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是中宣部2011年1月組織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開展的全國性基層採訪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春走基層
  • 屬於:採訪活動
  • 時間:2011年1月
  • 發起部門:中宣部
簡介,總體要求,重要意義,總體部署,內容要求,“新春走基層”客群熱捧,

簡介

總體要求

結合基層發展變化,聯繫民眾切身感受,充分反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生動展現基層民眾的節日生活,推動新聞工作者進一步轉變作風改進文風,沉下去“接地氣”,加深對基層情況的了解,增進對人民民眾的感情,使新聞宣傳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

重要意義

春節期間組織記者深入基層採訪,是新聞宣傳戰線的優良傳統,是貫徹落實“三貼近”要求的生動實踐,對加強新聞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部署

中央各主要新聞單位要選派政治過硬、業務較強、作風紮實的記者組成若干採訪小分隊,分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沿海僑鄉和災區集中採訪報導,與基層民眾同吃同住、歡度春節。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根據本地特點,精心設計內容和形式,組織好本地新聞單位廣泛開展深入基層採訪活動。
各地各新聞單位要高度重視“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動員記者積極參加,接受實踐鍛鍊,確保活動效果。要在深入上下功夫,組織記者深入社區、農戶、牧區,深入廠礦企業、建築工地、運輸班組、田間地頭,邊防哨所等生產一線、服務視窗,了解基層情況,了解民眾生活,熟悉民眾語言,增強民眾意識,提高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要切實改進文風,多采寫現場新聞、一線新聞,讓民眾當主角、上版面、進鏡頭,多講述基層民眾身邊的感人故事,多反映普通人物的收穫體會,增強宣傳報導的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要嚴格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樹立新聞工作者良好形象。

內容要求

各新聞單位要認真做好“新春走基層”活動的宣傳報導,開設專欄專版,連續推出記者來自基層的報導,聚焦基層變化,反映民情民意,展示活動成果,著力營造喜慶熱烈祥和的節日氛圍。要深入宣傳“十一五”期間特別是2010年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反映各地區各行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豐碩成果。宣傳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成效,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報導全國各族人民歡度節日、享受幸福生活的喜人景象,反映普通民眾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願望。宣傳節日期間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感人事跡,展現基層幹部民眾奮發有為、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新春走基層”客群熱捧

2011年春節,一個新的話題悄然成為熱議的焦點,這就是出現在報紙、電台、電視台和各大網站重要時段、欄目、首頁上的“新春走基層”報導。人們發現,基層的普通百姓、一線的幹部職工、邊疆的各族人民,成為新聞的主角,他們的形象、聲音、話語成為媒體上最惹眼的風景;從農家、邊疆、廠礦到災區、老區、牧區,到處活躍著記者的身影,一大批鮮活生動的新聞報導極富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
春節期間,央視新聞頻道因“新春走基層”欄目,收視率大幅提升,其他媒體的報導也贏得了客群的充分肯定。反映基層百姓的新聞進聯播、上頭條,而且得到社會各界客群如此廣泛的好評,這個現象值得思考,值得總結。這次集中報導廣受歡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目光瞄準基層,確保新聞報導的真實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是十六大以來黨的新聞工作指導思想中的核心內容,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創新成果。在“三貼近”中,“貼近民眾”是核心與實質。因為“貼近實際”和“貼近生活”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民眾的勞動實際和生活實際,以便為民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
二是豐富報導內容,增強新聞報導的吸引力。在三貼近中,“貼近實際”的核心,就是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貼近生活”的核心,就是要把現實生活作為新聞工作的源泉,堅持面向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體現價值,完成使命;“貼近民眾”的核心,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民眾觀,一切從廣大人民民眾的需要出發,忠實地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人民民眾多方面的需要。這些要求的共通之處在於,新聞報導只有充分反映民眾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才能增強報導的吸引力,受到民眾歡迎。
三是創新報導方式,擴大新聞報導的影響力。在“三貼近”原則指導下,豐富的報導內容促進了報導方式方法的創新。在“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期間,各新聞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大力創新報導方式方法,採取開設專欄專版,通過訊息、特寫、評論、現場連線、記者手記等形式,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種手段進行報導。同時,各新聞單位還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發揮新媒體優勢,豐富了報導渠道,增強了民眾的互動參與性,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傳播網路。
四是尊重民眾主體地位,增強新聞報導的親和力。我國新聞事業的性質決定了人民民眾在新聞傳播工程中的主體地位,人民民眾藉助新聞媒體可以維護自身的物質權益和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等精神權益,滿足其對信息求知、求益、求趣、求解的需要。為此,新聞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民眾的需要,尊重民眾的主體地位,多報導人民民眾的勞動、工作和生活,多反映人民民眾的利益需求,多宣傳人民民眾中湧現的先進典型,以求得民眾的認可。
五是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新聞報導的公信力。堅持“三貼近”是新聞工作者轉變工作作風,密切同社會實際、現實生活和人民民眾聯繫的最佳途徑。近些年來,由於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新聞界的職業作風呈現滑坡趨勢,出現了虛假報導、“有償新聞”、低俗之風、不良廣告等問題,嚴重損害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形象和職業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