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團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原新團鄉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團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Xīntuá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年
- 廢止年份:1991年
新團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原新團鄉得名。
新團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以原新團鄉得名。地名含義寓意新興團體得名新團,以此為村名。歷史沿革原名新團大隊,屬龍會公社。1984年改名新團村,屬龍會鄉。1991年改屬龍會鎮,同地根據“威府發(1991)78號”文撤銷...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屆全國...
團上村隸屬於聯合鄉北河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聯合鄉北河村民委員會團上村 位於鄉政府東南邊,距離村委會4 公里,距鄉政府3公里。國土面積0.46平方公里,海拔2330米,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1011.6毫米,適宜種植馬鈴薯、蕎子、玉米、油菜等農作物。有耕地98.6畝,其中人均耕地2.1畝;有林地347畝。全村有...
團結村村民委員會 團結村村民委員會,1945年設立,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意為村民團結和諧向上。歷史沿革 原名放牛溝,為行政村。1961年稱放牛溝大隊。1981年因與縣內另地重名,改名為團結大隊。1984年稱團結村。2004年併入佟家屯村至今。
團一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據查該地山高坡陡,含有鐵礦,故名鐵坡山,外來人後遷移來此形成集貿市場和老街,為寓意團結一心,取名團一村。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廢保甲制,成立農會,屬鐵坡第一農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鐵坡人民公社團一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鐵坡鄉團一村村民委員會...
團東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位於十個水潭連成的長溝的東岸,得名“潭東村”,後更名為“團東村”。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後,成立團東農村行政村,隸屬新豐鄉人民政府;1955年隸屬新豐鄉人民委員會;1956年成立原子高級社,隸屬未變;1958年10月“政社...
團結村民委員會,位於雲南省普洱鎮,屬於山區。距離鎮6公里, 國土面積30.30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26.50℃,年降水量6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288.00畝,其中人均耕地2.15畝;有林地24928.00畝。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5戶,有鄉村人口1063人,其中農業人口1063人,...
團進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寄予美好寓意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予以“團結、進步”之意,故得此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先後屬於鳳心區、第七區、犁橋區;1956年屬鐘倉區;1958年成立團進農業社,建團進大隊;1983年大隊改村,改置團進村;2004年鐘倉鄉並為西聯鄉,屬西聯鄉;2005年團進...
團塘村村民委員會 團塘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境內地理實體特徵得名。地名含義 境內有一圓形堰塘,故名團塘。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團塘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兩岔鄉第一村。1958年名團塘管區。1962年為團塘大隊。1984年更名為團塘村。2004年併入兩岔湖村,地名消失。
團墩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團墩居民委員會負責楊圩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團墩大隊,高橋公社,金神區管轄。1984年廢除公社,設團墩村民委員會,屬高橋鄉,金神區管轄。1992...
團石村村民委員會 團石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因所在位置及工作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一大的石包是圓形,故名。應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名團石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三江鄉第8保。1951年命名團石村。1958年改為團石大隊。1984年復名團石村。2001年併入大埡村。
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為主導,村民為主體,村務監督委...
團堡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經職能部門審核審查後報送縣政府審批同意命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地名團堡得名,團堡即土堡呈圓形,故名團堡村。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而設立團堡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酉陽縣濯河鄉第三保。1950年保改為余家村。1952年土地改革結束時隨鄉劃入黔江縣。1958年建立犁彎...
中團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寓意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故得名中團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稱東團行政村,屬第二區;1952年建立中團鄉,屬旺川區;1956年屬鎮頭區鎮頭鄉;1958年成立中團大隊,屬浩寨公社鎮頭管理區;1961年屬鎮頭公社;1983年農村體制改革,稱中團...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後以地名命名,浪河四大隊改稱團山大隊,屬何店公社管轄;1984年大隊建制改稱村建制,團山大隊改稱團山村,屬何店區浪河鄉管轄;1987年撤區建鎮設辦事處後屬何店鎮浪河辦事處管轄;2002年撤銷辦事處後屬何店鎮管轄;2004年第二次村組合併時團山村併入汪諶村,並撤銷團山村民委員會。
團水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因地理實體特徵、地理位置、行政區域劃分和職能範圍得名。地名含義 清朝中期,因鄉民用石頭砌成成團形水井,得名團水村。村以團水為名。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鄰封鄉8保,1950年為鄰封鄉8村,1958年為龍溪(區)人民公社6管區1連。1961年...
