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製備的現代熱力學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張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材料製備的現代熱力學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衛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批准號:50172011
- 研究期限:2002-01-01 至 2004-12-31
- 申請代碼:E02
- 支持經費:15(萬元)
《新型材料製備的現代熱力學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張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新型材料製備的現代熱力學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張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本項目抓住熱力學誕生一個半世紀以來的難得機遇,發現在激活低壓氣象生長金剛石等新材料製備工藝的複雜體系中,經典的平衡熱力學和非平衡熱力...
生物醫用材料的製備與套用: 採用特殊功能的生物醫用材料對人體組織的損傷進行修復與重建,致力解決現代醫中的難題。以傳統化學工程為基礎,結合現代納微米控制理論以及藥物/蛋白的特點,研究自組裝過程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探索自組裝過程中分子、原子的微觀傳遞機制,從巨觀、介觀、微觀等不同尺度實現微球組裝的可控制備和...
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組成、結構、工藝、性質和使用性能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為材料設計、製造、工藝最佳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學依據。現代材料學科更注重研究各類材料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交叉性和綜合性。簡介 材料是人類可以利用的物質,一般是指固體。而材料學是研究材料的製備或加工工藝、材料結構與材料性能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激活能、凝固過程的形核與長大以及溶質分配等熱力學與動力學參數的影響規律,揭示微滴凝固組織超細化的本質,突出體現微滴凝固尺寸極大減小造成的曲率效應的作用,豐富和發展金屬凝固理論。同時,也可為近年發展起來的快速成形等通過微滴快速凝固製備新型材料的技術提供理論依據與實驗基礎。
③ 新型亞穩材料形成的熱力學與動力學; ④ 新型亞穩材料的新功能與新現象的探索。 ( 2 )研究重點 ① 針對輕元素多元系統、含有d電子的過渡族金屬-輕元素系統和含有f電子的稀土金屬-輕元素系統進行第一性原理研究,設計出新型超硬材料。研究這些亞穩材料的力學性能與電子結構、軌道類型和化學鍵特徵的關係,預測可...
《現代熱力學》是2010年03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季陶。內容簡介 《現代熱力學:基於擴展卡諾定理》對以往180年來公認的熱力學奠基石——卡諾定理提出了挑戰,指出卡諾定理的“可逆性”要求不是能量轉換效率最高的普遍必要條件。明確提出擴展卡諾定理,即“非耗散”的能量轉換是能量轉換效率最高的充分...
Ø 系統性理論思想創新:提出並建立了膜污染界面熱力學學術思想和理論體系,成為膜污染基礎理論。Ø 系統性方法技術創新:建立了表面金屬化、噴墨列印、仿生等多種新型分離膜製備和改性方法。Ø 系統性材料體系創新:製備多種新型材料並用於膜製備,製備了系列新型催化劑。Ø 解決系列工程技術難題:開展了多...
石墨烯有望在諸多套用領域中成為新一代器件,為了探尋石墨烯更廣闊的套用領域,還需繼續尋求更為優異的石墨烯製備工藝,使其得到更好的套用。石墨烯雖然從合成和證實存在到今天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已成為今年學者研究的熱點。其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熱學性質促使研究人員不斷對其深入研究,隨著石墨烯的製備...
設計、製造一種新型的混沌混合裝置,利用該裝置製備有序相結構高分子材料。研究多相高分子體系在混沌混合過程中相結構的演變規律,包括相疇的形成、聚集、破壞及變形,建立混沌混合模型,推導包含混合條件、流變學參數及熱力學參數與形態結構的關聯式。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可為新型材料的開發和在加工過程中材料形態性能的...
《新穎形態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旨在介紹新穎形態(空核/孔殼結構、光控交聯膠束、有序微凝膠晶態結構以及孔狀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在環境、醫藥等領域的套用研究。通過特定的套用領域,設計合理的材料微觀結構,在調控動力學和熱力學基礎上製備各類新穎形態的高分子材料,研究其形態與性能的內在...
