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乾搖錢樹(蓮花落)

新乾搖錢樹(蓮花落),流傳於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的曲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乾搖錢樹(蓮花落)
  • 外文名:Shinkan cash cow (Lotus blossom falling)
  • 申報地區:吉安市新幹縣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1-Ⅴ-2
簡介,歷史淵源,主要內容,

簡介

搖錢樹,又稱蓮花落,源於宋,形於明,盛於清,源遠流長。《新淦縣誌》記載“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落離蓮”即蓮花落,時為盲人行乞而唱的勸世戲文,以揚善貶惡、因果報應、吉祥口彩,拜求施捨為主。兩人一伍,一唱一幫。演唱者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枝丫間用線串銅(明)錢,搖動時“嗦嗦”作響,以助打節拍,故又稱搖錢樹。
新乾搖錢樹經過長期發展和變化,與江西其它地方的蓮花落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差異性,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以“本調”“哭調”為主要唱腔,吸收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婉轉流暢,生動風趣;演唱形式多樣,善於敘事抒情,有精短的頌吉板口、精彩曲折的說課子、還有抒情的小曲小調;演唱內容豐富,通俗易懂,主要是一些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改編,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民風民俗,是傳統文化和地方風俗的歷史見證。

歷史淵源

蓮花落,本名蓮花樂,是一種歷史悠久、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的民間曲藝。它的起源,相傳與唐代的佛教“俗講”有關,在宋代已見明確的文獻記載,如南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中就有關於“蓮花落為丐者所唱”的記載。元明時代的傳奇戲本中也穿插有乞丐演唱“四季蓮花落”行乞的情節,說明在元明時代,蓮花落已經廣泛流播民間。進入清代,蓮花落已流行於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各具特色的民間曲藝。
新乾搖錢樹(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是流傳在江西新幹縣的一種盲人行乞所唱的曲藝。因演唱者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枝丫間用線串銅錢,用於搖出“嗦嗦”之響,以助節拍,俗稱搖錢樹。新乾搖錢樹的起源是否也可上溯至宋代,已不可考,現有史料表明,至遲在清代同治年間,新幹縣域已有蓮花落流傳。如同治版《新淦縣誌》卷一記載的風俗詩中便有“聽人齊唱落離蓮”記述。“落離蓮”即蓮花落。
至清朝末年,新乾蓮花落已在當地廣為流傳,因多為盲人(瞎子)走村串戶,乞討演唱,人們把新乾蓮花落稱作瞎子戲。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又有“光子戲”之稱。
民國初年,新幹縣開始出現專門從事“唱戲文”和“唱小調”的盲藝人,他們開始走出鄉村,步入縣城的茶樓、酒肆賣藝演唱,而且有了雛形的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並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當時較有名的盲藝人有帥有輝、張道龍等。
抗日戰爭時期,藝人疲於奔命,新乾搖錢樹陷入困境。新中國成立後,新乾搖錢樹得到政府扶持,縣文化館組織盲藝人成立曲藝隊,配合“土改”、“肅反”、“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改造,創演一批反映相應政治主題的新曲藝目。“文革”期間,盲人曲藝隊被解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盲人曲藝隊獲準恢復,重新整理演唱傳統曲目,並先後創作演唱了《聯產計酬好處多》、《十唱共產黨》、《喜唱新乾處處新》等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歌頌中國共產黨、歌頌改革開放的新曲目。新乾盲人曲藝隊多次參加吉安地區和全省調演,獲地區二項獎和全省七項獎。1981年新乾盲人曲藝隊因生存艱難,自行解散。但仍有個別盲藝人在當地及鄰縣的城裡鄉村,走街串巷,繼續演唱。

主要內容

音樂與伴奏。新乾搖錢樹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唱腔,同時吸收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用方言說唱,音樂婉轉流暢,善於敘事抒情。說課子時只用竹板嗦子擊拍,加上晃動“搖錢樹”。節奏簡明,為2/4拍子:‖蟋嗦蟋嗦蟋蟋嗦‖蟋蟋嗦嗦‖嗦0‖。稍長的新乾搖錢樹曲目,則加上梆子或木魚,以加強節律性。唱小調時,則以二胡、高胡伴奏,亦是2/4拍子,用曲藝本調或採茶戲的《想郎》《一枝花》之類的曲牌。
演唱形式。舊時通常是站著唱,二人為伍,一唱一幫。演唱者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枝丫間用線串銅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以助節拍。也有單人演唱的形式,演唱時手握半邊竹筒,輔之拍擊胸、肚、臂、腿等動作。清末,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新乾搖錢樹盲藝人,其形式也在原來單一清唱、兩人唱和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並有胡琴或板鼓伴奏,是兼容“說書”的另一種形式。
相關器具。新乾搖錢樹使用的樂器主要是二胡、高胡、梆子、竹板嗦子、一枝綴花串銅錢的常青樹枝(即“搖錢樹”)。
演唱程式。新乾搖錢樹在正月新春演唱時,曲目以熱鬧、歡樂、吉祥為主。如演唱大“戲文”(唱一個晚上,兩個晚上,三個晚上不等,每晚約2-3個小時),則有起、歇、承、轉、結五個比較固定的說唱程式。
演唱曲目。新乾搖錢樹演唱的傳統曲目有《拆親記》《白扇記》《羅帕寶》《絲帶記》《賣花記》《天寶圖》《梁山伯與祝英台》《南瓜記》《十五貫》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呂松山活捉美國兵》《不能走那條路》《羅漢錢》《共產主義是天堂》《血淚仇》《聯產計酬好處多》《喜唱新乾處處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