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社會(第五輯)》是2013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虹、謝耘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媒體與社會(第五輯)
- 作者:陳虹、謝耘耕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頁數:36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46035
《新媒體與社會(第五輯)》是2013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虹、謝耘耕。
《新媒體與社會》是2023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在《新媒體與社會》一書中,蒂娜·A. 羅林格的研究觸及了新媒體如何塑造我們的互動、體驗和機構,改變我們與朋友、家人和自己的關係。通過案例研究,她鼓勵讀者思考這些變化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從社會學角度對許多新媒體技術提出了見解。每一章...
《新媒體與社會》是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本書是新媒體與社會相關論文的合輯,既可作為學界、業界深入研究新媒體的參考資料,又可作為普通讀者了解新媒體、認知新媒體的案頭讀物。內容簡介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強。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在經濟加速...
《新媒體與社會(第6輯)》是2013年10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耕耘、陳虹。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第6輯)》為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系列的第六輯。本輯主打環境問題研究,從巨觀層面、中觀層面、微觀層面對中國環境問題進行了多維度的論述。本輯還專文介紹了海外...
《新媒體與社會(第17輯)》是2017年3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本書重磅推出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社會信任度調查報告》,為重建和提升中國社會信任水平建言獻策;聚焦新媒體時代反恐戰略傳播,選編的三篇文章分別以我國反恐戰略傳播機制、巴黎恐怖攻擊事件、紐約...
58、《科學地把握大眾傳媒》,《新聞春秋》第七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8千字。59、《數位化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和改進管理的要求》,論文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8千字。60、《以人為本也是新聞媒介之道——以鄒韜奮辦報刊為例》,《新聞春秋》第九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10...
《新媒體與社會(第25輯)》是2020年6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是國內頭一本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輯刊, 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面向全國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方面的學術展示、交流平台。本輯是第25輯。本輯“專題策劃”聚焦人工...
《新媒體與社會(第33輯)》是2024年6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內容簡介 該刊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面向全國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方面的學術展示、交流平台。本輯是第33輯。主辦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是國家社科基金...
《新媒體與社會(第十五輯)》是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內容簡介 本書“專題策劃”聚焦新媒體時代謠言的傳播、演變機理及治理策略,展示當前謠言研究的最新進展;“學術沙龍”重點聚焦微觀層面的新媒體對個體認知行為的改變;“個案研究”關注新媒體語境下的文化消費現象以及網際網路思維在媒介...
《新媒體與社會(第七輯)》是2013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第七輯)》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系列的第七輯。本輯主打食品安全輿情研究,精選了近年來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輿情案例進行解析,書中還關注新媒體研究中不同的客群和行為,涉及...
傅文杰】/271 個人版微信公眾平台的傳播和運營 ——以《慢遞未來》為例【張小妹】/283 蘭州市公車載數位電視廣告投放與傳播效果研究【於廣雲】/296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導的可視化探究【吳雪嬌】/306 他山之石 “機器人寫手新聞”對傳統新聞生產的影響【張 鋆】/319 《新媒體與社會》輯刊徵稿啟事/327 ...
《新媒體與社會》是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集刊,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新媒體與社會》第三十二輯推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專欄,以深入探討中華文明傳播問題,內容涉及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人工智慧、元宇宙、媒介話語、輿情分析等。“學科前沿”聚焦熱點與前沿問題,對於...
《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是國內一本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輯刊,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本輯 “專題策劃”聚焦國內外重大城市突發事件傳播與風險治理,選編的8篇文章分別以近5年的10起暴雨洪澇災害的微博評論文本為語料,分析我國城市公共安全風險的內在生成機理,探討我國城市公共安全風險...
本輯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既可作為學界研究新媒體的殘酷資料,又可作為業界、普通讀者了解新媒體、認知新媒體的案頭讀物。圖書目錄 觀點薈萃 專題報告 2013年微博年度報告【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圓桌論壇 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 新媒體何以改變中國社會【郝曉鳴】中西視野下的新媒體使用【洪浚浩】...
