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詩詞創作流派,基本定義,詩詞四化,相關問題,作品選摘,相關機構,相關網站,相關刊物,相關音樂,閩劇戲班,
詩詞創作流派
基本定義
新國風的基本定義是:秉承“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精神,站在民眾的立場,用凝練的語言、流轉的韻律、表達抒發自己對於當代生活的切實感悟,並力求達到曉暢明白卻又內蘊深厚的藝術效果。新國風是時代的產物。當今社會教育普及,使人民大眾也有可能學習、掌握詩歌技巧,從而創作出與古代“士大夫詩”截然不同的詩詞作品。“新國風”要求在嚴守傳統詩詞藝術形式的前提下,將當代現實生活融入詩詞創作之中,這對詩詞創作的藝術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國風運動”所追求的詩詞大眾化,是“作品精粹化,讀者大眾化”。
詩詞四化
時代化、精品化、大眾化、市場化
四者順序,不可顛倒。
只有時代化,才能精品化(脫離時代生活的詩詞,只能是“贗品”、“偽品”,不可能是精品)。
只有精品化,才能大眾化(追求大眾化,非但不能降低創作門檻,而且還要提高作品質量。只有創作出精益求精的作品,才會被大眾讀者接受,成為千古流傳的名篇)。
只有大眾化,才能市場化(市場、金錢,一直都是詩人的禁忌,然而,市場化卻是當代詩詞的必然出路。當代社會是市場經濟社會,只要詩詞能夠被人民大眾接受,詩人自然可以獲取相應的市場回報)。
相關問題
1、新國風產生的社會背景
教育普及:義務教育的普及,使農民、工人、小販等底層平民也受到文化教育(識五千以上字),因此具備了掌握詩歌創作技巧的可能;
社會開放:開放的,多元化的社會,為新國風的取材與創作,預設了廣闊的背景空間。
2、新國風的藝術要求
古為今用。既不拘泥於摹古,更不執著於創新。
格律嚴謹、語言流暢、內涵深沉。力求“一目可愛,十目堪玩”、“外行讀之有味道,內行讀之有門道”。
3、為什麼新國風要採用嚴格的傳統詩詞形式? 傳統詩詞是中華民族最為喜聞樂見的詩歌形式。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自源文明,漢字也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自源文字,這就注定了漢語、漢字的與眾不同(如單音節、有四聲、方塊字等)。傳統詩詞的藝術形式(如齊言、平仄、對仗等),正是根據漢語、漢字的特性提煉出來的完美形式。因而,用傳統詩詞形式創作出來的詩歌,更為朗朗上口,便於記憶,也更符合多數中國人的審美情趣。新國風運動追求詩歌大眾化,所以只能採用嚴格的傳統詩詞形式。
4、傳統詩詞難度太高,如新國風采用新詩形式,是否更易於大眾化?
所謂的大眾化,是大眾欣賞,而不是大眾創作。想要創作出大眾喜愛的作品,卻又不肯埋頭苦學詩歌創作的基本技巧,這樣的“詩人”,只會鬧出“梨花體”式的笑話。
5、“新國風運動”採用傳統詩詞形式,是否意味著對“新詩”的否定?
西方有一種神話動物,名為“dragon”,中國人將之翻譯成“龍”,事實上,“dragon”與中國“龍”根本就不是同類。
西方有一種文學形式,名為“poem”,中國人將之翻譯成“詩”,事實上,“poem”與中國“詩”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新詩的誕生,有著很特殊的歷史背景。究其實質,只是對“poem”的學習與模仿。因此,“新詩”與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詩”雖然名稱相同,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新國風運動”力求復興中華詩歌,但並不全盤否定“新詩”這一舶來品。事實上,新國風運動的發起人高占祥、空林子,本身也創作新詩,任何文體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學習與借鑑的。提倡一種,打倒一種,絕不是正確的治學態度。
6、當代社會需要詩詞嗎?
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如果我們還需要文學、藝術,那么詩詞就有存在的價值。
巨觀而言,復興詩詞能夠宏揚國家傳統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樹立民族自信心。總之,學習詩詞,不但能改善審美情趣、談吐風度、寫作能力,而且可以淨化心靈,令作者與讀者的靈魂得以升華。
7、詩詞具有潛在的市場價值嗎?
