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及路徑研究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及路徑研究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及路徑研究》是2016年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海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及路徑研究
  • 作者:曾海燕
  •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1日
  • 頁數:15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042811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及路徑研究》力爭通過研究理念、方案和研究思維的創新,根據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基本理論問題的自然邏輯而展開,以探尋湖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基本機理和實現路徑為目標,進而將創新理論與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創新實踐相結合,從而服務、指導湖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實踐。

作者簡介

曾海燕,男,湖南省洞口縣人,經濟學碩士,邵陽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經濟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湖南省創新平台基金項目和湖南省教學改革項目等省級課題5項,在國內外刊物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CSSCI及核心期刊5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創新點
2 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礎
2.1 縣域經濟的概念、特徵、類型及地位與作用
2.1.1 縣域經濟的基本概念
2.1.2 縣域經濟的基本特徵
2.1.3 縣域經濟的基本類型
2.1.4 縣域經濟的地位與作用
2.2 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理論及評價
2.2.1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及評價
2.2.2 不平衡發展理論及評價
2.2.3 新資源觀理論及評價
2.2.4 產業發展理論及評價
3 縣域經濟空間結構及其演化
3.1 縣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內涵及特徵
3.1.1 縣域經濟產業結構的內涵及其特徵
3.1.2 影響縣域經濟產業結構變化的因素
3.1.3 合理的縣域經濟產業結構的標誌
3.2 縣域經濟空間結構與空問發展模式
3.2.1 縣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基本構成
3.2.2 縣域經濟空間結構的特點和演化
3.2.3 縣域經濟空間結構模式選擇
4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分析
4.1 經濟新常態和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概述
4.1.1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4.1.2 經濟轉型升級的概念
4.1.3 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理論基礎
4.2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機理
4.2.1 縣域經濟發展機理的內涵
4.2.2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
4.2.3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
4.2.4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制度創新機制
4.2.5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
5 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5.1 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5.1.1 綜合實力穩步提高
5.1.2 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5.1.3 增長動力較為強勁
5.1.4 社會民生不斷改善
5.1.5 特色縣域亮點突出
5.2 湖南縣域經濟發展比較分析
5.2.1 湖南縣域與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的比較
5.2.2 湖南縣域與發達省份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比較
5.2.3 湖南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比較
5.3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新問題
5.3.1 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5.3.2 縣域第三產業發展不足
5.3.3 引進項目上“重大輕小”
5.3.4 經濟發展中重導向,經濟社會發展失調
5.3.5 經濟發展方式主要還是依靠粗放型增長
5.3.6 要素制約依然嚴重
5.4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5.4.1 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決定湖南縣域經濟必須進行轉型發展
5.4.2 城鄉發展不平衡要求湖南縣域經濟進行轉型發展
5.4.3 要素價格的上升逼迫湖南縣域經濟進行轉型發展
5.4.4 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促使湖南縣域經濟進行轉型發展
5.5 新常態下影響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5.5.1 生產成本在不斷上升
5.5.2 技術進步方式在不斷變化
5.5.3 投資利潤率在不斷下降
5.5.4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6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評價研究
6.1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衡量方法
6.1.1 單指標評價法
6.1.2 多指標評價法
6.2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測度
6.2.1 DEA-Malmquist模型
6.2.2 評價指標的選取及數據的處理
6.2.3 數據檢驗
6.3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結果
6.3.1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的時序演變結果
6.3.2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的空間差異結果
6.4 本章小結
7 國內外縣域經濟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7.1 國內典型縣域經濟發展的模式
7.1.1 蘇南模式
7.1.2 浙江義烏模式
7.1.3 江蘇崑山模式
7.1.4 溫州模式
7.1.5 河南欒川模式
7.1.6 山東農業產業化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7.2 國外典型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
7.2.1 法國區域經濟轉型分析
7.2.2 美國區域經濟發展分析
7.2.3 韓國區域經濟發展分析
7.2.4 德國區域經濟展的魯爾模式
7.3 國內外縣域經濟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7.3.1 擺正政府位置,充分發揮引導與促進作用
7.3.2 要選擇合適的縣域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
7.3.3 選擇有特色的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道路
8 新常態下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8.1 新常態下長株潭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8.1.1 加快發展中心城市,促進中心城市與縣(市)的融合互動
8.1.2 改進招商引資模式,推動製造業轉型發展
8.1.3 提高區域信息化水平,發揮信息化統籌最佳化作用
8.1.4 推進區域一體化,重塑產業的空間經濟地域
8.1.5 堅持“兩型社會”建設,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動力
8.2 新常態下環洞庭湖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8.2.1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轉型發展
8.2.2 創新農業產業化的內部利益聯結機制
8.2.3 加快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8.2.4 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
8.3 新常態下湘(中)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8.3.1 推進縣域城市化,因地制宜發展服務業
8.3.2 積極建設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
8.3.3 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
8.3.4 構建農業循環產業體系,實現縣域資源持續利用
8.4 新常態下大湘西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8.4.1 建設生態縣域,建立資源節約型現代工業體系
8.4.2 打造黃金旅遊勝地
8.4.3 重視縣域特色發展
8.4.4 政府加大對落後地區的扶持力度
9 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9.1 結論
9.2 政策建議
9.2.1 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主線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9.2.2 完善財稅政策,加大扶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力度
9.2.3 強化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服務功能
9.2.4 建立縣域經濟組團發展的機制
9.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