團灣村民委員會 團灣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轄區內團灣自然村得名。歷史沿革 原名團結、1984年4月更名,後因區劃調整,隨之拆除。
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為主導,村民為主體,村務監督委...
新選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寓意得名。地名含義 新選,重新選舉過去人們七上八下人心不齊,1954年取名新選大隊,得名新選村,村民委員會為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建國前稱八保,1952年土地改革後稱八村,1954年普選時改稱新選村,1958年公社化運動後...
團橋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很久以前,因村內有溝壑,不便通行,一樂善好施、力大無比的夫婦在此用兩巨型團石頭搭建石橋方便行人,後人因此而取名“團橋村“。歷史沿革 團橋村1949年前隸屬龍山鄉北山堡,1958年至1983年改稱團橋大隊隸屬塔畈公社,1983年後因公社改鄉建制,團橋大隊更名為...
新式村村民委員會 新式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仁壽縣人民政府命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有一古井,泉水豐富,可供周圍百戶農民用水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民古村,1958年為團結大隊。1981年因縣內重名,更名為民古大隊。1984年為民古村。2007年合村並組時併入芭蕉村。
團郢村村民委員會 團郢村村民委員會,根據其居民姓氏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駐地團郢命名。歷史沿革 消失於1997年自然村合併。
團前方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在舊鳴鶴鹽場杜家團南,故名團前方,村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36年(1947)至解放初屬觀城、東海2鎮(鄉)。1950年6月為澤山鄉五村。1959年2月屬觀城管理區。1961年11月為觀城公社十一大隊。1981年7月更名為觀城公社團前方大隊。1983年9月改制...
團壩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地名命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團壩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望溪鄉所屬,1958年成立望溪人民公社為團結管理區,1961年改為團結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中經區府辦(1982)2號檔案更名為團壩大隊,1984年體改,改為團壩村,2004年將團壩村廢入河水村,隸屬望溪鄉,至今。
團丘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因地理實體特徵、所處地理位置和職能範圍得名。地名含義 清朝末期,因境內有一塊團形大田,名口斗田丘,以此為村名。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為焦家鄉10保,1950年為焦家鄉10村,1958年為龍溪(區)人民公社17管區5連,1961年為焦家人民公社...
新一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原稱“新一高級農業合作社”,故沿用原高級社名稱得名新一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肥西縣程店區豐樂鄉。1958年9月成立東升公社時,為新一大隊。1959年3月東升公社更名文斗公社,1961年8月分設豐樂公社,新一大隊皆隨屬之。1983年6月體制...
新泉村村民委員會,199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境內有新泉村自然村,因原名為泉眼邊,且村中有泉水,改新名為新泉村,故得名新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6年屬高林鄉;1958年建新泉大隊,屬高林公社;1979年由馬廠大隊劃出成立馬廠大隊,隸屬不變;1983年因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新...
大團村村民委員會 大團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所在區域及功能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0年由民興分出部分組建大團村,2016年與同興、民興、大團、雙豐、北嶺六個村合併成同豐垸村後廢止。
三團村村民委員會 三團村村民委員會,1949-10-00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三團”為三團碼頭,故此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成立三團村,1957年縣撤區並鄉建立團結二支社,1958年9月在東方紅人民公社下設本村為二營三連。1959年劃歸為三團管理區,1941年改為三團大隊,1984年改為三團村。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3人,少數民族黨員3人,其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4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3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5人。該村在2004年社會綜合治理以及其它工作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先進集體。人文地理 團山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景谷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