首先,我們必須樹立起正確的創作風氣(即新國風),打磨出優秀的作品,然後,才可能實現市場價值。由於詩詞篇幅短小,易於記誦,又具有豐厚的回味,因此這一文學體裁非常適合於當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目前,我們認為,詩詞至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市場化:
A、 打造詩詞暢銷書,讓詩詞成為當代讀者的隨身讀物;
B、 開辦詩詞講座、傳授藝術技巧,品談優秀作品;
C、 與動漫結合,讓詩詞成為流行動漫;
D、 與音樂(戲曲)結合,讓詩詞成為流行歌詞(戲詞);
E、 與簡訊結合,讓詩詞成為流行簡訊;
F、 與書畫結合,讓詩詞成為各類場合的藝術裝飾品;
G、 與名片、碑刻結合,為單位、個人,量身創作個性化詩詞;
H、 與影視節目、相聲小品、及其他文化娛樂結合;(目前各類影視節目中的詩詞作品,多半缺乏水準,貽笑大方。)
I、 在各類日用品如茶杯、文具盒、日曆上貼印詩詞,讓詩詞滲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J、 與廣告結合,讓詩詞成為文案人員的必修課;
………………
通過詩詞,可以實現的商機數不勝數,只不過,詩詞市場還是一片處女地,需要逐步地開墾與挖掘。
8、新國風提倡詩詞市場化,是否會導致詩詞乃至國學的庸俗化?
任何才能技藝,都需要有自己的市場,否則,這種才藝就是“屠龍之技”,沒有存在價值。古代中國是帝制社會,所以古人“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代中國是平民社會,所以我們就應該把詩詞市場指向普羅大眾。
詩詞市場化,就是讓人民、讓讀者來檢驗詩詞作品的質量。市場化是提高詩詞創作水平的最好方法。相反,不能市場化,詩詞的好壞,就得由高官、“權威”說了算。有些原本不是高官、“權威“的詩人,只能依靠拉幫結派,互相吹捧的方式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地位,這直接導致了作品質量的低下與詩壇風氣的腐化。許多“詩人”拒絕市場化,是因為他們需要維護自己在小圈子裡的利益,不敢接受大眾讀者的檢驗。井底之蛙不肯面對海洋,因為它們受不起驚濤駭浪!
當然,詩詞市場化,也應有一定的底線。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媚俗,更不是唯利是圖。這一點,還需要詩人在創作的時候自覺把握。
作品選摘
高占祥作品選
掌握春天
世事本來無偶然,前途不必問神仙。
掌中緊握光陰線,拽取春天到眼前。
智與勇
勇似油門板,智如方向盤。
勇而無智者,撞得一身殘!
白眼狼
平生恩義繫心房,莫作無情白眼狼。
天下若成狼世界,你撕我咬盡傷亡。
流言
心中存正道,足下任危途。
流言如惡鬼,不信自然無。
縫中草
何須求沃土,一隙便生存。
冷看崖雲變,牢牢把握根。
詠牛
雖有無窮力,相親只草根。
洋洋臨淺壑,寂寂守荒村。
踱走風聲颯,耕耘日色昏。
況於冰雪夜,負炭入柴門。
飛船
馳電崩雷破九天,拿雲攬月復何難?
臨空只覺山河小,放眼才知宇宙寬。
梯田
一把鋤頭在鐵肩,耕耘直上小山巔。
梯田恰似通天路,無限清香醉八仙。
常回家看看
春色依稀往事存,前途何必只飛奔。
花於謝後終成果,樹到高時不忘根。
恰此風光游鬧市,知誰霜雪立寒門?
人生行孝須當日,莫待他年憶舊恩。
家和之道
平生風雨賴相扶,得失無須太在乎。
能快樂時須快樂,該糊塗處就糊塗。
饒舌從來非巧婦,裝聾未必是愚夫。
一壺美酒全家醉,莫與他人賽有無。
趙缺作品選
情人節
獨坐西窗下,咖啡已半涼。
平生甜蜜事,恰似口香糖。
拾荒女人幼子
得意磚棚下,何須擾阿娘。
撕開黃紙板,剪作小機槍。
突突低聲叫,昂昂怒目張。
偶逢樓上子,瞄遠對胸膛。
搗練子·有個娃娃
春草綠,小溪流,有個娃娃在放牛。阿爸阿媽城裡去,明年接我住高樓。
鋤莠草,舞鐮刀,迎著太陽伸個腰。小夥伴們游水去,爺爺誇我最勤勞。
湯白煮,肉紅燒,月亮圓圓上樹梢,阿舅回鄉收稻子,他家表弟挎書包。
挪板凳,貼窗花,日子長長減又加。阿爸阿媽來了信,今年春節不回家。
減字木蘭花·在捷運車站
燈箱遊走,人海浮沉南出口。熾熱之光,一抹灰塵觸手涼。
無聲腳步,想像街心跳個舞。滾滾車流,夜色延伸黑鏡頭。
空林子作品選
除夕有感
滄桑幾度忘悲歡,爆竹空催一歲殘。
隔世已然修善果,長生何必竊金丹。
風霜盡後天將暖,煙火消時路更寬。
今夜不談名利事,與君默默祝平安。
汶川災後有感
廢墟殘跡竟消磨,風雨綿綿奏輓歌。
淚眼難迎新歲月,壯心重整舊山河。
泄洪抗疫豐功在,復學開工瑣事多。
劫後萬民同一悟,人生有限勿蹉跎。
馬韌作品選
小女一歲題
今是囡囡滿歲時,初能學步語還遲。
蛋糕端至燃紅燭,怎樣吹來尚不知。
面子工程
翡翠梧桐一色裁,黃花萬畝路邊栽。
前方便是扶貧縣,視察多經此處來。
陳祖蔭作品選
病毒廣告
因風旋造勢,不請自還來。
滿幕圖示出,隨時視窗開。
