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

新中國的第一

《新中國的第一》,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推出的系列報導,記錄新中國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見證新時代開拓創新的精神力量。

2019年8月11日,《新中國的第一》報導了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和建造,並且全部採用國產材料的特大型公路、鐵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的第一
  • 外文名:First in New China
  • 屬性:系列報導
  • 推出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 推出時間:2019年7月
  • 播出頻道CCTV-13
  • 類別紀錄片
推出背景,歷次第一,

推出背景

70年來,新中國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史跨越。始於一窮二白,無畏奮進求索,誕生了一批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系列報導《新中國的第一》,記錄新中國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見證新時代開拓創新的精神力量。

歷次第一

第一次全國掃盲與第一次高考
1952年,新中國開始第一次大規模掃盲運動。
1952年8月15、16、17日3天,舉行第一次全國統一高考。
第一個大型油田——克拉瑪依油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高產工業油流,宣告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大油田的誕生。
第一台國產電視機
1958年,天津無線電廠試製出中國第一台國產電視機——“北京牌”黑白電視機,並於1958年3月17日實地接收信號試驗成功。
第一台自主研製的電晶體收音機
1958年,新中國第一台電晶體收音機在上海宏音無線電器材廠試製成功。
1958年3月11日,工程師張元震領導試製小組,試製出國內第一台電晶體收音機,木質外殼帶提手,整機長27厘米,成為名副其實的攜帶型收音機。
第一部國產電子計算機
在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保存著一件在新中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物品,它就是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部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它體積龐大,僅主機部分就有好幾個大型機櫃,占地達40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機體內有近四千個半導體鍺二極體和八百個電子管,這就是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部電子計算機——103機。
1956年,國家成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科研人員得到了M3型計算機的相關資料,並開始對計算機技術快速地消化吸收,國營738廠用時8個月,完成了計算機的製造工作。1958年8月1日,這部計算機完成了四條指令的運行,宣告中國人製造的第一架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誕生。雖然起初該機的運算速度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為中國計算技術這門學科建立的標誌。
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長江大橋
2019年8月11日,《新中國的第一》報導了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和建造,並且全部採用國產材料的特大型公路、鐵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
這座上層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下層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正橋長1576米的大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交通的關鍵節點。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江面寬闊、水流湍急的長江下游沒有一座大橋,過江只能靠輪渡,給新中國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六十年代初,雖然面臨國內、國際種種困難,中國政府決定在長江南京段,憑自己的力量跨越“天塹”。
大橋施工首次採用沉井法、橋樑結構鋼生產全部實現國產化、首次使用高強度螺栓代替鉚釘。歷經8年建設,1968年9月30日,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先行通車。同年12月29日,公路橋通車。自此,津浦、滬寧兩鐵道線正式連線,從北京可直達上海,大江南北的公路交通也連線了起來。
第一款國產腳踏車——飛鴿腳踏車
新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輛腳踏車,誕生在1950年的天津。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天津腳踏車廠正籌備恢復生產。
1950年7月,首批10輛試製車誕生,工作人員騎著這些樣車負重二百斤往返於天津市區和塘沽之間進行測試。飛鴿腳踏車誕生69年來,腳踏車的變化體現了新中國的巨變發展,從一件昂貴的奢侈品變成了尋常百姓家的日用品,或是休閒娛樂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