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四軍第三支隊
- 時間:1938
- 類型:軍隊
- 隸屬:新四軍
新四軍第三支隊作戰記錄 編輯 1939年,第3支隊與第1支隊第1團和第2支隊第3團協同作戰,在皖南銅陵、繁昌地區作戰200餘次,以5次繁昌保衛戰為最激烈。其中,11月第...
第七師兼皖江軍區師長 譚希林政委 曾希勝參謀長 孫仲德副參謀長 林維先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新四軍初建時轄4個游擊支隊,10個團,1個特務營,共10329人。1937年12月25...
新四軍第三師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重建軍部後統一編成的7個主力師之一。1941年2月以八路軍第五縱隊為基礎編成。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參謀長彭雄,政治部主任吳法憲...
5月,張翼翔從新四軍二師五旅副旅長調任蘇浙軍區第二縱隊副司令員。7月,經新四軍軍部和蘇浙軍區批准,第三支隊、第四支隊、第五支隊組成浙東遊擊縱隊第一旅,縱隊...
4月5日,新四軍軍部移駐岩寺,設在金家大屋。在此期間,新四軍整編為四個支隊,第一支隊駐潛口、王村;第二支隊駐琶村、琶塘;第三支隊駐王和村;第四支隊駐安徽...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部改編為新四軍,任新四軍第二支隊3團1營教導員,第三支隊5團政治處主任,挺進團政委等。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七師挺進團政委,沿江支隊副政委,第...
他在嘶馬大橋走了一圈,1月下旬,終於在大橋鄉的網子橋找到了新四軍第三支隊政治處主任惠浴宇,經惠浴宇介紹,1939年1月29日他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你回泰州後,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三支隊五團團長,軍部教導大隊大隊長,江北指揮部特務營營長兼政治委員,第五支隊八團副團長,十五團團長,新四軍第二師五旅十三團團長,淮南...
抗日戰爭時期,孫克驥同志先後任閩浙贛特委委員兼統戰部部長、新四軍支隊政治部科長、新四軍政治部報社編輯、縱隊政治部科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蘇中第三地委...
1937年底,吳焜調到新四軍工作,任第三支隊第六團副團長。1938年10月,第六團東進蘇南敵後,協同團長葉飛在金壇、鎮江等地進行了一系列戰鬥。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臨危...
1934年5月,張正坤調任紅十八師五十三團團長,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同...不久,江南新四軍組編為3個新的支隊,張正坤任第三支隊司令員兼參謀長,轉戰江南...
1938年3月,孫仲德從抗大畢業後奔赴抗日前線,擔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團長,率部駐防在繁昌縣梅沖。一次,日軍集中1500餘人,進犯第五團陣地。孫仲德指揮第二營占領...
8月,譚震林率新四軍第三支隊進入皖南,開闢豫皖蘇根據地;6月,羅炳輝率新四軍第五支隊挺進皖東,建立皖東根據地;年底,新四軍一部在八路軍配合下,開闢皖東北和淮海區...
1936年9月起任閩浙贛第四縱隊一支隊政治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起任一支隊支隊長。同年11月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五團二營營長。...
林漢卿(1918―1989),又名林震,福建省福州市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醫處軍醫,新四軍第三支隊衛生隊隊長兼後方醫院院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編入新四軍於1938年2月北上抗日,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戰士、新四軍第一縱隊二支隊排長,參加了皖南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作戰和東進江南開闢蘇南抗日...
江西樂平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閩北軍區縱隊政委,新四軍第三支隊副營長、第七師團政委,新四軍和(縣)含(山)江(浦)全(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