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學再生產的近代知識

新史學再生產的近代知識

《新史學再生產的近代知識》是2010年12月1日於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東蘭。該書是探索史學發展新路的連續出版物,已出版三卷。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史學再生產的近代知識
  • 作者:黃東蘭 
  • ISBN:9787101077605
  • 頁數:236頁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1日
  • 開本:16
  • 尺寸: 23.8 x 16.8 x 2 cm
  • 重量:381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01077605
條形碼: 9787101077605
尺寸: 23.8 x 16.8 x 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黃東蘭 日本愛知縣立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近代中國の地方自治と明治日本》,汲古書院,2005年。張壽安 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關曉紅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晚清學部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孫青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晚清之“兩政”東漸及本土回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

內容簡介

本卷旨在對“約定俗成”、業已為人們習以為常的近代知識進行審視:近代知識如何“約定”?如何“俗成”?這類約定俗成在近代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中是如何發生的?具體而言,本卷涉及三個有關近代知識的問題:第一,“近代知識”是以何種方式被敘述或呈現的?第二,“傳統知識”在面對“近代知識”時,作出了何種自我變通?第三,當一種制度、概念、生活方式或改頭換面、或原封不動(此種情形僅限於“器物”層次)地被接受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些便成為人們思想觀念里、或者是社會生活中的新“傳統”。這些新傳統是如何形成的?收入本卷的9篇論文,分別從不同角度對上述這些問題進行了考察。

目錄

變通
引言:再生產的近代知識
張壽安:安門之學:鉤沉傳統學術分化的一條線索
前言:中國近代知識轉型
從龔自珍“天下第一序”談起
阮元學圈的學術事業
戴震以降的“說經”傳統
結語:晚清的另一層轉折
關曉紅:殊途能否同歸:立?科舉後的考試與選材
引言
統一掄才與培才
各種學堂考試與規章
選才用人趨向
殊途難以同歸
孫青:“以《周官》為之綱”:清末新政前後朝野對傳統資源的套用一例
引言
戊戌前後維新派以名周禮》論西政的情況
“某大吏等雜聚敗葉之論”一一張之洞《勸學篇》對《周禮》的套用
庚子辛丑之際清廷“詔議變法”與《周禮政要》的推出
清末科舉改制與《評點周禮政要》
官方的讀經構想:癸卯學制設計的《周禮》課程方案
餘論:作為表達方式的喀周禮》
融會
岸本美緒:中國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
引言
日中兩國早期的“近世”論
“近世”和“近代”
多種多樣的“近世化”
倉田明子:《資政新篇》的西學知識與基督教之影響
《資政新篇》的修改
從《資政新篇》看洪仁玕在上海租香港的經歷
結論
黃東蘭:書寫中國——明治時崩日本支那史.東洋史教科書的中國敘述
引言
“支那史”的創出
“開化”與“進化”
從“支那史”到“東洋史”
時間與空間表象
餘論:“日本不在”的隱喻
顧德琳:近代中國和“人種”概念——“全球本土化”問題的歷史探討
引言
我們是否為“黃色”
“我們”是誰
結論
發明
陳蘊茜:山歌如火:《劉三姐》的性別意識與階級抗爭
誰的“劉三姐”
尋找“劉三姐”
再造“劉三姐”
“劉三姐”的階級抗爭
結語
許國惠:樣板戲裡的革命:領袖、民眾、階級鬥爭
引言
從滬劇現代戲到京劇現代戲
從京劇現代戲到京劇樣板戲
五部京劇樣板戲定稿本的主題
結論
作者簡介
徵稿啟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