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昌茶祭
- 地理標誌:新昌
- 批准時間:2015年11月
- 非遺級別:第六批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創新繼承,
歷史沿革
茶祭最早起源於夏朝,據傳,大禹帝的女兒儀狄公主與附馬司徒庠奉命在會稽守陵,偶爾發現在禹王陵周圍,有十幾叢正開著奶黃、奶白色花朵的茶樹。在當時,還沒有飲茶的習慣,茶葉還只是一種比較珍貴藥材,為人們所重視。夫妻倆就地采了一些茶芽合成一捧,時令雖已中秋,但仍香氣撲鼻,夫妻倆恭恭敬敬將茶芽放在祭壇上,又恭恭敬敬地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禮,這是最早的關於茶祭的傳說。
新昌的茶祭活動開始於天姥山廣福寺建成之日。據傳,天姥山是西王母行宮,天姥茶早在儀狄發現禹王茶之前已發現和使用。據傳西王母弟子廣福四處為民除害,用茶做的藥丸解除人們的疾患,因而深受人們愛戴,在廣福升天之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天姥山麓建了廣福寺,一年一度的茶祭活動也從此開始。
在北宋真宗天僖庚申年間,茶祭在天姥山地區比較流行。比較典型的如天姥山東麓東山村徐氏家族的茶祭活動。徐氏家族的興旺與茶有關。徐氏世祖武忠公前來天姥因茶喜結良緣,後在東山村置地,採摘野茶,種植新茶,茶葉成為收入的重要來源,並世代相傳。後徐氏家族枝繁葉茂,人丁興旺,成為天姥一大旺族。為紀念武忠公,每年一到穀雨前,由村總祠堂族長主持開展“茶祭”活動,並親自作籌劃。每年逢茶祭前三天,凡年滿十八歲未曾嫁娶的貞男童女辰時到各房茶山自行採茶,不論多少,將採回的茶芽統一攤在永思堂祠堂大廳的新簟上涼乾。炒茶師傅由總族長親自選定,一旦被選定為炒制“祭茶”的能手,需在三天前和妻子分居住進祠堂廂房,這叫淨身,方可炒制。在茶祭當日,經精心安排,永思堂祠堂內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祠堂六扇大門敞開,各房族長、縉紳雅士、天姥東山兩寺方丈紛紛湧向永思堂,前來參加茶祭。中堂廳內,紅燭高台陣於前,專用茶碟抱在先,銀色酒壺立兩旁,三牲福禮擺後邊(豬頭、鯉魚、全雞),隨著總族長“祭典開始”一聲令下,四處禮炮齊鳴,鑼鼓喧天。爾後,由經理宣讀祭文。宣畢,由總族長、經理、各房族長一一按輩祭拜,禮畢,每人坐於兩邊品茶,茶有專人提供,青瓷碗內撮放天姥峰茶,用姥東徐氏別具一格燻黑紫色銅壺,注入碗內。只見湯色清澈明亮,茶香四溢,談古論今,逍遙自在。茶祭畢,春茶就全面開摘。
茶祭活動延續了千年,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當時,由於商路中斷,茶園荒廢,茶祭活動也就停止了。解放以後,雖然茶葉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但是茶祭活動被當作“四舊”而破除了。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縣茶葉生產的發展,茶葉作為我縣農業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茶文化活動日趨活躍,茶祭活動又得到了恢復。
創新繼承
新昌縣茶文化研究會在繼承徐氏家族茶祭、保留茶祭的主要程式和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會同有關人員對茶祭活動的祭祀對象、參與人員等一些內容進行了創新,一是把家族的茶祭儀式變為全社會的茶祭活動,讓全社會與茶相關的人員參與,二是把茶祭的對象從原來的家族創世人,變為對新昌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如東晉時的高僧支遁、曇光等,在新昌沃洲山建立小嶺寺,倡導種茶飲茶,並把茶引入禪門,開啟禪茶之風。三是在茶祭的時間上從原來的茶葉開採之前調整為茶葉上市期間,從穀雨前調整為清明後;四是茶祭大典程式進行了再編排,增加了獻祭舞等內容;五是貢品從原來的豬肉、魚肉和全雞變為素祭。
茶祭大典的程式分肅立雅靜、鳴炮、獻貢品、敬香、擊鼓撞鐘、奏樂、獻茶、敬茶、恭讀祭文、行禮、獻祭舞、禮成等12項議程。
茶祭活動是新昌人民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忘記對新昌茶葉發展作出貢獻的前人,更重要的是通過茶祭活動,學習先人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凝聚共識,調動整合各方力量,樹立更高的目標,引領新昌人民繼續把茶葉產業做大做強,使茶葉生產更有文化內涵,有更高的附加值,從而為新昌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
“新昌茶祭”於2015年11月入選第六批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