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計量史(1949-2009 套裝上下冊)

新中國計量史(1949-2009 套裝上下冊)

《新中國計量史(1949-2009 套裝上下冊)》是2016年1月中國質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計量史(1949-2009 套裝上下冊)
  • 作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ISBN:9787502640811
  • 頁數:1482頁
  • 定價:780元
  • 出版社:中國質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計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遠古黃帝設衡、量、度、畝、數五量開始,至清朝末年重訂度量衡劃一辦法為止,已有數千年的發展史。經過不懈努力,近、現代我國計量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國家計量制度。
計量是實現測量單位統一和保障測量量值準確可靠的全部活動。提起計量就像我們談論空氣一樣,它無處不在卻又不引起你額外關注,擁有它沒有感覺到不同,失去它就會難以生存。我們可以將計量簡單理解為是有關測量的活動,計量源於測量高於測量,就像我們用秤去稱量物品,這個秤是不是準、足不足量就是計量,如何定這個量、如何確保這個準也是計量。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是計量的精神,重基礎、求精準、面廣泛是計量的特點,關民生、節能源、保全全、促創新是計量的發展。
當今社會和生產各個領域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並進行著大量的測量活動,不僅涉及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更涉及國防建設、科學技術、工農業生產、社會管理和人民生活等社會各個方面。早在18世紀,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就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1983年,我國原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也指出“科學要發展,計量需先行”,“沒有計量,寸步難行”。計量關係到科學實驗數據的準確可靠、生產過程工藝控制的穩定、生產產品質量的評價、能源利用和消耗的數量、國內外貿易的公平、司法公正、醫療診斷的評估、統計報表的可信度等。因此我們說計量在推動社會進步和工業、科技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計量是社會管理的技術支撐、科技進步的技術前提、經濟發展的技術基礎、國防建設的技術保障、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技術手段。
社會經濟發展,計量持續發揮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時,我國計量水平與國際計量先進水平相比較為落後,計量工作基礎薄弱。為探索、尋求、發展和建設我國近現代國家計量體系,追趕國際計量先進水平,中國計量工作者不斷克服各種困難、艱苦創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起直追,至21世紀初,我國計量工作不僅初步建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計量體系,而且在現代計量科技水平和計量工作總體規模上已躋身世界計量先進行列,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尊重。目前,我國已參加了國際“米制公約組織”、“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國際計量測試聯合會”(IMEKO)、“亞太法制計量論壇”(APLMF)、“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和“國際標準物質信息資料庫”(COMAR)等6個國際和區域計量組織的工作。自1977年5月20日加入國際米制公約組織以來,我國有王大珩等知名計量專家被國際計量大會選舉為由十八位國際計量專家組成的國際計量委員會重要成員,國際計量委員會所屬各計量專業委員會中都有中國計量專家作為重要的成員。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是參與國際互認協定(CIPM-MRA)大部分關鍵、輔助比對的重要成員,並主導了亞太地區(APMP)的比對。目前,在國際計量局官方網站上公布的、為國際認可的各國國家計量院校準能力的項目總數,中國已經列國際計量界第四位。

圖書目錄

上冊
緒論
計量事業管理篇
第一章 我國近現代計量工作的起步
第一節 20世紀50年代全國度量衡工作狀況
第二節 國防工業較早開展的近代工業計量工作
第三節 一機部中央計量檢定所的誕生
第四節 其他工業部門相繼開展的近代工業計量檢定工作
第五節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際近代物理計量的進步
第二章 建立中央政府直屬計量機構加強計量工作
第一節 國家計量局的成立及其任務
第二節 探索和開拓我國近現代計量工作
第三節 確立以近現代計量工作管理為核心的國家計量行政管理體制
第四節 確立以國際米制為基礎的基本計量單位制度
第三章 實施計量科學技術規劃奠定近現代計量科學技術基礎
第一節 《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的計量科學任務
第二節 計量工作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第三節 1963年-1972年計量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第四節 實施《十年計量規劃》是出成果出人才的一段歷程
第五節 實施《十年計量規劃》夯實了我國國家計量科研基地
第四章 十年“文革”的干擾和撥亂反正
第一節 十年“文革”對計量工作的干擾和破壞
第二節 十年“文革”中的短暫整頓和計量人的堅守
第三節 計量工作撥亂反正的綱領性檔案和標誌性事件
第四節 計量工作撥亂反正的初步成效
第五章 改革開放促進計量工作廣泛的國際交流
第一節 我國早期有限的國際交流
第二節 改革開放後加入的重要國際計量組織
第三節 開闢與工業已開發國家間的雙邊計量合作交流渠道
第六章 計量立法和國家計量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 計量立法的背景
第二節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近現代計量法律的誕生
第三節 《計量法》確立了我國計量單位制度和基本管理模式
第四節 實施《計量法》建設國家計量體系
第七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後的政策調整
第一節 制定計量工作“三年計畫”釐清思路
第二節 強化政府法制計量工作
第三節 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計量的新思路
第四節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改革與發展
第五節 計量事業發展新的征程
第八張港、澳、台計量工作簡介
第一節 香港、澳門地區計量工作
第二節 台灣地區計量工作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工作大事記(1950年-2009年)
計量科學進步篇
第十章 我國近現代計量科學進步綜述
第一節 計量科學進步在計量發展史中的地位
第二節 從國際比較中看我國近現代計量科學的發展
第三節 從我國計量基準體系的變化中看計量科學的發展
第四節 從科技成果獎勵中看計量科技的進步
第五節 從國家計量基標準國際認可度的增長中看我國計量科技的進步
第十一章 物理計量科學的發展
第一節 長度(幾何量)計量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溫度計量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力學計量的發展歷程
第四節 電磁計量的發展歷程
第五節 光輻射計量的發展歷程
第十二章 化學計量科學的發展
第一節 化學計量方向和任務探索時期
第二節 標準物質的研究和發展時期
第三節 全面建立國家化學測量溯源體系時期
第十三章 我國現代計量科學研究的新成就
第一節 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現代計量基準研究
第二節 時間頻率基準研究
第三節 社會新領域發展需求的計量溯源研究
第四節 新世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第二科學研究基地
附錄:歷屆國際計量大會梗概
下冊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量工作大事記篇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內蒙古自治區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海南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陝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