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塑梵淨山魚

新塑梵淨山魚

新塑梵淨山魚(Fanjingshania renovata)化石材料發現於中國貴州省石阡縣,屬於棘魚形態的軟骨魚類,微體化石和部分關聯保存的骨片提供了軟骨魚類中最早的可靠的形態學和發育學數據,將軟骨魚類確切的可重建身體大致形態化石出現的時間推前了約2000萬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塑梵淨山魚
  • 拉丁學名:Fanjingshania renovata
  • 分類位置:基幹軟骨魚—棘魚類—柵棘魚類
  • 產地:中國-貴州-石阡
  • 時代:志留紀早期 蘭多維列世埃隆期最晚期,~4.39億年前
  • 地層:志留系蘭多維列統埃隆階溶溪組
命名由來,形態特徵,化石材料,研究意義,

命名由來

新塑梵淨山魚,屬名Fanjingshania來源於貴州省內距離化石點僅100公里的佛教名山——梵淨山,種名renovata拉丁語意為“翻新,革新”,譯為“新塑”,指這個物種的膜質骨組織學的重吸收,這過去被認為是硬骨魚類的特徵。

形態特徵

梵淨山魚的胸棘刺通常表現出強烈的側向壓縮和寬闊的內彎型輪廓,它們的前邊緣側形成一個發育良好的弓形擋邊,而後邊緣側則有一個深溝。前背棘刺在整體外觀上類似於胸鰭的刺,但彎曲幅度較小,整體上更加挺直。後背棘刺、腹棘刺和臀棘刺的頂端則更加尖銳,沒有內彎或者內彎程度很低。其他歸於梵淨山魚的棘刺則擁有低矮,傾斜程度較大、橫截面較寬等特徵。中間棘是外表看上去很“敦實”的棘刺,它們的前邊緣很不均勻,且末端通常還有第二個稍微矮一些的頂端。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多基幹軟骨魚腹部上存在這種成對的中間棘,如雙棘魚屬和柵棘魚屬。分散保存的梵淨山魚的軀幹鱗片外部輪廓對稱或者不對稱,冠部通常是三角形或卵圓形,具有並列生長的初級齒單元。在未磨損的標本中,帶有瘤點的脊紋的初級齒單元向冠部後緣不斷增大。鱗片冠部後緣延申超過菱形的基部,頸部較為收縮。一些鱗片標本冠部前緣具有巨大的突起,通常為次級齒單元結構。
被歸為梵淨山魚的微體化石的依據:共同的組織學結構(細胞骨和無上升小管的齒質),表面的紋飾(有節的脊紋和帶有瘤點的棘刺),發育特徵(硬組織重吸收和鱗片冠部增長方式)以及來自一些關聯化石保存的直接證據。

化石材料

近1000個分散保存的梵淨山魚化石標本,分別為頭鑲嵌物、軀幹鱗片、圍眶骨、不完整的鰓條骨、胸棘刺、前胸棘刺、腹棘刺、背棘刺、臀棘刺和中間棘。

研究意義

梵淨山魚擁有肩帶和中間棘,同基幹軟骨魚類(柵棘魚類)有驚人相似的的解剖學特性。然而,梵淨山魚的鱗片同硬骨魚鱗片一樣齒列具有重吸收特性且梵淨山魚棘刺缺少齒質組織結構,這在軟骨魚中是獨一無二的。梵淨山魚的發現表明,早在志留紀蘭多維列世,軟骨魚類乾群就已經演化出典型的柵棘魚形態,同時具有硬骨魚類的組織學特徵,為有頜類在早志留世就開始了生態輻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讓奧陶紀、志留紀魚類鱗片和棘刺化石分類位置的爭論塵埃落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