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小說大系·武俠卷

根據新世紀以來文學創作百花齊放、豐富多樣的特點,打破傳統的編選方法,以在圖書市場上活躍的文學作品類型,如記憶、鄉土、都市、生態、武俠、底層、青春、科幻、奇幻、時尚等,對新世紀十年文學作品進行全新選編。

基本介紹

  • 書名:新世紀小說大系·武俠卷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485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姚曉雷 陳思和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4953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新世紀小說大系(武俠卷2001-2010)》由姚曉雷編著。武俠小說以新世紀前後為轉折點,的確呈現了一種新的整體氣象。它的藝術範式已經並非簡單建立在對先前武俠小說的延續上,而是繼承和集成了當下時代所能擁有的多種審美元素,既是面向武俠小說傳統審美經驗的開放,也是面向中外文學整體審美經驗的開放,顯示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氣度和整合能力。

圖書目錄

《新世紀小說大系2001-2010》
總序
走向新時代的悄然轉身抑或與時俱進
雨中行
春風柳上原
雨霖鈴
蜀道聞鈴
裂錦

千金遺言
紀事者
庖丁之愛
隋侯珠
千門公子
月兒光光照地堂
浴火窮途
龍馬
附錄:長篇存目
《新世紀小說大系2001-2010》總目錄

文摘

秋,雨一直在下,一連幾天,沒有停止的跡象。
山路上,或紅或黃的葉子被雨水從樹上打下,落入泥漿中,再被踏爛,歸了泥土。
一個女子從山路中行來,蓑衣已被雨水打得濕透,斗笠檐上滴著水,看來已經在雨中行走了很久。女子二十來歲,薄抿的嘴唇,堅定的眼,身上負了一個包袱,包袱旁竟背了一對斗大的銅錘,與其身量甚不相稱。
那女子便踏著這一地落葉泥漿前行,右腿看似有些跛,甚是吃力,走得雖不甚快,也不停頓。行了半晌,翻過一個山頭,天色漸漸暗了,女子掃了一眼幽深綿長的山徑,拉了拉蓑衣,不禁皺了一下眉頭。
放眼望去,竟在路的盡頭發現一角破敗的磚牆,女子雙眼一亮,不由打起精神,向那磚牆所在之處走去。
到達這個廢棄的山神廟的時候,天已經將近黑了,只能依稀看出殘破的土牆和斑駁的紅漆。早先附近還有山民居住的時候,或許曾有過香火,隨著村子的遷移,這廟也就荒廢了。女子伸手推開半掩的廟門,久未轉動的門軸發出吱嘎的聲音,在淒淒的雨夜中顯得蒼涼。
廟裡只有一間正殿,黑洞洞的,說是正殿,其實只是一間小小屋子,當中一個神龕,供著一個看不出是什麼的泥像,好在屋頂還算完好,除卻窗洞大開之外,地上也還乾燥,是個不錯的夜宿之處。
女子將背上所負銅錘包袱取下,噹啷一聲扔在地上,又解下斗笠蓑衣,如釋重負地呼了一口氣。蓑衣下的衣衫也大半被雨水打濕,顯出女子消瘦的身形。一陣冷風從洞開的窗中吹進,女子堪堪打了個冷顫,四周望了一望,眼光定在屋角一堆乾草上。
那堆乾草頗為不少,看來之前也曾有人夜宿此處。取了些乾草生了火,廟中漸漸溫暖起來,女子將外衣褪下,搭在供桌上晾乾。火光一明一暗,映得蒼白的臉色紅潤起來。