《新媒體與社會(第14輯)》是2015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第十四輯)》重點探討了數據新聞,全面剖析國內外數據新聞研究現狀、數據新聞前沿實踐動態,展示數據新聞發展新圖景。書中“2015中國傳媒品牌高峰論壇”聚焦“網際網路+”時代媒體品牌的再造與發展,...
本書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面向全國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方面的學術展示、交流平台。本輯是第28輯。主辦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是國家社科基金決策諮詢點,是國內領先的新媒體和輿情研究機構。2011年,經批准成為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在高校建立...
本集刊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面向全國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方面的學術展示、交流平台。本輯是第26輯。主辦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是國家社科基金決策諮詢點,是國內領先的新媒體和輿情研究機構。2011年,經批准成為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在高校...
書中“2015中國傳媒品牌高峰論壇”聚焦“網際網路+”時代媒體品牌的再造與發展,圓桌對話分別圍繞“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品牌影響力構建”以及“‘網際網路+’時代的媒體品牌再造”主題,就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媒體品牌構建之間的平衡、“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共融共生等前沿話題展開思想碰撞。 目錄信息 播報 編輯 觀點...
草木百年也歷新雨露。媒介與社會的研究無外乎媒介、人、事等簡單要素,但媒介與人、媒介與事之間的關係是複雜而多變的。《新媒體與社會》輯刊致力於在傳統經典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並重,學術內涵與研究前沿兼顧,旨在全球性新媒體語境和輿論生態中,追求學術思想的沉澱與深思。作者簡介 謝...
《新媒體與社會(第11輯)》是2014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新媒體與社會(第十一輯)》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系列的第十一輯。內容包括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全球論壇暨中美新媒體與社會發展雙邊研討會上一些學者的文章,以及《...
《新媒體與社會(第九輯)》是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耘耕、陳虹。內容簡介 本書為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系列的第九輯。本書既有介紹2014中國傳媒品牌高峰論壇的精彩內容,又有大數據研究、微電影研究、上市企業危機事件中的媒體策略研究,還包括了《2014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
4.3 個人與社會關係的變化 4.4 新媒體社會中的群體類型與與結構 第四章單元測試 05 新媒體時代的社會化進程 課時 5.1 新媒體與網民的雙向社會化 5.2 新媒體與社會互動 5.3 媒體對構建社會價值觀的作用 5.4 新媒體與媒介話語權 、控制權的轉移 5.5新媒體與不平等效應 第五章單元測試 06 第六章 新...
本輯《新媒體與社會》解讀5G時代可能帶來的方方面面的變化。 2019年底,病毒肺炎暴發。本輯特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題,展開風險傳播、輿論引導、危機應對等多維層面的思考。 本輯“學術沙龍”“個案研究”汲取了新學界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則對2019年網路流行語狀況進行了研究。 《新媒體與社會》集刊是以新媒體...
《新媒體與社會》輯刊是國內頭一本以新媒體與社會為基本研究範疇的學術輯刊, 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面向全國推出的新媒體與社會方面的學術展示、交流平台。本輯是第25輯。本輯“專題策劃”聚焦人工智慧時代新聞傳播領域的變革和創新,分別考察了智慧型媒體的社會風險及其治理、法律調控、海外傳播及輿論戰、倫理失...
劉于思,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2013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博士學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系訪問學者、美國西北大學社區網路科學實驗室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新媒體與社會,網際網路與集體記憶,社會網路分析,科學傳播等。教育經歷 2010-2013年:文學博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
6.《反思是最好的懷念——紐約時報卡特里娜颶風災難周年報導分析》,《南方傳媒研究第十八輯:災難新聞II》,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年6月(王辰瑤、史艷菊)7.《意義的困惑——從典型報導看最近30年新聞理論的艱難探索》,《國際新聞界》,2009年第9期 8.《從替代到融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關係研究的回顧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