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先進水平的金屬粉末流變與塑變新技術,對國民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實驗室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工作,6年來,實驗室共承擔國家“973”項目5項。材料設計、相圖預測作為物理冶金、熱化學和計算機套用的交叉領域,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實驗室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和發展了合金相的熱力學...
③冶金電化學和固體電化學:研究渣-金界面反應的電化學機理、新型電池的物理化學、固體電解質電池和電化學感測器。④冶金熔體和溶液理論:研究冶金熔體(熔渣、熔鋶、熔鹽和金屬熔體)的物性、冶金熔體的熱力學模型和結構、水溶液和電解質溶液的物性及乳濁液、懸濁液及無機高分子溶液結構。⑤材料物理化學:研究材料製備...
14.張海朗 ;“鋰離子電池新型正極材料層狀Li-Mn-Co-Ni-O研究評述”現代化工 2006, 26(7-S),19-23 15. 劉金鎖 ;張海朗(責任作者)“溴代單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的合成” 化學研究與套用 2006,18(5),293-297;16. 張海朗; “新型層狀Li-Co-Ni-Mn-O鋰離子電池新型正極材料的研究評述” 現代化工...
最近有工作指出,LAO(鋁酸鑭)和LAON(鑭鋁氧氮)這兩種高K材料的性能比較優越(熱力學穩定, 不易產生B和P雜質的擴散等問題,微細加工容易),可以用來製作特徵尺寸<65nm的大規模積體電路。MFSFET的柵極結構,基本上是MFS(金屬——高K材料——半導體)型式,但性能不夠穩定;MFIS型式 比較好,其中的薄I層(...
熱力學計算表明,低溫、高壓對合成氨反應是有利的,但無催化劑時,反應的活化能很高,反應幾乎不發生。當採用鐵催化劑時,由於改變了反應歷程,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使反應以顯著的速率進行。合成氨反應的機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鐵催化劑表面上進行化學吸附,使氮原子間的化學鍵減弱。接著是化學吸附的氫原子不斷地跟...
材料選取原則 在能源供給漸趨緊張的今天,相變材料以其獨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套用相變材料。相變材料是利用相變潛熱來儲能和放能,因此在相變材料的研製中,選擇合適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相變材料應具有以下性質:(1)熱力學性能:1)具有適當的相變溫度;2)具有適當的相變潛熱;3)...
孫立賢長期從事新能源材料創新研究工作,利用廣西自然稀土、鋁、錳、碳酸鈣等資源優勢,在高容量制/儲氫材料、相變儲能材料、感測器、生物燃料電池/鋰電池/鎳氫電池、超級電容器、熱力學等研究領域取得多項 成果。孫立賢帶領課題組成員開展儲氫制氫材料、燃料電池與電化學、新型複合相變儲能材料、感測器、材料熱化學等方面...
“CAM-SE”是兩個專案合併組成,分別是“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群落大氣模型)和“High Order Method Modeling Environment”(高級方法建模環境),前者是一個全球大氣模型,後者則是求解流體和熱力學方程。這兩個專案共同協作可以以更高的精確度模擬氣候變化;“NRDF”專案,全稱“Non-Equilibrium Radiation ...
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歐洲尤里卡計畫COST507項目的科學家,以及國際著名大公司(如美國GE公司、加拿大Teck Cominco Metals公司、瑞典Thermo-Calc公司等)在設計新型材料時多次採納和引用杜勇等發表的研究成果。學術成績 1. 建立了多組元陶瓷及金屬體系相的熱力學模型,突破前人用兩個熱力學模型分別描述有序、無序...
