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子區教育志

新城子區教育志

《新城子區教育志》是瀋陽市新城子區教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城子區教育志
  • 作者:瀋陽市新城子區教育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瀋陽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12月
  • ISBN: 7544125807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新城子區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教育行政、政黨群團、國小教育、中學教育、職業教育、民族教育、民辦教育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新城子區教育志
新城子區教育志編纂委員會
新城子區教育志編審委員會
新城子區教育志編纂人員分工
圖片
瀋陽市新城子區中國小校分布圖
國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前排左起第六位)到新城子區興隆台國小視察工作。(2000)
副市長呂億環在瀋陽市第八十三中學新校址奠基儀式上講話
省教委領導檢查新城子區實驗教學工作,聽取工作匯報。(1998)
副區長齊放與區教委領導一起研究工作(1996)
區長何淑華在教育行政會議上講話。(1998)
新城子區控輟工作經驗交流會(1996)
中共新城子區教育局第四次代表大會。圖為區教委黨委書記張武在會上講話
中共新城子區教育局第五次代表大會當選委員
現任區教育局長:關世賢
區教育局領導班子
新城子區教育系統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歌曲演唱會。圖為區教委主任於福後在會上講話(1993)
新城子區中國小實驗教學檢查總結表彰會(1998)
新城子區教育《兩提高一發展》總結表彰大會(1992)
新城子區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1992)
區政府副區長齊放、區教委主任關世賢在電子技術學校接待前來考察商討聯合辦學的美國友人
新城子區注重對外文化交流電子技術學校先後與愛爾蘭、荷蘭、紐西蘭、英國等國五家語言學院聯合辦學
虎石台鎮國小聘請的法制校長在作報告。(1999)
黃家中學組織師生參觀長春裝甲兵學院,圖為該校校長向裝甲兵學院贈送錦旗
瀋陽市第七十七中學開展法制教育活動(1993)
學生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新城子街第二國小校長孫祥維在區消費教育經驗交流會上介紹經驗(1996)
虎石台鎮第一國小組織學生參觀瀋陽天文宮(1998)
新城子街第二國小題為《錢應該怎樣花》的主題班會(1996)
黃家錫伯族中學被《文學少年》雜誌定為小作家基地(2000)
新城子街第一國小學生在參觀德育展室(2000)
2000年7月,新城子區“十老百人”報告團在瀋陽市第七十八中做報告
原瀋陽軍區裝甲兵副政委晏世路在為新城子區第二國小師生做報告(1999)
新城子街第三國小開展慶祝香港回歸活動(1997)
電影《英雄兒女》的作者毛烽老人在為新城子鄉國小師生做報告(1999)
興隆台國小請瀋陽軍區司令部離休老幹部作繼承優良傳統、樹立崇高理想報告
蒲河中心國小全體教師與該校名譽校長——董存瑞生前戰友原瀋陽軍司令部干休所政委李鳳桂(前排左起第五位)合影(1990.9)
1986年黃家國小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六七九一部隊連開展“軍學共建”活動
虎石台鎮國小學生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實驗員基本技能考核動員會
學生在做物理分組實驗
學生在上生物解剖課
實驗動手能力測試
健康教育示範課
新城子區第三十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新城子街第三國小健美操表演隊代表區參加全市冬體活動展示會獲獎歸來
新城子街第三國小舞蹈隊在排練中
學生獲獎繪畫作品
新城子街第三國小儀仗隊
瀋陽市第七十六中學注重培養學生特長。圖為部分學生繪畫作品(1996)
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
新城子區中國小首屆軍事佇列會操
新城子區第二屆中國小文化藝術節(1996)
新城子區第三屆中國小文化藝術節(1997)
新城子區興隆台錫伯族國小慕客登少年藝術團赴新疆演出
尹家中學勞動實踐基地
瀋陽市第七十七中學聘請技術人員向學生傳授葡萄栽培實用技術
新城子鄉國小五·二中隊參加勞動實踐活動
黃家鄉國小教師在上勞動實踐課
瀋陽電子技術學校近百畝學農基地使學生有機會親手播種春天的希望
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溫室棚內的魚塘
區幼兒教師演講會(1998)
全區幼兒運動會(1999)
新城子區“慶六·一”幼兒文藝匯演(2000)
區第一幼稚園的孩子們在進行戶外活動
電子技術學校服裝表演隊社會實踐活動,參加商業表演
瀋陽電子學校現代化的電子實驗室
區職教中心服裝實習室
區職教中心現代化組織培養實驗室
瀋陽電子技術學校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在上實際操作課
財會專業的學生珠算進級
機械加工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
瀋陽電子技術學校“家電維修服務隊”被評為“市青年文明號”
國小裝備現代化的語音教室、圖為新城子區第三小學生在上語音課
新城子區《電教基礎》全員崗位培訓總結大會上,教師在上示範課
電化教育普遍套用到課堂教學中
中國小檔案管理規範化,圖為檔案工作檢查驗收
花園化學校——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校園
學校現代化計算機室
瀋陽市第一一九中學學生在語音室上課
規範化的閱覽室
學校衛生室
新城子區狠抓控輟工作,圖為瀋陽市一一八中學控輟責任狀簽字儀式
新城子區檔案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圖為瀋陽電子技術學校檔案管理晉升省一級
區教育志編寫辦公室成員
新城子區少年宮
少年宮主任 洪維國
