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十三五”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基本思路(討論稿)

新城區“十三五”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基本思路(討論稿)
索 引 號:750211843-20141105095716049發布機構:區文體局發布時間: 2014-11-05
新城區文化體育事業“十三五”期間,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民健身條例》,充分發揮文化體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多元功能和綜合效益,為全區經濟社會做出貢獻。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陝西建設文化體育強省和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部署,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力打好文化體育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充分展現新城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人文魅力和現代的都市氣息,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為新城建設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和良好文化條件。
二、總體目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轄區居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獨具新城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文化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實現均等化,民眾文化體育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走在全市前列;高素質文化體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基層文化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切實加強,文化繁榮發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我區的文化影響力充分彰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走出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體現時代特徵、具有新城區特色的文化發展新路子,建設歷史文化名區目標基本實現。
三、繁榮文化事業
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區級財政對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按照全區人均0.6元的標準,建立區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並逐年以不低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進行投入。建立和完善以區為中心,街辦為主幹,社區文化室為支撐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加快我區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按照我市六中全會《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到十三五末,要基本實現“兩館一站一室”建設目標,即區縣有文化館、圖書館,街道有綜合文化站,社區有文化中心。按照這一要求,未來幾年內,我們還需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舊城改造和項目建設過程中,要統籌考慮、規劃和建設區圖書館、文化館、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打造民眾性文化活動品牌。加強對民眾文化活動的指導,將民眾自發、分散的文化活動,通過有效的組織、策劃、包裝,形成規模,聚集優勢,突出品牌,通過品牌效應提升新城的文化自信,擴大新城文化的影響力。以“匯聚歡樂到基層,凝聚快樂於民眾”為主題,策劃民眾文化活動的品牌。並長年堅持、深入推廣,使之成為推動我區文化事業繁榮的有力抓手,成為建設“人文新城”的重要載體。繁榮社區文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廣泛開展千場戲劇惠民演出、夏日文化廣場等傳統民眾文化活動,進一步拓展提升文化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大力推行文體輔導員制度,建立文化志願者隊伍,統一調配、指導社區民眾文體活動的開展。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社區業餘藝術團隊(班)發展壯大,使之活動經常化。開展作品評選活動,鼓勵廣大民眾主動參與,爭取每年都有思想深刻、藝術性強、民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面世,擴大我區文化影響力。推動和整合我區高校、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科技館等文化資源服務功能和社會功能。大力推進機關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設,夯實基層民眾文化基礎。
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成立新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普查、整理和研究工作。制定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方案,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針,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基金,完善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健全傳承機制。
四、加快體育事業發展
(一)民眾體育:不斷提高全民健身意識,建立健全民眾體育組織網路和服務體系,建設一批民眾體育鍛鍊的場地設施,夯實民眾體育基礎,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以《全民健身條例》為指導,增強體育公共服務水平。積極落實《全民健身條例》中的政府為公眾參加體育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將民眾體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用於民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經費和基本建設資金,列入體育主管部門預算的要求,把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各級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體育事業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同步增加。重點扶持鄉鎮和農村發展體育健身事業。
以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為抓手,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加大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力度,對達到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逐年進行更新。進一步擴大體育健身設施覆蓋面,進一步完善城市社區體育服務功能;加快在公園、綠地配建體育設施,逐步實現公園體育化,體育園林化;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建設功能性、公益性強的籃球、羽毛球、桌球、游泳、網球等場館(池),滿足市民多樣化健身消費需求;繼續開展城市體育先進街道創建活動。
以基層體育組織體系建設為保證,指導民眾經常性體育活動。進一步完善基層體育組織體系建設,組織和指導民眾開展經常性體育活動。完善全市體育社團管理,推動體育社會化發展。擴大體育協會覆蓋面,規範和加強對基層體育社團組織的管理、指導服務和監督,形成民眾自我組織、自我活動、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的機制。抓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和管理,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00名,建立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系統化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其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完成不同年齡段500人體質監測任務,並上報我區民眾體質健康狀況。
以基層體育活動為突破,發展特色民眾體育文化活動。繼續做好“一區縣一體育品牌”項目,突出重點,發展特色,推動全區民眾體育活動深入開展。堅持城區體育以社區為主,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主,抓好基層體育活動。組織開展好區、學校、社區、企業等特色群體賽事,擴大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提高體育人口比例,增強人民民眾身體素質。
(二)競技體育:以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布局多元化、體教結合人本化、梯隊建設精細化為核心戰略,以完善場館設施、強化科學訓練為兩翼助推,以運動員學生化、教練員教師化為重要抓手,促進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再上新台階。
最佳化項目布局,提升競體管理水平。最佳化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布局,加強基礎項目,鞏固優勢項目,探索專業運動隊管理新模式,促進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體育產業有機結合。保證人才輸送順暢。
堅持體教結合,加強體育後備人才隊伍建設。以體傳校生源、場地資源為依託,結合體育系統教練員、專項器材、組織訓練等優勢,採用培訓、短訓、特訓、集訓等方式,形成放射性的訓練網點,強化橫向擴展,使業餘訓練全面融入“陽光體育”活動中,促進學訓共建一體化。加大體育特長生的招生力度,重視早期培養和基礎訓練,形成上下銜接、水平銜接的人才梯隊。
提升教練員整體水平,建設複合教練團隊。發揮高級教練的專業引領作用,帶動教練員整體水平提升。抓好教練員的管理和繼續教育工作,以四年為周期,對全區業餘訓練教練員進行輪訓,建立嚴格、科學、系統的教練員培訓、考核、聘任制度。形成一支以高級教練員帶頭人為中堅力量的富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結構最佳化的新型教練員隊伍。
做好2016年陝西省第七屆重點項目運動會和2017年西安市第十六屆運動會的備戰參賽工作,力爭我區代表團在省市城運會上取得好成績,在省重點項目運動會上取得金牌、團體總分二項第一,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發現和培養更多的優秀體育後備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