經常論妄語,偶爾炫錢財。
喋喋徒生厭,何堪惡客災。
相關機構
新國風傳統文化促進會 2008年於香港註冊成立,該機構是一家以復興傳統文化為使命的公益組織。
會長:文懷沙
總顧問:高占祥
理事長:空林子
常務副會長:林菁蘭
新國風文獻室
新國風文獻室是全國青少年兒童作家網主辦單位“新國風編輯部”的視窗,分“媒體報導”及“圖文展廳”兩部分。其中“媒體報導”收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媒體關於新國風編輯部的原版報導;“圖文展廳”收有新國風編輯部舉行的有著名作家魏巍、著名詞作家喬羽、原中紀委委員、新國風主編岳宣義將軍等與會的各種活動圖片及其它相關的圖文資料。新國風編輯部是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首任會長為著名作家魏巍,直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部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為著名詞作家喬羽)協辦的國家級文學權威編輯機構。其主辦單位“中國蕭軍研究會”是由中國作家協會申報,中央宣傳部批准,國家民政部正式註冊的國家一級文學團體,以我國著名革命作家、抗戰文學的先驅、魯迅先生的忠實弟子蕭軍同志的名字命名。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張毓茂為中國蕭軍研究會會長、原海軍政委李耀文上將為中國蕭軍研究會顧問。
新國風(中社學術集團)
2008年5月,中社成員王澤生將“新國風”定義為國學辭彙。“新國風”,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國風而言的。國風是《詩經》的精華,周代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人民理想,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因此,新國風來源於傳統文化中的特定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就具備了兼容性,即可以泛指文章風格——文學的溯源現象、國學的創新思潮、傳統文化的回歸等一系列人文的客觀存在,新國風概念的涵蓋範疇,大大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狹窄的詩歌題材體裁的拘囿。"新國風"是在創造著新的中華民族古典文學形式在當代新內容的“文學的偉大經典”。
新國風所形成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古典文學的“返祖現象”,其最主要的結論就是中國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所造成的直接產物。中華文明的主要部分是漢文化,漢文化所物質化了的古典文明。國風的現實主義特點,給了歷代文學改革家以靈感與力量。早在2007年5月4日,中社學術集團——王澤生、蔣紅岩就發表了著名的辭賦綱領性檔案_中華辭賦革新運動宣言,從而爆發了辭賦革新運動,開創了中社光輝道路。在2007年9月中旬,中社外交家蔣紅岩先生參加北京世界漢詩大會,由日不落起草的《漢學系統綱要》、《駢文改革宣言》、《漢詩創新運動宣言》三個重要檔案,提交給了大會主席團。至此,當代辭賦漢學學科、新古文學科學術輪廓初步形成。辭賦革新向古典詩歌領域的跨越,是必然的文學規律。由此,這為“新國風學說”準備了一個最重要的理論來源。
新國風是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在文化領域裡的信號,新國風,是古典詩歌的“復興之路”,但古典詩歌接受了現代文明的元素之後,恰似跨界於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的一種多基因化特徵的時代產物。新國風,不但提倡古風新韻,立足於古風而超越古風,創造出新時期的新國風、新文脈、新的詩歌精神。新國風是一種文學理想。“新古文運動”中的關於“源”與“流”的學說。生活是一切文學的源頭,更是詩詞辭賦的最鮮活的源泉。因此,“新國風運動”,其理論本質是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繼承與革新創造活動,是文學生產力的大飛躍活動。這點,賦家梁思波也曾支持過辭賦革新,著名詩人錢明鏘先生也曾談到辭賦應當革新。自古詩賦相連,最近,中社再次發布《新國風宣言》。這是新國風思想的另一個實踐來源。
相關網站
新國風網
一家提倡古風新韻的國學、文學網站。
新國風華夏網