研究方向 基礎理論研究 針對最新的分離模式及研究動態,側重發展新型多維色譜理論;研究新型分離介質中溶質的保留機制;建立基於色譜熱力學和動力學規律的色譜保留值和峰形的快速獲取與預測軟體系統。針對實踐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新現象加以研究,找出規律,並進一步指導實踐。研究製備色譜、模擬移動床、徑向色譜等新型大規模...
實驗室針對國家節能減排的重大需求和前沿科學問題,圍繞能源轉換和利用過程中的基礎熱流科學問題,重點開展流體熱物性及新型熱力循環、強化傳熱傳質機理與新技術、熱流科學中的數值模擬及其工程套用、節能原理與減排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據2023年8月實驗室官網數據,實驗室由59位固定人員組成,包括教授33人,副教授20人,...
( 1) 為我國化學工作者提供了一部豐富的近現代化的原始資料資源庫, 對促進我國化學教學和研究的迅速發展, 解決我國豐富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 新型材料的合成,無機化學新觀點和新理論的提出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加速了我國無機化學人才的培養和無機化學學科隊伍的建設。這項重要貢獻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2009.10-現在 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社會兼職 中國物理學會相圖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會理事 職務任免 2021年7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免去蘇旭平的常州大學副校長職務。主講課程 (1) 現代測試技術,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課程 (2) 合金熱力學與相圖計算,材料學與材料加工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學位課程 (...
文獻通過對熱循環過程的特點進行分析,利用熱力學基本定律,得出了熱循環的效率只由系統在循環的每一子過程中與外界交換的熱量決定,從而使熱循環效率的計算方法得以簡化。熱障塗層應力 熱障塗層是一層陶瓷塗層,它沉積在耐高溫金屬或超合金的表面,熱障塗層是用於保護基底材料,使得用其製成的發動機渦輪葉片能在1600℃的...
90-92年在陝西省鋼鐵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從事精密合金成份分析工作; 92-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完成博士階段學習, 開始以毛細管電泳分離理論為切入點, 嘗試把非平衡熱力學、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當代分離科學理論體系. 1995年到西安交通大學任教, 99年破格獲得教授職位, 2000年獲得博士生導師...
先後為大學本科學生、研究生講授《普通化學》、《無機化學》、《配位化學》、《中級無機化學》、《無機化學熱力學》、《X-射線衍射分析法》等課程。主要成就 在無機化合物熱力學和相平衡、功能配位化合物、無機材料化學等領域先後承擔國家科學基金課題《稀土、稀鹼元素熱力學熱化學研究》、“七.五”計畫重點攻關課題...
2003年中南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研究生。個人經歷 2004年在西南師範大學材料學院工作,現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同時擔任院長助理和實驗室主任。教授課程 授本科生《材料製備技術》和《材料分析技術》,碩士生《材料熱力學》和《現代材料學》等課程。現主要從事新型鎂合金、鋁合金等金屬結構材料的研究,主持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1...
曾主講研究生課程:高等物理化學;電化學測試技術;化學電源中的新技術;現代化學研究方法;電極過程動力學;電化學研究方法;統計熱力學;無機材料物理化學。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生招生專業:套用化學;材料化學工程。1、新型化學電源和電源新技術;2、超電容器材料及其套用技術;3、電鍍、塗飾、防腐和表面處理技術;4、...
現代化學科學的發展 現代化學的重大成就有: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建立了現代量子化學理論;崛起了合成化學;創立了高分子化學;化學熱力學和動力學也得到了開創性的研究;化學工業迅速發展。現代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各種分析和測試物質結構、跟蹤化學反應過程的技術,例如:X射線、原子吸收光譜、紅外光譜、質譜、核磁共振...
微電子技術包括系統電路設計、器件物理、工藝技術、材料製備、自動測試以及封裝、組裝等一系列專門的技術,涉及固體物理、熱力學、統計物理學、材料科學、量子力學、電子線路、信號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測試與加工等多個學科領域,微電子技術是微電子學中的各項工藝技術的總和。微電子這一名詞最初是指尺度在微米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