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夏感事》是宋代詩人陸游所寫的一首政治抒情詩。
它表現的是陸游一輩子都秉持的與國家民族同憂其憂、同樂其樂的可貴精神。前半情景歷歷,流美圓轉;後半直抒其情,至真之情溢於言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夏感事
- 作者:陸游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劍南詩稿》
- 文學體裁:七言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新夏感事
百花過盡綠陰成,漠漠爐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聞鶯。
近傳下詔通言路,已卜餘年見太平。
聖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縱橫。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新夏:立夏時節。
②漠漠爐香:指雲門寺中的縷縷爐香。漠漠:寂靜地。
③兼旬:一句為十天,兼旬指二十天。 疏把酒:是指很少喝酒。
④下詔:皇帝宣詔書。通言路:指皇帝廣開言路,求直言事。
⑤卜:預測
⑥聖主:指孝宗帝。
⑦初政美:繼位之初所奉行的好的政令。
⑧小儒:作者的自謙之語。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百花都已經凋謝了,代替的是綠蔭濃濃;晴和的黃昏我安然入夢,熏爐繚繞的香菸悄然無聲。
大病初癒難得喝一口酒,算起來已有二十多天了;住在這深山野寺,四月里才聽見黃鶯的叫聲。
近來我聽說皇上下詔,要廣泛採納臣下的意見;從這點就能預料,我有望太太平平地度過餘生。
聖明的君主登基之初,便不忘記改革時政;地位卑微的一介書生,我只有感激得涕淚縱橫。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初夏。這年高宗聽從曾幾的建議,下詔開放言路,詞人為高宗的開明而欣喜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作者的這首題為“新夏感事”是借立夏之時對當時時政的感懷,從中可窺見作者念念不忘國家之心。
首聯寫立夏之時的景物之新,故作者稱其為新夏,此時已是百花已謝盡而綠樹成蔭,滿眼一片新綠。而雲門寺中香菸繚繞,那縷縷爐香伴作者靜臥晚起。這兩句寫了立夏之初景物的特色,在充滿生機的一片新綠中透出了日長之中的嫻靜。作者高臥晚晴,更顯出借居雲門寺中一種平靜的心態,“漠漠爐香”在靜默中裊裊升起更增加了寺中平靜的氣氛。
頷聯寫作者大病初癒之後,有二十多天已沒有喝酒,而自己借居之處又是深山之中藏古寺,山深林密,物候稍遲,到立夏時的四月才第一次聽到黃鶯的叫聲。這與自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詩有相同之處,而詩人所處的雲門寺也是白詩中所指的那種山中之寺。但作者卻是病癒後所見之景,剛剛恢復了健康本身就有一種喜悅之情,而聽到黃鶯的歌唱聲其喜悅會倍增。這患病後的新愈、滿眼樹葉的新綠,還有“始聞鶯”時的新鮮感,組成了立夏節氣之時的“新夏感事”。如果說作者對景物的描寫是感事的一部分,那么,他所感的時政之事才是作者的本意。“近傳下詔通言路,已卜餘年見太平。”前一句是指孝宗繼位之初下詔書求直言之事。在古時皇帝廣開言路往往被視為政治清明的標誌。因此,作者慶幸自己在餘年之時得見天下太平。這其中也自然包含了作者對高宗時秦檜當權誤國的不滿之情。另外也反映出當時政治上對他的長期壓抑。而此時卻有一種由衷的期待與欣喜。
尾聯將自己的欣喜變得有些若狂之態,“唯有涕縱橫”表現了作者不僅為聖主的開明而欣喜,也為自己能親眼見到國家太平而高興。一句“聖主不忘初政美”既含諷諫之意,又有感激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念念不忘國事之心。
詩的前半部分,自述春末夏初時節悽愴感傷、病態懨懨之狀,而以“山深聞鶯”暗喻自己在百無聊賴中聽到了朝廷那邊的好訊息。後半部分則轉敘時事,飽含感情地抒寫了對當今皇帝“不忘初政”的感激之意,並對朝政的轉機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