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是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進。本書對探討歷史的虛構性、審美性等的“詩性”進行研究,對歷史、人、審美、文本等涉及的文學理論基本問題進行審視、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
- 作者:張進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圖書名: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
拼音題名:xin li shi zhu yi yu li shi shi xue
出版地:北京
附註:蘭州大學“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內容簡介
本書在中國當代“歷史文學”繁榮及“新歷史主義”崛起的背景下,對探討歷史的虛構性、審美性等的“詩性”進行研究,對歷史、人、審美、文本等涉及的文學理論基本問題進行審視、探討。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選題的研究對象及範圍
二 選題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三 論文的邏輯展開和結構安排
第一章 歷史詩學、歷史轉向與新歷史主義
第一節 歷史詩學及其理論坐標和問題序列
第二節 歷史轉向的基本特點及其歷史語境
第三節 新歷史主義的對象範圍和觀念方法
一 主導符碼:權力關係
二 基本參照:歷史性和文本性
三 歷史觀念:小寫複數化、對話過程化、偶然即興化
四 具體轉換:轉向表述、主體、“增補”和話語分析
五 批評趨勢:“五個假設”
小結
第二章 歷史詩學的形態學和話語範式
第一節 形態與範式及其劃分依據
第二節 思辨歷史詩學
第三節 批判歷史詩學
一 深化歷史主義
二 反叛歷史主義
第四節 敘事歷史詩學
小結
第三章 新歷史主義的對話語境和思想前驅
第一節 新歷史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一 文化表述的“非等級制”
二 歷史表述連續性的“爆破”
三 意識形態的“物質性”和“異質性”
第二節 新歷史主義與解構歷史學
一 福柯對傳統歷史觀念的顛覆
二 海登·懷特對傳統文史界線的超越
第三節 新歷史主義與文化人類學
一 對象:文學與文化滲透融合
二 觀念:“文化造物”與“自我塑造”
三 方法:“厚描”與“流通”
第四節 新歷史主義與新解釋學
一 “上溯”:歷史性的基本原則
二 “下傾”:歷史性的批判反思
三 “話語分析”:歷史化的批評實踐
第五節 新歷史主義與巴赫金歷史詩學
一 時空體:歷史與文學溝通的本體依託
二 歷史性:文學體裁與人的形象的關聯中介
三 多語雜語喧譁:文學意識形態功能的實現途徑
四 對話性:巴赫金歷史詩學的革命意義
小結
第四章 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觀念系統
第一節 歷史性與文學:本質功能論
一 發生髮展:背景與前景交融互滲
二 存在方式:社會能量的流通交換
三 意識形態功能:顛覆與包容的辯證法
第二節 歷史性與主體:作家觀念
一 主體是能動體與屈從體的互動動態過程
二 作家是作為群體的“商討者”和“交換者”
第三節 歷史性與文本:文本理論
一 對象:從“作品”到“文本”
二 方法:文本作為“網路結構(過程)”
三 觀念:文本作為“話語事件”
四 存在方式:“振擺”
第四節 歷史性與讀者:接受理論
一 閱讀接受:文本性與歷史性的內在統一
二 共鳴”:不同話語實踐之間的流通
三 “驚嘆”:文化表述的歷史性和具體性
四 共鳴美學:共鳴與驚嘆的互動轉化
第五節 歷史性與批評:批評觀念與方法
一 觀念層面:“批評工程”
二 批評方法:“逸聞主義”
小結
第五章 中國的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
第一節 思想內涵和基本特徵
一 歷史性與文本性之間的制衡與傾斜
二 單線歷史的複線化和大寫歷史的小寫化
三 客觀歷史的主體化和必然歷史的偶然化
四 歷史和文學的邊緣意識形態化
第二節 價值取向與社會效應
一 文學回歸歷史與沉淪歷史
二 文學顛覆大歷史與小歷史的相對主義
三 歷史的心理情感化與歷史不可知論
四 文學堅守意識形態邊緣的魅力與迷失
小結
結束語
第一節 “歷史詩學”與“文化詩學”
一 多名之緣起:舉“旗”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