忽聽一陣急促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了過來,女子一驚,身形微動,將供桌上晾著的外衣披上,轉過身來,半乾的外衣已經穿好。女子側耳細聽,那腳步聲甚是倉皇,不帶一點內力,不由略略安心,復在火邊坐下:或許是其他行夜路來避雨的人吧。 那腳步聲到了門前,卻停下來,遲疑了一下,輕輕地敲了幾下破敗的木門。
“都是過路的,進來吧。”女子朗聲道。
門被推開了,閃進一個女孩子,八九歲上下,衣服上都是泥水,瞪著驚惶不定的眼,怯怯地看著那女子,眼中卻分明渴望著雨夜中這個溫暖的角落。
“進來吧,外面很冷。”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怎么半夜跑到這裡來,看那孩子的衣裳,雖然舊且沾滿污泥,狼狽不堪,卻不像是乞兒。
那孩子回頭望望外面,又遲疑地打量了一下地上的包袱和銅錘,火光下女子平靜的臉,終於跨前一步,掩上木門,走到火堆的另一邊坐下了。
半晌無語,女子打開包袱,取出一塊麵餅,慢慢地吃起來。那孩子目光穿過火堆,落在女子手中的麵餅上,奮力按捺飢餓的感覺,卻壓抑不住咕嚕嚕叫的肚子。女子再次拉過包袱,伸手摸索一陣,又摸出一個麵餅,遞給那孩子,什麼都沒說。那孩子瞪大了眼,終於接過麵餅,吃了起來。沒有水也沒有菜,兩人默默吃著麵餅,很快吃光了。
“你是江湖人嗎?”那孩子終於開口說話,聲音很稚嫩,怯怯的。
女子點了點頭,靠在牆邊,調整了一個舒服的位置,閉上了眼。
那孩子瞟了一眼地上的銅錘,銅錘在火光中閃著光,“你很厲害嗎?”
女子嘴角微微上挑,搖了搖頭。“什麼是厲害?什麼是不厲害?江湖上又有誰能說自己很厲害呢?”
孩子咬了咬嘴唇,終於下定決心般,問道:“我……我能拜您為師嗎?”女子睜開了眼,吃驚地望著那孩子,火光中孩子有些害羞,眼中更多的卻是堅定。
“你又不認識我,為什麼要拜我為師?”
孩子咚的一聲跪在地上,道:“您是好人,我能看得出來。我……我是逃出來的……”孩子的聲音哽咽起來,眼中充滿淚水,“我實在不要回去了……”
女子挪了一挪,不承受孩子這一跪,說道:“江湖的生活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而且一旦進入江湖,就一輩子回不去了。…‘我一輩子都不要回去了……”孩子哽咽著說不下去,仿佛壓抑許久的情緒在這一刻爆發出來。
屋外風雨交加,破廟內一簇火光搖曳,這一點溫暖和平靜顯得如此脆弱,女子看著在火光下痛苦的孩子,眼神不由得迷茫起來,什麼時候,自己也這樣痛哭過?少頃,孩子略微平靜了一些,仍在不停地抽咽。
“那么,”女子的聲音渺茫了些許,“你逃出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孩子深深呼吸幾下,略微平靜了一下,想了想,道:“我也不清楚,我只想能吃飽穿暖,沒人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女子笑了起來,道:“這個要求可不容易,世上有多少人吃不飽穿不暖,又有多少人在被逼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呢?”P2-4

