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新文學通論

漢語新文學通論

《漢語新文學通論》是201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語新文學通論
  • 作者:朱壽桐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1日
  • 頁數:52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806026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內涵論、範疇論、傳統論、存在論、文體論、外延論、附錄等七部分,系統論述了“漢語新文學”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對其學術可行性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並在此基礎之上,以“漢語新文學”作為巨觀構架,重新關照和梳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就翻譯文學、雅俗分野、批評形態、小說、戲劇、詩歌等諸多論題作出了自己的闡釋。

作者簡介

朱壽桐,1958年生,江蘇鹽城人,文學博士,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浙江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學現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等職,曾任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曾作為訪問(客座)教授到美國哈佛大學,日本九州大學,韓國崇實大學,台灣佛光大學等校工作,併到海外30餘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迄今已出版過《“漢語新文學”倡言》、《文學與人生十五講》、《情緒:創造社的詩學宇宙》、《中國新文學的現代化》、《新人文主義的中國影跡》等個人專著20餘部著作,發表論文300多篇。

圖書目錄

緒論
內涵論
第一章 漢語新文學的概念建構
一 “新文學”的學術張力
二 漢語新文學的理論優勢-
三 漢語新文學學術實踐的價值
四 “漢語新文學”概念喚起的學科審視
第二章 “漢語新文學”概念的學術優勢
一“漢語新文學”概念的學術整合力
二理論比較中的“漢語新文學”概念
三學術呈現及其可能的尷尬
第三章 漢語文學與漢語新文學的學術維度
一 面向古典文學的“中國”理解
二 面向少數民族的中華論域
三 面向世界文學的漢語語種
四 面向漢語新文學的學術掘進
第四章 漢語新文學的文化倫理意義
一 “漢語新文學”的引申義
二 文化倫理的理論範式
三 文化倫理與心理情結
四 漢語新文學研究的文化倫理意識
第五章 漢語新文學的世界性意義
一 新文學世界性傾向的本然意識
二 世界性傾向與漢語新文學的自我定位
三 漢語新文學:世界性取向的表達
第六章 漢語新文學的文化歸屬感
一 “漢語新文學”概念對“國族文學”概念的彌補
二 漢語新文學的故國歸屬感及其必然性
三 漢語新文學文化歸屬感的學術意義
四 漢語文學、漢語新文學與世界華文文學
範疇論
第七章 漢語新文學的語言學矢向
一 廢滅漢字:關於新文學世界性的表層反思
二 拼音化:關於漢語現代化的頂層設計
三 全與美:漢語新文學表現的深層構架
第八章 漢語人文學術的原語價值與漢語文學研究規範
一 漢語人文學術與西方人文學術
二 漢語學術與漢語語言優勢
三 漢語人文學術的原語價值分析
第九章 翻譯文學與漢語新文學
一 翻譯作為傳播方式,其文本重構的意義
二 翻譯作為資源憑藉,重新編碼與定型
三 翻譯作為語言創造的途徑,變革漢語新文學文本
四 漢語新文學對於“中國現代翻譯文學”的包容性
第十章 漢語新文學的“雅'俗”分野
一 “雅”與“俗”的相對與互涵
二 雅俗文學與漢語語言
三 雅俗分野與漢語文化倫理
第十一章 漢語新文學的空域背景及其文學史意義
一 漢語新文學家的空域意識
二 漢語新文學空域背景的獨特性
第十二章 漢語新文學的評論形態與當代意義
一 文學評論的文明建構
二 文學評論的功能價值
三 漢語新文學評論文體的多樣化
傳統論
第十三章 “五四”新文化與漢語新文學傳統
一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漢語新文學的思想傳統
二 “五四”新文化運動與漢語新文學傳統的複雜性
第十四章 漢語新文學傳統建設中的科學因素
一 科學:外在於新文學傳統建設的“理想類型”
二 “科學”概念在新文學傳統運作中的漫漶與變異
三 科學與新文學傳統的理論關係
第十五章 漢語新文學傳統建構中的古典主義影跡
一 工具理性的克服
二 價值理性的引退
三 意念理性的建構
存在論
第十六章 魯迅對漢語新文學的多面體貢獻
一 作為創作主體的魯迅
二 作為文學行為主體的魯迅
三 魯迅傳統中的批評本體意義
四 魯迅論戰傳統中的意氣因素
第十七章 從魯迅到王蒙:漢語新文學中的文學存在
一 從魯迅到王蒙:文學存在的意義
二 發現文學存在主體:漢語新文學“創研率”命題及學術意義
三 文學存在傳統的斷裂:批評本體寫作的暗昧
四 文學的全與美:王蒙之於漢語新文學的意義
五 《悶與狂》等系列自傳作品的漢語新文學意義
第十八章 莫言的文學存在及其漢語文學意義
一 社會擁有與文學存在
二 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
三 莫言文學:歷史的哈哈鏡
四 莫言文學之於漢語新文學的意義
第十九章 “漢語新文學”概念與金庸研究
一 中國現代文學史學評價中的意義張力
二 漢語新文學視角對意義張力的規避
三 漢語新文學之於金庸研究的可能性
文體論
第二十章 “漢語新文學”學術概念的延展性及文體呈現
一 “新文學”概念文體延展的優勢與劣勢
二 “漢語新文學”概念的延展性與文體套用
第二十一章 漢語新文學與文學炫張體徵
一 當代漢語小說的炫張體徵及其理論思考
二 漢語新文學中的小說操作
第二十二章 漢語新文學與漢語新詩的學術辯證
一 漢語新文學中的漢語新詩
二 漢語新詩主體地位的必然性
三 “常”“變”邏輯關係中漢語新詩的價值審視
四 漢語新詩的倡導及創作實踐
五 《當代詩壇》:漢語新文學世界的詩夢
第二十三章 郭沫若的漢語詩性與文體傳統
一 漢語新文學論題中的郭沫若
二 《女神》風格與漢語新詩傳統的開闢
三 郭沫若的詩性與詩興的文體傳統
第二十四章 戲劇本質體認與漢語新劇的經典化運作
一 漢語新劇經典化要素中的戲劇本質體認
二 面對傳統:漢語新劇本質體認的偏頗與回歸
三 走出經典:戲劇本質的反思與影響
外延論
第二十五章 漢語新詩發展格局中的香港新詩
一 漢語新文學中新詩運作機制的完備
二 現代主義漢語詩歌的復興基地
三 都市詩歌與南國情愫
四 走向世界的漢語新詩
第二十六章 漢語新文學視閾中的澳門文學
一 從“澳門文學”概念說起
二 引進漢語新文學視野
三 漢語新小說最初的澳門面影
第二十七章 漢語新文學與民族語文學
一 民族文學的論述層次
二 “民族語文學”概念的優勢
三 漢語文學與民族語文學
四 民族語文學的可能性
結語:21世紀文學的平庸化走勢與漢語新文學的可能
附錄:漢語新文學對話錄
一 漢語新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巨觀認知
二 漢語新文學視野中的台灣文學
三 翻譯文學之於漢語新文學建構的意義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