領導班子在研究工作
少年宮教學樓全貌
古箏培訓班
桌球培訓班
舞蹈班學員在排練
新城子區第一幼稚園
團結務實的園領導班子
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保健醫生定期為幼兒檢查身體
保證孩子們定時定量飲水
戶外做操活動
動手動腦 啟迪心智
多功能的戶外大型玩具設備
充滿童趣的幼兒繪畫作品
整潔衛生的幼兒寢室
合理配餐 保證幼兒膳食營養
新城子街第一國小
團結務實的校領導班子
新教學樓落成典禮
《我心中的祖國》主題中隊會
清明節祭掃烈士墓
學雷鋒見行動
學生書法作品
新城子街第二國小
校長 顧艷文
現代化語音教室
領導教師在認真評選學生書畫作品
校領導班子
生動的實驗課
“告別陋習”大型簽名活動
新城子街第三國小
校長 徐宗盛
校領導班子
學生在上計算機課
教師金春華在課堂上參與學生討論
學校舞蹈隊在區藝術節上匯報表演
實驗課上多有趣
學校軍樂隊在訓練中
一九九五年新建成的教學大樓
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
校長 孫銘傑
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
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學農基地玉米實驗沈試29品質優良
校園一角
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農場速生楊林
區政府副區長齊放和區教委主任董學義陪同新疆領導到瀋陽市第七十五中學參觀
瀋陽市第七十六中學
校長 李德發
領導班子在研究工作
高中學生在微機室上信息技術課
高標準的化學實驗室
美術特長班在上素描課
學生課間操
瀋陽市第八十三中學
校長 高琛
學校領導班子
新建成的八十三中學教學樓
原教學樓
新校址奠基儀式
學生與外教在交流
新生軍訓
建校四十周年慶典
開展教研活動
學校領導班子
舉行慶“七一”迎接香港回歸活動校園藝術
開展國防教育
校園藝術節
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大型活動
對新生進行軍事佇列訓練、磨鍊學生意志
校長 王泰峰
校園藝術節
校領導班子
微機教學
參觀大青山雷達基地
學生在語音室上課
教學樓
軍事佇列表演
校長 丁來洲
教學樓
校領導班子
綜合藝術專業學生在上寫生課
學校銅管樂隊
校文藝隊多次參市區大型文藝活動並多次獲獎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上課
機加專業的學生在練習實際操作
電子電器專業的學生自己動手組裝小型電視機
青年教師高紅兼任區音樂舞蹈協會副主席,活躍在全區各級各類文藝舞台,也是該校綜合藝術專業的教學骨幹
學生在寬敞明亮的舞蹈室進行形體訓練
新城子區中國小衛生保健所
所長 邱鐵成
寬敞的辦公樓
微機化管理
檢驗設備齊全
全套的口腔科設備,開展齲齒矯治工作
目錄
著作權頁
序言
凡例
大事記
概述
第一編 教育行政
第一章 教育行政機構
第一節 新城子區級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節 新城子區教育行政機構內部機構設定
第三節 新城子區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
第四節 新城子區教育委員會(教育局)的工作
第五節 新城子區教委直屬單位
第六節 新城子區鄉鎮教育行政機構
第二章 新城子區教育督導機構
第一節 教育督導機構的沿革
第二節 新城子區教育督學室
第三章 教育經費
第一節 清末教育經費
第二節 民國時期教育經費
第三節 日偽時期教育經費
第四節 國民黨時期教育經費
第五節 新中國成立後新城子地區的教育經費
第四章 基本建設
第一節 校舍建設與維修
第二節 教學設備
第五章 基層學校的行政管理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基層學校的行政管理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國小的管理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學的管理
第二編 政黨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中共新城子區委文教部
第二節 中共新城子區教育局(教委)委員會
第三節 學校黨組織
第二章 民眾團體
第三節 教育工會
第四節 新城子區教育學會
第五節 學生會
第六節 紅十字會
第七節 新城子區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第三章 民主黨派
第三編 幼兒教育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管理制度
第三章 隊伍與建設
第一節 培訓與提高
第二節 整頓與管理
第四章 教育教學
第一節 教育教學內容和形式
第二節 教學改革
第三節 教科研成果
第五章 衛生保健
第四編 國小教育
第一章 發展概況
第一節 私塾
第二節 國小
第二章 教學宗旨 方針
第三章 學制 課程設定 校歷
第一節 學制
第二節 課程設定和教材
第三節 校歷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節 任務和內容
第二節 途徑和方法
第五章 教學工作
第一節 教學管理
第二節 教學方法和成績評定
第三節 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
第四節 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實驗項目及論文
第六章 勞動教育
第五編 中學教育
第一章 發展概況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
第二章 教育宗旨、方針
第一節 新中國建立之前
第二節 新中國建立以來
第三章 德育教育
第一節 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教育的主要途徑
第四章 教學工作
第一節 校歷、學制和課程設定
第二節 教學管理
第三節 教學內容、教材
第四節 教學方法、成績考查
第五節 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
第六節 教改論文、實驗項目和優秀課
第五章 勞動教育
