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仙山祠

新市仙山祠

新市鎮浟水河東岸田壠當中,突出一個馬鞍形的土堆。兩端高約六七米,堆長約百米,寬約四米,土質鬆軟,重壓成凹,去壓復原。土堆獨立壠中,樹木生,花草爭艷,這就是縣內著名的風景勝地新市打鼓堆,堆上一座青瓦白牆素樸祠宇即是仙山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市仙山祠
  • 開放時間:早9:00-5:00
新市仙山祠簡介,歷史傳說,

新市仙山祠簡介

新市鎮浟水河東岸田壠當中,突出一個馬鞍形的土堆。兩端高約六七米,堆長約百米,寬約四米,土質鬆軟,重壓成凹,去壓復原。土堆獨立壠中,樹木生,花草爭艷,這就是縣內著名的風景勝地新市打鼓堆,堆上一座青瓦白牆素樸祠宇即是仙山祠。

歷史傳說

為什麼平原之地,浟河之濱,田連阡陌,房屋櫛比,竟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土堆呢?原來是“堆以陂成,名以仙傳”。
相傳明朝天啟年間攸縣大旱,天啟七年(1627)擢秀鄉民都的鄉親們,謀劃在新市(古稱萬石市)這裡建一座新陂,攔河引水,灌溉下游萬畝農田。但是,那時生產力低下,人們攔河作陂全憑人工,談何容易。相傳這一舉措,感動了“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於深夜鼓響四通二更天時,從數里之外的鬥雞廟山上取土,送往河岸助工。不料午夜時分,當地一民婦分娩,燃放鞭炮,神仙以為天明,便將土倒在河邊。真是“神仙一擔土,平地一座山”,取來的萬擔泥土壘成三座土堆,鄉人稱之為“神仙三峙”。看來神仙有非凡的本領,卻只在暗中助人。此陂建成後取名叫新陂。為紀念神仙聖跡,堆旁建有“仙山祠”。祠前土堆上有直徑2.7米的石鼓,故習稱此地為打鼓堆。鼓架上有聯云:“神仙三峙一擔土,擂鼓四通二更天”。
呂洞賓取土助民修陂,自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是新市壠中千畝良田,自宋元至明清歷來是攸縣的一大糧倉,號稱“萬石市”。宋代大詩人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生動地描繪了當年新市物阜民給的一個鏡頭:“籬落深深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首七絕曾入選全國國小通用語文課本,成了攸縣馳名全國一張最精彩的名片。明天啟二年壬戌(1622),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使熊廷弼為萬石劉氏重修族譜撰序,回憶往昔居攸期間路經萬石市,“則見夫萬畝展擴,麥秀翻風,綠浪迎人。中起三埠,取象台星,過客騷人所流連而寄思者也。經此則長橋臥波,恍若乘鯉。而列肆以居者,交易日中,萬石市在焉……圓海中神仙三峙,弱波潮汐,日月含光,秀靈綿亘,吾特取神仙之勝為貴族之三房祝也。”封疆大吏熊廷弼的這番回憶,足以折射新市在歷史上的輝煌,印證打鼓堆的傳說由來已久。
“文化大革命”期間,視打鼓堆為“四舊”,屬封建迷信,要剷平這個土堆。幾經糾結,至今土堆只剩4米寬,2米高,20米長。堆上翠柏常綠,花草遍地,仍不失為一處小風景。2001年,鄰近村民集資復修古祠,祠額“仙山祠”,祠聯為“山峙依舊在,仙神此處留”。
新陂則大為改觀。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家投資69.94萬元,把原來的木樁柴陂改建成混凝土重力壩,並建有大堤、船閘、進水閘等設施。年引水量為2000萬立方,通過左右兩條輸水流量2立方米/秒的渠道,灌溉新市、大同橋、上雲橋三鎮2萬多畝農田。河床兩岸建成整齊的防潰堤。新陂改名為新市河壩,集蓄水、灌溉、防洪、通航等功能於一體。從此兩岸水旱無憂,物阜民康。呂祖無恙,定在仙界笑逐顏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