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向東延伸至酒泉市西部20公里處的丁家閘一帶。方圓一二十公里的戈壁灘上,散布著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大型古墓,大部分墓室由畫像磚壘砌而成。如果將各墓室連通。儼然一座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1972年到1979年,省市文物部門先後八次,在新城鄉以西2.5 公里的三支渠以東,新建渠南北兩側的區域內,共發掘了13座魏晉墓葬。這些墓葬多為二室墓和三室墓,由斜坡式墓道可通向地面,也有規模較大的多室磚墓。多由幾個墳堆集中於一個圍牆內,應為家族墓地。其中8座是彩繪壁畫磚墓,共出土畫像磚660塊。 新城魏晉墓群中,最具代表性的6號墓常年對遊人開放。墓葬為前、中、後三室夫妻合葬墓。其建築構造是墓門朝東,入門迅即轉向南方,以45度坡度挖一長20米,寬2米的斜坡形墓道和三座墓室,再以乾磚壘砌而成。墓室內乾磚頂形成大小不等的等腰三角形,頂端正好成一方形,呈覆斗型,用料計算精巧。地面鋪有各式花紋磚。墓門牆照高11米,鑲嵌有托梁赤幘力士、雷公、托梁獸、雞首人身及牛首人身等建築造型磚,上面彩繪或雕刻有象徵天門的星雲紋飾闕門、鎮墓的兵卒和青龍、白虎、朱雀、麒麟等仙靈異獸。表現了墓主人對“天堂”生活的嚮往,給人以雄偉、森嚴之感。墓室象徵墓主人生活的宅院,前、中室以磚砌出閣門、突檐等多層樓閣式建築;兩側耳室表示牛羊圈、車廡、炊房和倉舍;後室為主人的“寢室”,發掘時曾較好保存有兩幅棺材和屍體;各室中共有壁畫136塊,民俗生活題材廣泛,應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縮影。6號墓是西晉一個有代表性的官宦墓葬,雖經1600多年的歷史,卻依然保持原樣,令人稱奇。專家們發現,原來在中室頂部有一小洞,一條銅絲自上垂下,原為懸掛油燈之用。掘墓人在封墓前先點上油燈,再砌以七層磚封死,油燈燃燒盡墓中氧氣後,使墓穴自然形成真空狀態,以至於壁畫和古物未被氧化,得以完好保存。 6號墓的彩繪畫像磚反映了墓主人從一個勤奮的遊牧主逐漸耕種、經商至發跡而終致富,步入仁途而晉升為官宦的一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類表現了大量的生產勞動場面,包括農作、畜牧、蠶桑、狩獵、商貿等內容,約占畫像磚的1/4。 第二類畫像磚描繪了奴婢們從事的屠宰、炊庖等各種雜役和主人們宴飲美食的場面,總計四十餘幅。主要有持錘擊牛、宰豬、殺羊等屠宰場面,燙洗野味、烤羊肉串、案上切肉、灶下燒火烹食等系列炊事活動,和奴婢拜會方案遞食,主人圍炭盆進食等場面,每一個畫面都描繪得細緻入微,形象生動,與今日的生活現狀仍十分分相似,令人倍覺熟悉。其中,前室和中室都繪有烤、食羊肉串的場景,可見西晉時,河西人已用三股鐵叉穿內,在炭盆上烤食羊肉串了,這比南朝後期食譜中的記載要早200多年。 第三類畫像磚描繪了墓主人身為達官顯貴時奢侈豪華的享樂生活。如中室西壁繪二樂師奏樂圖,一彈琵琶,一吹簫;南壁東側則有舞女七人,有的執盤,有的執巾,歌舞昇平。另在許多金銀首飾盒圖案上繪有鴛鴦交頸圖,有學者認為這與歌舞獻藝圖一樣,具有顯而易見的性文化意義。 在6號墓中,最令人費解,又令無數學者大傷腦筋的是獨特的七個圓圈現象。墓室磚畫中共有三組一磚4圓,一磚3圓,共7個圓圈的圖案。有學者認為,7個圓圈代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音樂家認為代表7個音階…… 6號墓磚畫內容龐雜,無疑這是一座達官顯貴、世族門閥或地主豪強的“陰間寢宮”。呂占光先生認為,這座墓應是李暠之墓,號“建世陵”(實為“武昭王陵”)。原因是只有6號墓中發現有“持笏晉見圖”、“公王車輿“牛絲繩絡幢蓋犢車”、六璽玉圖、“舞女圖”,及墓中出土有桃型金葉的首飾飾物“步搖”,這些當是有相當地位的王公大臣級人物才能享受的地位象徵。但是,缺乏可信的文字記載,究竟是否李暠之開昭王陵,尚難定論。 6號墓已成為遊人在嘉峪關必游的景點。在新城墓區,現建有魏晉磚壁畫博物館,占地3464平方米,建築面積379平方米,設有仿古式展室和接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