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垌茶

新垌茶

新垌茶,廣東省高州市新垌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新垌茶是高州的特色產品,距今有500多年歷史,因產自高州新垌而得名。新垌茶生產過程講究,成品富含茶多酚等微量元素,而且比一般綠茶的含量多,色香味形俱佳。高州市新垌鎮已形成了以龍頭企業帶動、輻射全鎮的茶葉供銷一體化模式,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年產值1000多萬元。

2014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新垌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垌茶
  • 產地名稱:廣東省高州市新垌鎮
  • 品質特點:青綠油潤,馥郁芬芳,甘醇清澈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77號
  • 批准時間:2014年07月09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新垌茶生長時青綠油潤,密秀結實,馥郁芬芳;加工後緊結光滑,色澤綠潤,香氣馥郁,質量上乘;沖泡後茶色清亮,湯色綠明,茶味濃醇;飲後清心爽口,回甘力強,回味無窮。具有“清、甘、香、滑”之譽。據化驗分析,新垌茶富含微量元素,所含的茶多酚、胺基酸、維生素、葉綠素以及芳香物質,都比一般綠茶的含量多,色、香、味、形俱佳,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去郁消滯、行氣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
新垌茶新垌茶

產地環境

新垌茶所在地廣東省高州市新垌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一個千年古郡。高州在漢朝起至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稱高涼郡,梁大同元年(535年)置高州。高州市東南部的新垌鎮,距高州城25千米,地處三官山、平雲山、雙羅山、阿婆髻、平台嶺的環抱之中,盛產荔枝、茶葉,既是果鄉,又是茶鄉,素有“茶果之鄉”美譽。
新垌河從原始森林三官山起源由盆地中間通過高州城與鑒江匯合,形成冬暖夏涼的小氣候。由於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高山連綿不絕,峰巒疊翠,雲霧多,雨量勻,生態環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出產的綠茶,是優質的香茗,深受茶客喜愛。

歷史淵源

新垌種植茶樹歷史悠久。明朝成化年間(1465年),新垌鄧氏始祖開泰公奉調入粵,在新垌定居,開出良田200餘畝,稱當地為新垌,並從福建省汀洲地區引入青心中葉、紅心中葉和米碎茶等綠茶種子,種於新垌鎮明星村委會出瑞龍村,其中兩株植於古官道旁的古井邊,距今有500多年歷史。
1997年版《茂名市志》記載:“明代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茂名縣新垌出水窿和莊黃垌一帶的農民,已採摘茶樹嫩葉,用炭火焙烤加工,製成成品茶,稱‘新垌茶’,遠銷外地。”
2006年版《高州縣誌》也有記載:“高州(茂名)縣茶葉生產在明清朝時期已有種植,其中新垌鄉的出瑞龍村種植的茶葉品質最佳。其時,出產茶葉的地方還有莊黃垌、德石、坳頭等地,統名新垌茶。”這就是“新垌茶”名稱的由來。
據清光緒十五年版《高州府志》記載:“茶產茂名新垌者,樹高數尺,穀雨前摘取佳,秋末尤佳,以出水埇者為極品,性寒去食積油膩(出水埇是出瑞龍村的諧音)。”清光緒年間,該村謝寶芳(少女時稱二姑娘)擅長制新垌茶,在官道旁設茶攤,用村旁井水沖泡,路人飲後,印象難忘。相傳高州知府路過該村,忽然腸胃絞痛,用藥無效,校尉兵丁護醫束手無策,謝寶芳用姜沖泡新垌茶奉送知府,飲下少頃即愈。自此,新垌茶的名聲隨之遠播,名揚嶺南粵西地區。
據民國《茂名縣誌》記載:“茶,山茶科,別稱曰茗。產於縣東新垌氣味香甘,比他處山地所產同類之茶特良,其中以出瑞龍,又名出水埇所產為最佳,統名新垌茶。”
民國初年,新垌茶已擴展到新垌鎮的高劍地、文坑、望坡、狐狸垌、新德三官山一帶,年產茶葉近10噸,產品遠銷湛江、廣西、海南、香港等省內外。民國《茂名縣誌》記載:“出瑞龍年產二千餘斤,莊黃垌年產三千餘斤,德石二千餘斤,坳頭千餘斤。制茶多用炭火焙乾,生曬者氣味不良。恆有商人隨時收買販售於城及鄰境,而以銷於廉江、遂溪為最多。
解放後,茶葉由國家統一收購,新垌鎮開墾了一批新茶園。1956年,茂名市人民委員會把新垌茶作為重點發展的經濟作物,茶葉生產得到快速發展,實行交售茶葉,獎勵布票和獎售化肥、大米的政策,調高茶葉收購價格,調動了茶民的積極性,還引進雲南大葉、祁門櫧葉、貴州中葉、福丁大葉等優良品種。
高州地理高州地理

生產情況

20世紀70年代末,大興開山種果之風,新垌種茶業遭遇嚴重打擊。
20世紀80年代,高州縣把發展新垌茶作為振興山區經濟的重要項目,面積和產量大幅增加,年產茶葉15噸左右。
1988年,新垌茶年產17噸,已恢復原來水平。
2014年,新垌茶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年產值1000多萬元。

產品榮譽

1965年,新垌茶在廣東省茶葉評比中,獲得優質獎獎勵,在高州茶葉評比中,獲得綠茶冠軍稱號。
1977年,新垌被廣東省列為重點產茶地區之一。
1978年,新垌公社茶園列為廣東省標準茶園之一。
2014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新垌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新垌茶園新垌茶園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新垌茶產地範圍為廣東省高州市新垌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要求
當地群體種。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赤紅壤、紅壤、黃壤,土壤pH值4.5至6.0,土層深度1米以上,有機質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採用有性繁殖或扦插。
2.定植:種植密度每公頃≤3萬株。
3.施肥:每年每公頃施腐熟農家有機肥料≥15噸。
4.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採摘
1.採摘時間:春茶每年4月底前、秋茶每年8月至10月。
2.採摘要求:手工採摘。
3.鮮葉採摘標準:
等級
要求
特級
全芽≥80%,一芽一葉≤20%
一級
一芽二葉≥70%,一芽三葉≤30%,芽葉完整,一芽二葉芽長於葉或芽葉等長,大小均勻一致
五、加工工藝
鮮葉→攤青→殺青→揉捻→輝乾→烘乾→炒茶→包裝入庫。
(1)攤青:室溫控制在15至20℃,鮮葉攤放厚度3至10厘米,使鮮葉失水達率15%至30%。
(2)殺青:溫度控制在250℃至300℃,殺青適度標準:葉色由青綠轉為暗綠,折梗不斷。葉質柔軟,略有粘性。手握成團,略有彈性。青氣消失,略帶茶香。
(3)揉捻:揉捻至成條率≥95%。
(4)輝乾:溫度控制在80℃至90℃,輝乾至八成乾,使條索緊結,色澤綠潤,茶香濃郁。
(5)烘乾:溫度控制在60℃至70℃,烘至水分含量≤9%。
(6)炒茶:手工炒茶,開始溫度控制50℃至60℃,出鍋前5分鐘溫度控制在90℃至100℃。成品的水分含量≤5%。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項目
特徵
外形
條索緊結、捲曲,色澤綠潤
香氣
馥郁,甘香持久
湯色
橙黃,清亮
滋味
濃醇,回甘
2.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茶多酚,%(m/m) ≥
25.0
水浸出物,%(m/m) ≥
37.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新垌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高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新垌茶的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