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嚇村,位於樟木頭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千米,總面積0.3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平原地帶,石馬河流經村西。與大埔村、元長村相鄰。東至石新路,南至烈士橋,西至石馬河,北至莞樟東路。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因建村於新圩市下面,故名新圩嚇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圩嚇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石新社區
- 地理位置:樟木頭鎮東南部
清朝,屬東莞縣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石馬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先後屬新三區樟石鄉、第七區石官鄉;1958年10月,屬樟木頭人民公社石新生產大隊;1983年,屬樟木頭區石新鄉;1987年,屬東莞市樟木頭鎮石新管理區;1998年,屬樟木頭鎮石新行政村;2005年,屬樟木頭鎮石新社區。
世居村民皆為蔡姓,其先祖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從揭西河婆尖田尾遷至東莞樟木頭官倉,清嘉慶年間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336人,其中男性162人,女性174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89歲(女)。外來暫住人口85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6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樟木頭話。
傳統生產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小麥、茶葉、蔬菜等,以及荔枝、龍眼等果樹;副業有豆腐加工。20世紀70年代,村集體辦有沙場。1992年後,隨著工商業發展和城市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現時,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商鋪出租為主。2015年,轄區內經營行業有塑膠、模具、五金、印刷等。村集體總收入58萬元,總支出3.7萬元,總資產763萬元,淨資產76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商業經營、集體經濟分紅等。傳統節慶食品有喜粄、缽仔糕、艾粄、湯圓、刀麻切、糍粑、蘿蔔粄。
省道莞樟東路、縣道樟清路(石新路)、鄉道大興路經過村境。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90年代初通自來水,90年代中期通電話,1997年通網際網路,90年代末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村中有華南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220人。有籃球場1個,石新圖書室及電子閱覽室1間(2015年藏書2000冊)。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76座,其中建於清朝和民國時期的泥磚、石頭瓦房總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有少量外來工居住。
位於石馬橋旁的烈士紀念碑,立於1957年,坐北朝南,占地78.48平方米,分為烈士墓和紀念碑兩部分。墓碑由水泥砌築,半圓形正面刻有5名烈士的名字。碑高4.5米,底座長3米,寬3米,石米批盪。為紀念1957年在石馬抗洪搶險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而設。中共中南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陶鑄親筆題寫碑文。2012年被列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烈士橋橫跨石馬河上,建於1927年,是東莞縣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橋樑,全橋長76.2米,9孔,最大孔徑8.9米,最小5米,橋面寬6米。1993年9月26日,該橋被特大洪水衝擊,橋墩下沉0.5米,停止通車。2003年春在原址動工重建,並擴寬橋面為20米,於2004年9月建成通車。2012年被列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村有蔡子培等人於1990年編修的《續編蔡氏族譜》。村民共同遵守石新社區居民委員會於2014年制定的《石新社區居民委員會村規民約》。
每年正月初八,村中凡上年新生男嬰的家長到祠堂或家中舉行“點燈”禮。新生男嬰的父親每天都要為油燈加燈油,保證油燈不滅,直至元宵節後結燈。只有在完成“點燈”禮後,孩子才能得到家族的承認,成為家族的正式成員。
偷青形成於清末。每年正月十五前一晚10點後,村中青年男女到菜地偷青,摘取蔬菜。菜地主人則在元宵夜大罵,罵得越凶越好,表示可去掉“衰東西”,一年行好運。所偷各種蔬菜寓意不同,生菜寓意“生財”,蘿蔔菜頭則寓意“好彩頭”,青蔥則寓意“人聰明”,大蒜則寓意“好打算”等等,均寓吉祥之意。
每年清明節前,由全村青壯年買祭品分赴各房族先祖墓地拜祭。主要分4次進行,春分時節祭拜裴然公,清明節祭拜殷寶公,秋分時節祭拜東湖公,重陽節祭拜仰東公。該村每次祭祀都要在祠堂擺酒宴,有3至6名60歲以上男性村民參加,按輩分坐席。
每年農曆十月舉辦“老人同樂日”活動,全村60歲以上老人參加。村給參加者免費體檢、設宴用餐、發放敬老慰問金。
1927年,第一座鋼筋混泥土橋樑建成通車。
該村代表性人物:
蔡祝友(1874—1956),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參加惠州三洲田起義;清宣統三年(1911年)4月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同年參加惠州淡水起義。後任革命軍游擊隊營長。
蔡福傳(1942—),曾任佛山市職業病防治所(院)辦公室主任、副所(院)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山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2004年被評為廣東省職業病診斷專家庫專家。
蔡運嬌(1949—),曾任樟木頭鎮敬老院院長。1965年5月,蔡運嬌負責的樟木頭敬老院被民政部授予“全國模範敬老院”稱號。蔡運嬌於1997年被廣東省民政廳授予“民政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稱號。2004年獲廣東省“十大敬老之星”稱號,同年12月,獲國家“中華孝親敬老楷模”稱號。2006年10月,再度獲“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
蔡偉友(1950—),曾任樟木頭鎮副鎮長、鎮人大副主席兼樟木頭商會會長。1994年6月,被中共廣東省委授予“廣東省第一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