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里遺址位於桐鄉市崇福鎮(原留良鄉)灣里村, 2000年11月發現。該遺址東靠聖蕩漾,南臨馬新港,落家港,西接西浜,北瀕中沙渚塘。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為一處以墓地為主的綜合性高土台類型的良渚文化中晚期遺址。2001年3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新地里遺址進行了科學發掘。經過上、下半年兩期的發掘,在3000平方米發掘範圍內,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另外還發掘了40餘個灰坑、2條灰溝、1個水井、1個祭祀坑及一處規模較大的紅燒土建設遺蹟等。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類良渚文化器物達1800餘件(組)。為揭示良渚文化中晚期的社會形態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新地里遺址總面積10000多平方米,已發掘3000平方米。2001年3月21日到2002年1月,發掘面積2500餘平方米,清理墓葬140座及祭祀坑、紅燒土建設遺蹟等。出土陶、石、玉、骨、牙、木等文物約1800件。
2005年4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地里遺址
- 年代:新石器時代
-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時間:2013年
- 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170-1-170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意義,遺址保護,
歷史沿革
高墩四周有中沙渚塘、聖蕩漾、馬新港、落家港、西浜等河流環繞,形成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和聚落形態。現存高墩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80米,相對北側水田高3米。遺址西面五百米處的李家木橋遺址出土過良渚文化玉琮。
2000年11月底當地農村土地平整將高墩東北部推平的過程中推出了陶片、石器等良渚文化遺物,引發了一小部分不法分子的盜掘行為。桐鄉市政府和市文物管理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制止了盜挖盜掘,暫停了土地平整,對遺址予以較穩妥的保護,並將情況上報省文物局,謀求妥當的善後辦法。由於新地里北側農田的地勢較低,每年春汛都被水淹,當地村民要求平整土地加高農田的願望非常迫切,經浙江省文物局與桐鄉市政府多次協商,並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新地里遺址需土地平整的部分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發掘證照為:考執字[2001]第148號)。
2001年3月21日起,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組成考古隊正式進場實施搶救性考古發掘,桐鄉市政府為本次發掘提供了經費。
至2002年1月4日,經過9個多月的發掘,初步完成土地平整範圍內的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2500餘平方米,揭示了一處良渚文化高上台的背建和使用過程,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還發掘了灰坑、灰溝、井、祭祀坑、紅燒土建築遺蹟等良渚文化遺蹟,出土有陶、石、玉、骨、牙、木等各類質料的良渚文化遺物1800餘件(組)。較大面積地揭示了新地里良渚文化高土台墓地的建設和使用過程,除此之外,還清理了多個馬橋文化時期的灰坑及春秋、漢、唐、宋等時期的墓葬1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