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

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

《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是劉笑元創作的傳播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3月。

該書借鑑了語料庫語言學、功能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研究方法,以當代形象學為主要理論基礎,同時吸收了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的相關理論,根據析取出來的多個議題如“中國製造”“孔子學院”等,逐一分析和闡述新加坡主流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該書提出了國家形象研究的基本範式及研究思路,指出建構性是國家形象研究的本質屬性,國家形象從本質上說是創造式的,而非再現式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
  • 作者:劉笑元
  • 類別:傳播學著作
  • 字數:242千字
  • 首版時間:2022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新加坡主流媒體《海峽時報》涉華報導為研究樣本,採用語言學的分析路徑,針對新加坡主流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遵循的話語體系以及主流媒體話語背後的深層邏輯等三個主要問題開展研究。在大量實證數據的基礎之上,該書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多個維度考察《海峽時報》報導框架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嘗試性地提出有關國家形象研究的範式,以及話語建構國家形象的路徑。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當代形象學視角下的國家形象觀
第二章 《海峽時報》涉華報導內容概觀
第三章 “元”(Yuan)的海外形象
第四章 “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的海外形象
第五章 “戶口”(Hukou)的海外形象
第六章 “中國共產黨”(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海外形象
第七章 “神舟”(Shenzhou)的海外形象
結語
附錄 《海峽時報》新聞報導數據來源

創作背景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無論是西方已開發國家還是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皆認識到,國家形象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環節和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都在積極開展國家形象的建設和傳播工作。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始終堅持“妖魔化”中國的輿論策略,“中國威脅論”版本不一而足、不斷翻新。中國在西方社會甚至全球的國家形象受到嚴重扭曲,導致中國的現實形象與國際社會的認知形象出現了巨大的反差,國家形象的研究和傳播不足成為中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大阻力。與中國有著深厚淵源的亞洲近鄰新加坡是否同樣秉持西方話語體系來看待中國、評價中國,它眼中的中國形象究竟如何等,這些問題的答案直接關係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推進,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的對外宣傳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就的。

作品思想

該研究發現,新加坡主流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在軟實力與硬實力方面均呈現出複雜的多面性:既有正面積極的經濟形象和文化形象,褒獎中帶有質疑的科技形象,又有客觀觀察之下、存在問題的社會形象,以及呈現歷時變化的政治形象。具體來講,“元”體現的中國金融業形象客觀偏正面:在美方主動挑起的貨幣戰中,中方始終堅持既定方針不動搖,有效阻止了美方的一個又一個挑釁。“孔子學院”體現的中國文化形象較為正面積極: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中國軟實力建設的一支生力軍,構建友善、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之種種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國硬實力帶來的不良影響。“戶口”體現的中國社會形象客觀偏正面:雖帶有“造成社會不公”“過時”和“阻礙社會發展”等負面標籤,但是在總體上基於中國現實,客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況。“中國共產黨”體現的中國政治形象經歷了一個歷時的變化過程,從21世紀初“領導層換屆”的代名詞,逐步發展變化,至中共十九大召開當年,已然成為在先進執政理念指導下執政能力大大提升的政黨形象。“神舟”體現的中國科技形象以正面為主,呈現出褒獎中帶有質疑、認可中夾雜著擔憂的複雜狀況。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新加坡媒體對中國形象的話語建構研究:2000—2018》
2022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9729-2

作者簡介

劉笑元,1974年生,河南許昌市人。2019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雲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套用語言學和話語分析等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