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村(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新民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民村委會面積36.55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9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89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1畝;有林地23748.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89戶,有鄉村人口2700人,地下水儲量豐富,亞熱帶氣候,無霜期長,降水量適中。大自然賦予了這方熱土充足的資源,優質農產品主要有水稻、花生、大豆、茶籽、甘蔗以及中藥材銀杏、黃柏、黃梔子、桔梗等,稀有金屬鎘等礦藏儲量可觀。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鎮屬中學。該村距離中學3.8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30人,中學生16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鄱陽縣雙港鎮新民村
  • 外文名稱:poyangxianshuanggangzhenxinmincun
  • 別名:新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毛家村、周家村、劉家村、嚴家村、沈家村
  • 政府駐地毛家村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123
  • 地理位置:雙港東南地區
  • 面積:36.55平方公里
  • 人口:3000
  • 方言:贛語鷹弋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鄱陽湖釣魚台、鳳凰山毛家明神廟
  • 機場鄱陽通用機場
  • 火車站鄱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贛E
村情概況,地理資源,行政區劃,餐飲文化,

村情概況

新民村面積:36.55平方公里,
郵編:333123 代碼:361128109
新民村農產品資源豐富,年產糧、棉、油、果及水產品質優量大。雙港鎮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共有勞動力29820人,每年赴沿海地區務工創業人員達3萬多人,年創收1億多元,產業資本超過100萬的數以百計。
地方語言贛方言

地理資源

毛家村的礦產質地好,是建房基礎、頂層、修路及圩堤護坡的上好材料;
水資源:新民村水域較寬,有很豐富的水產資源。
森林 : 林地面積2160畝,森林覆蓋率23%,野生動、植物資源品種繁多。

行政區劃

新民村歸雙港鎮管轄轄毛家村、沈家村、周家村、嚴家村、劉家村等5個小組。

餐飲文化

米飯為主食。肉食品有豬、牛、魚、雞、鴨、鵝等。蔬菜種類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豬板油。調味以食鹽、醬油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以前,居民生活以燒煤為主,農村以燒柴草為主。現在,城鎮用液化氣,農村改以燒煤為主,液化氣也日益普遍。農村有冬至日釀米酒、曬冬粉、殺豬醃肉,冬至後曬乾魚、醃雞、制板鴨等習慣。 豬肉是主要葷菜。一般烹飪方法有炒、燒、蒸、煮、炸,佐料有姜、椒、蒜、蔥等。豬肉紅燒為地道做法。還有豬肉炒辣椒、豆豉,謂之“家鄉肉”。逢年過節,肉、雞、鴨、蛋,是不可少的主菜。
新民村人做菜用料廣泛,主料突出,刀工精細,分色配菜。製法上以燒、燜、燉、蒸見長,注重維持原汁原味,在質地上講究辣、爛、脆、嫩。主要特點是:量大、油厚、醬色濃,香、辣、偏鹹,微爛脆嫩、鮮香可口、色型斑斕。三杯狗肉、豫章酥雞與五元龍鳳湯等都是菜中精品。煌上煌烤滷出窯於現代口味。粵、川、湘、閩等風味菜系也相繼落戶雙港,使新民村的美食文化更加異彩紛呈。
風味小吃有:牛肉炒粉,韭菜合子,白糖糕、大麻圓、油餅、蛋黃麻花、”二來子“(兩次下鍋油炸的一種口感酥脆的油條)、春卷、米糖等。
特種水產品有甲魚、河蟹、黃頰頭、黃鱔等。漁民從鄱陽湖捕撈的銀魚,色呈銀灰,晶瑩透明,肉細嫩,味鮮美,營養極佳,是江西一大特產,每年約10噸銀魚銷往上海、南京並轉銷日本等地。 “春不老”黑菜礦物質、維生素含量高,以其曬制醃菜,味道鮮美,特別是與“黃頰頭”同煮,味道清香鮮美,被譽為鄱陽家鄉名菜。小華“馬蹄酥”(海參餅)由麵粉、怡糖、芝麻、香油、糯米酒揉合發酵烘烤而成,形似馬蹄,香酥可口,營養豐富,行銷縣內外。
藜蒿炒臘肉
是新民的特色菜餚。藜蒿是一種野生植物,多生長在鄱陽湖中濕地上,自古採食,用以渡荒,至今仍作野菜。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熱、利濕、殺蟲。藜蒿根部呈白色,較粗壯,味清香,取其根與臘肉合炒,臘肉鹹香柔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