序言

上海文藝出版社邀約我主編一套《新世紀小說大系》,經過我們同人兩年多的努力,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套九卷近三百萬字的小說選集,時間期限為2001年到2010年,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內容分為記憶(張新穎編)、鄉土(李丹夢編)、生態(王光東編)、都市(王宏圖編)、底層(黃平編)、科幻(嚴鋒、宋明煒編)、奇玄(潘海天編)、武俠(姚曉雷編)、青春(金理、李一編)九大主題,十一位編者對自己負責的主題作了深入研究,他們將心得寫入了各卷序文,綜合起來看是對新世紀小說做的一份繼往開來的總結。但是我們希望這套系列不僅是新世紀小說成就的總覽,也是我們站在世紀初的門檻上直面現實、拓展未來的一份思考和實踐。
雖然說“新世紀”只是一個時間的標誌,但是在人文心理上,“新世紀”隱喻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當我們回顧此前百年,從甲午海戰辱國、維新變法失敗、義和團群氓暴亂、八國聯軍侵華等事件開始,現代中國進入了一個屈辱與自殘的苦難歷程,而新世紀的到來,讓我們隱隱約約地感覺這種屈辱和自殘的怪圈行將終結,苦難歷程似乎有了轉機。911事件發生、冷戰思維結束、反恐和世界主要衝突的轉移、金融危機、中國進入WTO和經濟迅速崛起,等等,都是新一輪世紀交替時出現的令人瞠目的信息,而中國在“潛龍騰飛”的過程中造成的山崩海嘯、拖泥帶水、沉渣泛起的滾滾亂象,又給未來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這樣一個方生未死的大時代里,我們的小說家通過自己的作品不僅證明自己的存在,也表達了他們對這個大時代的積極思考和深切感受。
新世紀小說創作是攜帶著上世紀最後十年的歷史陰影走過來的。90年代“無名”的文化特徵深深楔入了新世紀的精神領域,並且更加普遍和深化。所謂“無名”狀態,是指文化上出現價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狀態,而某些重大而統一的時代“共名”的主題早已經攏不住民族精神走向,在文學上便顯現出更加散漫混亂而又豐富複雜的景象。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小說價值觀的多元並存,也體現在不同文類的多元並存,在各自的地盤上大領風騷。紙質媒體與新媒體爭寵於讀物市場,主流文學與網路文學都得到了長足的競爭力:前者的高標是2000年和2012年相隔十二年高行健與莫言相繼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及一大批主流作家的創作井噴現象,標誌“五四”新文學傳統的主流地位在新環境下獲得了世界性的確認;後者的證明是新媒體各類寫作已成蔚然大觀,網路小說中不同文類都有迅速發展的勢頭,與一百年前的晚清小說潮流竟有了暗暗對接的奇觀。現在還不能說,主流文學和網路文學是否有可能進一步匯合而產生新的小說實驗和新的流派,但是,兩大類小說之間觀念上的鴻溝開始慢慢地縮小、有了互相吸收的可能。其實,這也是我們期待於新世紀文學未來的理想圖景。這個理想促成了我們策劃這套大系九大主題的動機。 大膽一些說吧,我認為新世紀小說整體藝術水準上達到了百年來中國文學可能達到的高度,其標準當然不是指小說這種藝術樣式在當下現實生活中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或者為哪一派系的政治思想所利用是否得力;而是指小說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其藝術表現的手法的創新上,都產生了一批風格獨特的典範作品。一批持續了三十多年創作實踐經驗的作家已經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的藝術風格,他們從籠罩了半個多世紀的“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意識形態下走出來,恢復了“五四”新文學的傳統:站在民間立場上從事創作,堅持知識分子的現實批判精神,藝術地、無偽地、血肉地描寫這個大時代的一切方面,嚴肅反思和總結百年歷史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個人對於歷史的獨立見解。這批小說藝術家的創作藝術經驗亟需學術界從理論的高度給以總結,提升其創作精神,鞏固其已經獲得的成就。
