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縣誌》是一篇志,民國8年[1919]所作。
《新昌縣誌》是一篇志,民國8年[1919]所作。
《新昌縣誌》是一篇志,民國8年[1919]所作。... 《新昌縣誌》是一篇志,民國8年[1919]所作。責任者金城出版者出版時間民國8年[1919]版本鉛印本...
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新昌縣令... 在城內的一鋪稱市西鋪,往西十里有三溪鋪(明萬曆《新昌縣誌》載,三溪鋪“在縣西十里”,下同),具體地址不明,此鋪系接送...
新昌鎮位於宜豐縣中部偏南,是城關鎮和工業園區所在鎮。2003年9月由原新昌鎮與原敖橋鄉合併成立新的新昌鎮。東與澄塘鎮相連,南同石市鎮、上高縣交界,西和橋西鄉...
《新昌縣交通志》是《新昌縣交通志》編審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新昌縣交通志》是一部記述全縣交通事業的地方性經濟專業志。記事貫徹側重民國7年《新昌縣誌...
新昌縣下岩村 初建 唐代目錄 1 歷史 華藏寺歷史 編輯 韓妃江上游下岩村,有華藏寺,該寺初建於唐。《萬曆新昌縣誌》記載:“華藏禪寺,在十六都,唐龍紀元年(...
新昌白朮的開發利用依據史料至少可追溯到唐代,距今有1 100多年.宋朝已廣為種植,明清時期盛行.同時新昌白朮在古詩詞中也有大量提及.民國期間,浙江省白朮以新昌所產...
大塔 民國《新昌縣誌》載:在“縣東上蔡岙村瓦窯峰頂。”“上蔡岙”村,在今沙溪鎮之東偏北16公里的山岙。在宋時村莊已頗具規模,迄今尚留下了不少古蹟,如大塔...
新昌春餅是浙江新昌縣有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新昌春餅形如圓月,薄如紙張。白中透黃,略帶微鹹,酥脆香美,再買一根油條或一塊油氽豆腐,捲起來就可以吃,既松又香,...
明萬曆《新昌縣誌》對百丈岩也有記載:“兩山壁立,上合下開,中露天光一線,有玉華峰、瀑布泉,蓋奇景也。”1983年,原浙江省委書記王芳游百丈岩後,欣然題寫了“一線...
拔茅村位於新昌縣東部。古名白卯,明清時稱白茅。宋代以來屬仙桂鄉二十都。民國時稱拔茅,多數年份屬分水鄉。1949年後先後屬分水鄉、拔茅鄉、拔茅公社,一度...
秀水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明街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橋樑,時至今日仍是新昌縣老百姓廣泛使用的一座橋樑,更是新昌縣的一處小型的公交樞紐站。 ...
民生園項目位於新昌縣鼓山西路與新中路交叉口西側,項目已於2010年5月10日開盤。共100多套小高層、多層房源。小高層戶型面積從100平米到140多平米不等。多層戶型...
張載陽(1873—1945),字春曦,號暄初,新昌誠愛鄉張家店村人。出身農家,幼年隨父業農。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考入浙江武備學堂。宣統二年(1910)畢業,歷任浙江...
潘晟(1517年-1589年),字思明,號水濂,一作水簾,浙江新昌人。明朝禮部尚書,進士出身。嘉靖十九年(1540年),潘晟考中鄉試第七名。嘉靖二十年(1541年),潘晟通過會...
據明代《新昌縣誌》與澄潭《烏樓王氏家譜》記載,王爚曾“繼先世蘭亭之故事”,在故里營造“王家園”(又稱“東花園”),“中有沂春亭、蒼雪觀、答春堂、閒遠樓...
陳六才 筆名辛君。1945年生。浙江新昌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 副主編《新昌縣誌》。合編《新昌縣史志叢刊》等數篇。發表論文《論張載陽對浙江的貢獻》等數...
王鎮(1419~1482),王秉璋的長子,新昌南山人,字以安,號友松,他“律身以禮、應物春融,樂承父志、好施不倦,恩授七品散郎”,後人又稱他為“西張太公”。....
民國時期,回山上市場人潘士模先生(曾參與編纂民國《新昌縣誌》),在《沃洲古蹟五十詠》中有一首詠《隋榮王元妃韓妃廟》的詩:“滿目荊榛行路難,何如殉節撇塵凡。...
石墪(1128-1182),字子重,台州臨海人。原籍新昌,石待旦次子石亞之後,祖父石公儒避方臘之亂,自新昌遷居臨海。石墪幼小聰慧,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洋洋千言,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