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番鑼鼓

新十番鑼鼓

新十番鑼鼓是一種傳統鼓樂。屬於新型組合打擊樂器。南京民樂團裴德義在民間組合鑼鼓什不閒啟發下,研製並演奏。 由五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一、槓桿式組合鑼鼓。有小堂鼓、廣東板、大鑼、小鑼、鐃鈸、小鑔、大小木魚等八件樂器。其中大鑼、小鑼、鐃鈸、小鑔通過槓桿運動系統敲擊,其他樂器均用木棰直接敲擊。二、排鼓。共四面,鑼鼓架左右兩側,各置兩面。三、雲鑼。由十五面小鑼組成。其音高為a、b、#c1、d1、e1、#f1、g1、a1、b1、c2、d2、e2、#f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十番鑼鼓
  • 分類:鼓樂
  • 屬於:新型組合打擊樂器
  • 組成部分:五個
特色,曲目,

特色

拴系在長方形框架上,稍傾斜置於鑼鼓架正前方。四、定音鑼。共十面鑼,其中高音的六面系在梅花形框架中,置於鑼鼓架正上方,距平台面約70厘米。另四面低音鑼,在架桿兩側,各掛兩面。五、大鼓和吊鑔。大鼓置於演奏者背後的鼓架上。
兩面吊鑔,鑼鼓架兩側各置一面。總計四十件樂器。正面金屬框架上方橫樑髹朱紅漆,繪金色二龍戲珠圖案,框架四角垂黃色流蘇為飾。由一位演奏者端坐中央,手持雙棰,敲擊演奏。

曲目

槓桿式組合鑼鼓以獨特的演奏方法,可熟練奏出“急急風”、“走馬”、“四擊頭”、“奪頭”等十幾種常用鑼鼓經,並可演奏節奏複雜的樂曲。創作和改編的樂曲有《東王得勝令》、《觀燈》、《鬧天宮》、《喜迎春》、《金蛇狂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