但我們也絕不迴避另外一個現實:新世紀的文學發展確實到了一個“中年危機”的階段,現在處在瓶頸狀態的關鍵時刻,一方面是凝聚了三十年創作經驗和半個世紀生命體驗而成就的藝術業績;但同時也必須關注到,轉型期的社會本身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風波以後,歷史的經驗被遮蔽,人文的傳統發生了斷層,儘管知識分子的理想和血脈繼續在傳承中薪盡火傳,但畢竟失去了整體性地普及致遠的力量,而同時,填補了這一空白的是依憑新媒體崛起而生的大眾娛樂文化。在這一方面,新媒體文化的迅速普及和廣泛影響催生了新一代文學創作及其客群,回歸民間的文學在自發的大眾文化基礎之上又有了進一步的變化,似乎返回到上世紀初蓬勃萌發的晚清文學狀態,原先“被壓抑的現代性”的前提被抽取,各類文學在民間和市場的土壤里有了自由生長的可能性。但是,這種新媒體文學與“五四”新文化傳統教育下延續而來的主流作家的文學之間有著鴻溝、隔膜以及某種潛在對立情緒。所謂“中年危機”,也包含了代際的傳承和反叛的衝突,我們認為這正是新世紀小說活力所在。兩大文類之間沒有根本對峙的內在理由,也沒有老死不相往來的外部環境,事實上,文化傳統的發展壯大是需要在與其對立面的衝突、交鋒與融匯過程中完成的,我們從主流文學吸取大量民間營養而從事創作的現象,從新媒體文學努力靠攏主流精英因素的現象中都可以意識到,一個新的融合和提升、進而傳承而開拓的文學(小說創作)局面,將會在共同的努力下出現於未來。
鑒於此,我們策劃這套大系的前提,是自覺拋棄“五四”以來劃定的以鄰為壑的思維模式,我們努力避免用“高雅文學”/“娛樂文學”、“純文學”/“俗文學”、“精英文學”/“大眾文學”、“嚴肅文學”/“消遣文學”等二元對立的原則來規劃和選擇文學,在我們眼中,“科幻”、“奇玄”、“武俠”與“記憶”、“鄉土”、“都市”只有主題之分而無輕重之分,更無正邪之分;“底層”、“生態”、“青春”與其他文類也只有主題之分並無新舊之分,它們是在同一個時代環境下展示的文學現象,也是人們面對現實而產生的幻想、奇想和夢想。人類的任何念想都應該被人類自己尊重,只是我們對文學創作能夠反映現實生活中湧現出來的新的社會現象及其思考,尤其重視。我們關注新媒體文學也許有點趨時,關注底層題材、生態題材、青春題材也許有點趨新,但從基本動機上出發,我們尋求的仍然是多元的融匯、豐富的創意和好作品的出現。
當我讀完同人們精心挑選的九卷小說大系後,一種難以想像的驚喜洋溢在胸間,因為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文學圖景。為了與讀者分享我此刻的心情,我特意借用一點篇幅,將九卷大系入選作品的作者名單排列於下面,他們是:方方、賈平凹、宗璞、遲子建、白樺、楊顯惠、阿來、嚴歌苓、畢飛宇、蘇童、魏微、莫言、林白、閻連科、李洱、鐵凝、劉醒龍、王安憶、張煒、石舒清、王新軍、張學東、葛水平、李銳、李約熱、王祥夫、溫亞軍、喬葉、紅柯、孫惠芬、劉慶邦、田耳、尤鳳偉、楊爭光、董立勃、周大新、范小青、劉震雲、杜光輝、陳應松、葉廣芩、苦金、白雪林、盧一萍、雪漠、萬瑪才旦、次仁羅布、尹向東、楊志軍、郭雪波、孫未、姜戎、蔣子丹、郭文斌、唐穎、張生、王宏圖、吳玄、陳希我、盛可以、陳家橋、潘向黎、徐則臣、須一瓜、任曉雯、走走、林那北、韓東、滕肖瀾、劉恪、寧肯、格非、艾偉、曹征路、馬秋芬、羅偉章、劉繼明、胡學文、葛亮、朱山坡、王十月、柳文揚、何夕、劉慈欣、馬伯庸、王晉康、長鋏、shakespace、趙海虹、陳茜、萬象峰年、拉拉、江波、夏笳、陳楸帆、飛氘、韓松、七格、潘海天、騎桶人、斬鞍、AK·馮·林檎、焚狐、文舟、攬雲生、楊貴福、本少爺、楚惜刀、雷文、醍醐、徐來、麗端、coMMANDo、駱靈左、Bruceyew、白亞、舒飛廉、李多、今何在、蕭鼎、樹下野狐、滄月、南派三叔、阿越、碎石、踏雪、江南、王晴川、步非煙、伊人無恨、小椴、王乃飛、子茱、楊叛、蕭拂、方白羽、華發生、李亮、黃海濤、孫曉、鳳歌、王松、榛子、凌可新、姚鄂梅、薛舒、魯敏、傅愛毛、路內、張悅然、徐敏霞、秦貴兵、蘇瓷瓷、甫躍輝、張怡微、葉彌、夜x、韓寒。
無論是哪一類讀者,面對這份名單大約都會有一種半生半熟的感覺,你可能對一類名字的創作很熟悉,但是對另外一類的名字完全感到陌生。如今我們把這些名字排列在一起視為一個完整的小說家方陣,勾勒了新世紀國中國小說作家的新陣容和新面貌。雖然與全國小說創作的所有作家相比,他們僅僅是滄海一粟,但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浪花,也打破了以往單調片面的格局,讓我們看到了大海般的波瀾壯闊和無限豐富。
也許,我們在努力營造一個小說烏托邦。近幾年,我們一直在這個方向下努力尋求——2008年,我們在復旦大學舉辦了著名學者范伯群教授學術思想的研討會,圍繞范教授的新著《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的出版,深入討論通俗文學如何進入現代文學史的問題:2010年,復旦大學再次舉辦當代文學六十年的國際研討會,特別設立了一個議題:“斷裂的美學:新世紀文學十年”,邀請了科幻作家韓松、飛氘,驚悚小說作家蔡駿,打工文學詩人鄭小瓊、80後女作家張悅然等進行專場討論;現在我們編出《新世紀小說大系》,是這一系列努力探索的結果,也是進一步深入文學創作現場所做的探索工作。只要覺得這項工作有意義,我們還將探索下去,伴隨著文學創作的發展,我們將與作家們一起,書寫當代,開創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