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是2020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
- 作者:蘇光文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62195146
《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是2020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是2020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新文學: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是一部研究中國新文學的學術著作。著作從文學的新觀念、新文本、新交流三個方面,彙輯了西南大學文學院蘇光文教授...
新文學指“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體系。新文學是以白話文寫作,具備“五四”精神,並依賴於新媒介傳播的文學樣式。新文學在思想上強調人本意識,在體裁上以新詩、小說、散文為主,既積極吸收西方的文學資源,亦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學的...
對在這一革命中所誕生的文學的描述,是指稱其為新文學. 新文學的概念具有這樣的含義:從歷時的角度而言,是表明它與中國古典的,傳統的文學的時期區分;從共時的角度,則顯示這種文學界的現代性質,即在題材,主題,語言,文學觀念上發生的...
《新文學(第2輯)》是2010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飛、張寧。內容簡介 《新文學》旨在適應新世紀人文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積極吸納一切新鮮成分,促進文學研究的新新不已。展示本學富於新意的成果、人物、氣和精神;努力...
《新文學》1943年7月15日在桂林創刊,停刊於1944年5月,共4期。該刊編輯和發行人是蕭鐵,社長鐘堅,新文學雜誌社發行。月刊,屬於文學刊物。人員編制 該刊主要撰稿人有沈維特、艾蕪、沈從文、陳瘦竹、上官碧、王西彥、黎錦明、姚雪垠等...
5、文本,互文本性,類文本型,元文本性,總文本性,超文本性,副文本性等等的變化組合,跨文本帶來的小說的意義多面和繁複,呈現不一樣的小說結構。觀念 (1)注重對事物的客觀描繪,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構思情節,製造出一個更實體、更...
周作人、冰心、王統照、郁達夫、葉聖陶等人都以自己風格迥異的作品呈現了新文學嶄新而豐富的面貌。 新文學運動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弱點,如對待過去的文學作品和西方的文藝思潮缺乏具體分析的歷史批判精神,啟蒙主義的文學觀念導致了過重的...
試談中國當代文學的繼承、借鑑與創新 步履艱難果實纍纍 ——兼與趙祖武同志商榷 弘揚時代主旋律,提倡風格多樣化 應當重視當代文學流派的研究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對象、目的、任務 中國當代文學是“五四”以來新文學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當代文學...
新文學結構 新文學中文網由王鵬擔任站長,薛星美為總編。新文學概述 新文學中文網站長王鵬表示:“網站致力於中國原創網路文學的培育、扶植和推廣工作,在促進網路文學發展和對外交流方面不遺餘力。在倡導業界自律,維護網路作者利益、網站利益...
第一節 抗戰為中國20世紀文學史的分界 第二節 當代文學觀念中的戰爭文化心理的形成 第三節 戰爭文化心理在文學觀念上的表現 第三章 當代文學史上的潛在寫作 第一節 潛在寫作的文學史意義 第二節 潛在寫作的重要文本:《無名書》第...
新文化與新文學是2012-7出版的圖書,作者郭長保。內容介紹 《新文化與新文學:基於晚明至五四時期的文學文化轉型研究》從傳統文人意識的消解入手,勾勒出從晚明至五四中國新文化與新文學秩序的建立以及到現代轉型的基本輪廓,而這一過程也是...
文學改良芻議 歷史的文學觀念論 文學革命運動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第十節 逼上梁山 ——文學革命的開始 《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導言 《建設理論集》編選感想 重印《新青年》感言 嘗試 《嘗試集》序輯 初版自序 初版...
本書以原始文本,作為史料重印,儘可能保留講義的原初風格。作者簡介 蘇雪林,著名作家、學者,畢業於安徽省立安慶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學校,受業於胡適門下。 歷任滬江大學、安徽大學、武漢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
《新文學與現代傳媒》為2008年出版的媒體與文藝叢書之一,它著重研究了19世紀以來媒體與文學的互動。《新文學與現代傳媒》共分五章,內容包括:新文學與現代雜誌;現代文學副刊與初期革命文學運動;魯迅文集的出版與傳播;新文學作家與現代...
《觀潮與聚焦:中國文學新生態》為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李林榮。內容簡介 本書為一部現當代中國文學評論集,對近年中國文學創作的重要潮流和創作個案,做了切近的掃描觀察和較為深廣的闡釋分析,從中揭示出文學創作、文學觀念與...
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孫先科認為:“新歷史小說正是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出現裂縫和作家文學編碼意識加強的前提下出現的,它直接的思想源頭有三個:尋根小說對政治性重大事件的摒棄而親和世俗性、‘史’'性題材的傾向和先鋒小說的文本戲擬對意義...
三 翻譯作為語言創造的途徑,變革漢語新文學文本 四 漢語新文學對於“中國現代翻譯文學”的包容性 第十章 漢語新文學的“雅'俗”分野 一 “雅”與“俗”的相對與互涵 二 雅俗文學與漢語語言 三 雅俗分野與漢語文化倫理 第十一章 ...
本書包括論及中國新文學中有關現代文學與新時期文學兩個不同部分的內容。在現代文學方面,首先探討了構成胡適所倡導的五四文學革命的兩個重要支點的白話文運動和文學進化觀念,以及新時期有關五四闡釋的一些問題;其次考察了構成現代性重要...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詩與思”,文學里的生命哲學 《伍子胥》(節選)——馮至式的“戰爭文本”第三節 香港:蕭紅——東北大地女兒的童心世界 《呼蘭河傳》(節選)——介於小說、散文和詩之間的“回憶體”小說新樣式 第四...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以進化論觀點和個性解放思想為主要武器,猛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往聖先賢”,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文言文。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