第六章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第六編 職業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學制與專業
第一節 學制
第二節 專業設定
第三章 教育教學
第一節 課程設定和教學計畫
第二節 教學實習
第三節 教學改革成果
第四節 初三分流與職教滲透
第四章 教學方式與條件改善
第一節 辦學方式
第二節 辦學條件的改善
第五章 畢業生的安置
第七編 成人教育
第一章 發展歷程
第一節 清末、民國、日偽、國民黨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
第二章 農民教育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冬學運動和掃盲教育
第三節 文化技術教育
第四節 農民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第五節 教材
第六節 教師
第三章 職工教育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掃盲與業餘初等教育
第三節 青工文化、技術補課
第四節 崗位培訓
第五節 職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第六節 經費
第四章 幹部教育
第一節 幹部業餘文化補習教育
第二節 幹部中等專業教育、高等教育
第五章 農村教育綜合改革
第一節 實施“燎原計畫”一期工程(1989~1991年)
第二節 實施“燎原計畫”二期工程(1992~1995年)
第三節 實施“燎原計畫”三期工程(1996~2000年)
第八編 民族教育
第九編 民辦教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學校簡介
第十編 校外教育
第一章 校外教育發展歷程
第二章 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活動基地-一區少年宮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開展全區性少年兒童校外活動
第三節 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專業培訓
第三章 社區教育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構建社區教育四個“實體工程”
第四章 未成年人保護
第一節 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建設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人保護法》的貫徹落實
第十一編 體育衛生
第一章 體育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體育工作
第二章 衛生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衛生工作
第十二編 勤工儉學
第一章 發展歷程
第二章 勤工儉學基地建設
第三章 管理體制
第四章 生產勞動教育
第五章 校辦企業簡介
第十三編 教師隊伍
第一章 教師隊伍發展概況
第一節 清末、民國、日偽、國民黨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
第二章 教師的來源
第一節 清末、民國、日偽、國民黨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
第三章 教師隊伍的整頓和管理
第一節 教師隊伍的整頓
第二節 教師隊伍的管理
第四章 教師培訓
第一節 清末、民國、日偽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
第五章 教師的地位
第一節 教師的政治地位和榮譽
第二節 落實黨的幹部和知識分子政策
第六章 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
第一節 清末、民國、日偽、國民黨時期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
第十四編 教師進修學校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學校沿革
第二節 師校的職能與規模
第二章 領導體制與機構設定
第一節 師校的領導體制沿革
第二節 學校領導機構設定
第三節 學校業務部室設定
第三章 學校的管理工作
第一節 民主管理
第二節 計畫與規劃管理
第三節 制度管理
第四節 行政管理
第五節 檔案管理
第六節 財務管理
第七節 基本建設
第四章 教師隊伍
第一節 編制
第二節 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節 工資與福利
第四節 教育的聘任
第五章 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節 黨支部工作
第二節 工會工作
第三節 共青團工作
第六章 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
第一節 乾訓工作
第二節 學歷培訓工作
第三節 繼續教育工作
第四節 中國小教研工作
第五節 幼教工作
第六節 電教工作
第七節 民族教研部工作
第八節 科研部工作
第十五編 駐區學校
第一章 高等院校
第三節 遼寧省金融職工大學
第二章 中等專業學校
第三章 中國小校
第一節 瀋陽礦務局中學
第二節 瀋陽礦務局前屯國小
第三節 瀋陽礦務局蒲河國小
第四節 瀋陽礦務局實驗國小
人 物
一、人物傳(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古忱
張敬岩
二、人物簡介(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桂梅
付世和
石玉傑
劉玉賢
李秀文
劉佩忠
劉 儉
李艷玲
李俊復
李淑榮
李索霞
李福山
張貴軍
吳俊德
肖錫武
張德波
洪升日
賈炳宜
高 琛
韓志英
韓奎賢
詹 鼎
三、人物名錄
1、區模範以上各級優秀人物
2、特級教師
3、教育專家
4、中共新城子區歷屆黨員代表大會教育界代表
5、市、區人民代表大會新城子區(教育界)代表
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新城子區歷屆委員會(教育界)委員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