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魯米林教育經濟效益計算法

斯特魯米林教育經濟效益計算法是指蘇聯經濟學家斯特魯米林提出的計算教育經濟效益的方法。1924 年他在蘇聯《計畫經濟》雜誌第 9 至 10 期發表《國民教育的經濟意義》一文。該文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用統計方法計算蘇聯國民教育的經濟意義。他從 5萬名列寧格勒工人中抽取 2602 份有效資料,同時從 2800 張職工登記表中抽取 2307 張登記卡進行統計分析,計算教育、工齡和年齡對個人“工作單元” 和“工資係數”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特魯米林教育經濟效益計算法
  • 提出者:斯特魯米林
具體計算分為兩步:(1)觀察勞動者的教育程度與工資等級變動的關係,把教育程度與工資等級代表的工作能力(工作單元) 掛鈎。(2)通過工資等級算出工資增長,再以工資增長為媒介,反映淨產值的增長。分析結果:(1)年齡影響表現為上凸的弧線,年齡在早期起作用, 從 34歲開始,其作用下降;(2)工齡一貫促使等級、工作單元或工資係數上升,20 年後開始明顯減弱;(3)教育程度的作用較持久,比工齡的作用強烈,且後期減弱也慢(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如此)。其指導思想:工資的增長反映勞動能力的提高,勞動能力的提高帶來淨產值的增長;受教育程度與工資成正相關,反映出複雜勞動可換算成簡單勞動。換算公式:某級教育程度勞動者平均工作單元×平均可能工作年份×一級工全年工資總額=該教育程度勞動者平均全部可能工資收入。工作單元的求得為:將工資的一級作為一個單元,每級遞增 0.2個工作單元,六級即為 2個工作單元,十一級為 3 個工作單元,十六級為 4 個工作單元(當時實行十七級工資制)。例如,當時一機械工人年平均工資是 141盧布,其可能工作年份為 37年,0 年教育程度者一生平均工作單元為 2單元,則這一機械工全部工資收入為: 141×37×2=10434盧布。因由 0年到 1年教育程度之間工作單元平均數的增長率是15%,所以0年教育程度和一級教育程度全部工資差異為10434×5%=1565.1盧布。又如,教育程度為 0年的腦力勞動者,其平均工作單元(工資係數) 為 2.37,工作年數為 37年,總計全部工作單元為 87.7,乘以一級工工資年總額 140盧布,即等於 12278盧布;假定教育程度為 8年的腦力勞動者,平均工作單元為 5.94,工作 37年合計為 219.8個工作單元,折合總收入為30772盧布,即 140盧布×219.8=30772盧布。這樣將受高一級教育程度的勞動者與低一級的一生總收入相比,其差額可以反映出教育的經濟效益。如果各自減去累計教育費用,可得出教育收益淨額(費用根據平均每個學生分攤的教師工資支出加一倍的其他支出計算)。如第八年教育的收益淨額是 18494-361(教育費用)=18133盧布;第九年教育收益淨額是 19474-491(教育費用)=18983盧布。以上兩年淨收益額再相減,即算出因增添第幾年教育所多得的收益淨額,如因增添第九年的教育所多增加的收益淨額為 18983-18133=850 盧布。這裡計算的是教育程度對本人工資(收益)的影響。他還認為,工人不僅用自己勞動的產品完全補償自己的工資,而且還為社會創造產品,並隨著勞動生產率和工人技能增長而日益增加剩餘產品。按最謹慎的估計,在革命前時代不少於所掙工資的 100%。可見,學校教育對於國家預算的價值的增加約有一倍。據此就可推算出勞動者教育程度差異與淨產值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