該網站以“弘揚祖國文化,傳承華夏精神,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口號,與新國風詩派、新國風學派及新國風傳統文化促進會不存在任何關係。
相關刊物
《新國風》詩刊
新詩雜誌名稱,創建於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編輯部設於北京。“世界華語詩人創作獎”,這一獎項是由世界華語詩人促進會、華夏新詩研究會、華夏詩詞發展研究會、新國風編輯部組織中國著名詩人、詩評家、詞曲家們從近年的華人詩作中選出的精品,在中國詩界具有權威性。《新國風》詩刊是由丁楷然主編、賀敬之、徐放題字的大眾文藝刊物。
另附:
何火任,社科院文學研究研究員,兼《新國風詩刊》社長。
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主辦《新國風》詩刊,顏實任名譽副主編。
書籍名稱,《新國風詩刊》
作者:劉章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類別:文學
出版時間:2004-04-01
出版時間:2004-04-01
上書時間:2007-04-06
開本:32
頁數:190頁
《新國風》雜誌
新國風,大眾詩刊《新國風》雜誌(以發表新詩為主)。
作者:丁楷然 主編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類別:文學
開本:24
頁數:116 頁
王恩宇,1998年1月退休,參與創辦並任大眾詩刊《新國風》雜誌主編,兼“華夏新詩研究會”會長。王恩宇,新中國第一代工人階級詩人,《工人日報》原文藝部主任編輯。1937年4月27日生於河南孟津縣,1951年發表第一篇作品,1956年畢業於陝西鹹陽機器製造學校,分配在北京第一工具機廠任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79年1月進入《工人日報》文藝部做編輯工作,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出席中國作家第五次代表大會,2006年2月6日晚因病去世,終年69歲。他先後出版了《北京的聲音》《王恩宇詩選》《愛笛》《月光吻著窗紗》《深情化雨潤新綠》《心泉集》等很有影響的詩集。他的《給祖國》《我是新中國的同齡人》《烈士的後代》三首詩作入選傑出詩人柯岩與著名詩人胡笳主編的《與史同在·當代中國新詩選》。王恩宇同志“追思研討會”由《新國風》雜誌編輯部、華夏新詩研究會、北京作家協會聯合舉辦,執行主編、著名詩人丁慨然主持。王恩宇同志是新中國第一批寫工業詩,從事工業題材創作的工人階級詩人,一生謳歌工人階級,謳歌社會主義工業建設成就,為新中國工人階級文學藝術事業做出傑出了的貢獻。
相關音樂
名稱:《新國風音樂專輯》
出品: 北京南海音像出版社
MAER製作:德國STOCKFISH錄音公司
總策劃:劉澤彭
出品人:劉澤彭
總監製:劉北憲
製作人:劉洪濤
監製:魏群 田新新
藝術總監:黃小秋
“國風”:中國音樂、文學的偉大經典。"新國風":跨界於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唯美的中國新音樂。史上第一次,集中搜羅中國最廣為傳誦的30首民歌和30首流行歌曲的旋律。史上第一次,"管弦樂隊+流行樂隊+特色樂器",全面創新演繹中華經典音樂。史上第一次,集合中國頂級音樂人士和德國錄音公司傾情奉獻、曲曲都是樂迷的最愛,曲曲都是最值得珍藏的音樂瑰寶!"這套唱片在音樂上不但跨越了古典流行,也使各地域音樂融合得更有色彩。"(著名樂評人戴方)。
專輯典藏
專輯四張唱片共收錄60首中華經典樂曲。專輯I《在那遙遠的地方》、專輯II《茉莉花》將中國經典民歌與世界各地音樂的精華元素完美結合;專輯Ⅲ《月亮代表我的心》、專輯IV《難忘今宵》大膽創新兩岸三地通俗歌曲的動人旋律。
音樂風格
唯美、新鮮、浪漫、歡樂。經典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既熟悉又有創新,與時尚的編配激盪出別致韻律。弦樂浪漫優雅,像天籟般動聽;管樂偶爾響起,洋溢著青春夢想;打擊樂的節奏活潑歡快;吉他的律動撥人心弦;特色樂器蕩漾出獨特風情。
閩劇戲班
新國風戲班。民國14年前後,原舊賽樂班主、四大名旦之一薛良藩(依銀俤)自組新國風閩班,首演新傳統戲《燕夢蘭》,博得好評。班裡招收23人,班主親自授藝。班主薛良藩於1936年率班到上海“九星戲院”演出。但因戲本少,加上戲中唱腔仍帶“嘮嘮腔”,“半鹹淡”的唱京調甚多,觀眾不大喜歡。幸有生角名宿林逸豹、名旦黃銘卿、名武生趙長順、詹傳順等聯袂演出《蘇東坡游赤壁》等戲,勉強支撐。最後由同鄉會出資,贈送一領前幕,作為留別紀念。並包一華安輪船送回福州。抗日戰爭前夕,演出連台本戲《白玉堂》。抗日戰爭後,該班赴台灣演出。1950年流落閩北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