒巴坦,分2~3次給藥。嚴重腎功能減退病人套用本品時須適當減量,血清肌酐超過4.8mg或腎小球濾過率低於20ml/分鐘時,本品的維持量應減半,肌酐量超過8.5mg時,維持量為正常量的1/4
不良反應
本品副作用發生率低,過敏反應應包括瘙癢、尋麻疹、皮疹、藥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偶見暫時性中性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靜脈給藥常可發生靜脈炎,肌注局部疼痛較常見。
注意事項
對診斷的干擾,套用本品的病人血清鹼性磷酸酶、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或血清乳酸脫氫酶值可增高。對頭孢菌素類、青黴素類過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