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發展路徑與動力機制研究

《縣域經濟發展路徑與動力機制研究》是劉以安2005年發表的一則論文。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導師
寧宣熙指導
學科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5
關鍵字
縣級經濟 經濟發展戰略 發展模式
館藏號
F127
館藏目錄
2009\F127\1

中文摘要

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路徑特點與動力機制,是揭示縣域經濟發展規律的關鍵特徵,也是縣域經濟堅持科學發展的理論指南。本文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典型模式的不同特徵進行了比較分析,演繹歸納了不同區位因素、區域結構、資源稟賦條件下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特點,構建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的系統模型,分別從內生動力因素、外生動力因素和非經濟因素三個層面分析了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著重討論了相互間互動作用的機理,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描繪了一個全景圖式。 經濟成長理論和區域發展理論是研究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石,它們是研究縣域經濟成長動力與發展方式的理論之源。然而,縣域經濟學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分支,有待探索創新的問題頗多。任何新的思想理論和觀點,總是對現有理論推演、質疑與創新的結果。基於這一思想,本文構建了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機制研究的理論框架。 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同模式,不是人為作用的結果,而是基於不同縣域的區位、資源、人文、制度等因素而形成的區域結構,使縣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特定的路徑依賴並“固化”的結果。本文對此進行了系統比較分析,並歸納演繹出規律性的認識。 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和路徑總是各具特色的,但無論怎樣,維持縣域經濟持續增長與發展必須有一個具有共同作用原理的動力引擎。本文重點討論了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機制的構成元素、作用機理和影響分析。為不同縣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提供理論指南,而不是一個現成的固定不變的模式,並以高淳縣為實例,研究制定了一個縣域的發展戰略、特色路徑和主要措施,使本文理論研究更具有實踐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