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溫斯克林特

斯泰溫斯克林特

斯泰溫斯-克林特(Stevns Klint)是位於丹麥東部西蘭島上的一處陡峭的斷崖,其總長度達14.5公里。斯泰溫斯-克林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K-T界線地形之一。受到侵蝕作用的影響,斷崖的高度已經增加到約40米。斷崖附近還有冷戰博物館以及一座教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泰溫斯-克林特
  • 外文名:Stevns Klint
世界自然遺產,遺產簡介,

世界自然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斯泰溫斯-克林特(Stevns Klint)
入選時間:2014年
遴選依據:自然遺產(viii)
地理位置:N55 16 02 E12 25 24
遺產編號:1416
遺產描述
斯泰溫斯-克林特陡崖(StevnsKlint)是一座沿著海岸線綿延15公里的峭壁,高達40米,位於丹麥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海島——西蘭島(Zealand Island)的東南沿海,距離Store Heddinge鎮大約6公里。斯泰溫斯-克林特為人所熟知的是其白色的峭壁, 在丹麥(即使在全世界)是相當罕見的。它的重要性是世界上白堊紀過渡至第三紀時間段地質狀況的最佳展示。雖經常年的侵蝕,懸崖仍高達40米。
2014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依據標準(viii),斯泰溫斯-克林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這個地質遺址包括一個15公里長的富含化石的海岸懸崖,提供了奇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的特殊證據,該隕石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撞擊地球。研究人員認為,這導致了有史以來最顯著的物種大滅絕,導致地球上超過50%的生物滅絕。該遺址保存著隕石撞擊形成的火山灰雲的記錄——確切的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岸附近的海底。在這個遺址上可以看到一個特殊的化石記錄,顯示了動物和微動物在大滅絕之後的完整演替。

遺產簡介

斯泰溫斯-克林特峭壁坐落於丹麥西蘭島的西南部,是一處裸露於表面的岩台,為白堊和石灰岩的懸岩。峭壁沿著海岸線綿延長達14.5千米,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義,為世界上K-T界線的最佳代表。
由於常年的侵蝕作用,斯泰溫斯-克林特峭壁的目前高度為40米,揭示了馬斯特里赫特期(7200萬年至6600萬年)和達寧期的相關地質構造。這裡是6500萬年前(白堊紀)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撞擊地球的有力證據,大部分研究者認為這也是造成大量動物滅絕的原因,地球上約50%的動物消失了。這一地區還曾記錄了由於隕星影響而形成的大片灰雲,此外,還發現了化石,記錄了在大量動物滅絕後一系列動物群和微生物復甦的跡象,因而具有獨特的自然遺產價值。
斯泰溫斯-克林特陡崖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鳥類的天然繁殖地,因此受到護鳥人士的喜愛。沿著海岸,斯泰溫斯-克林特陡崖的滑坡美不勝收,峭壁通過顯示幾千萬年前的岩石結構也揭示了其地理構成。懸崖從的最上部展示了馬斯特里赫特時期部分(72-66萬年前),最下部分展示了大年時期(66-62萬年前)。幾厘米厚的黑色層魚泥,其含銥元素的量清楚顯示了時間段是處於白堊紀與古近時代的過渡期。此外,你還能看到6千多萬年前,當這裡還是一片汪洋的時候,生活在這裡的動物的化石。
1953年建造在懸崖上的一個冷戰時期堡壘以及與其一條連線的幽深隧道也是這裡的一景,堡壘十分堅固,可以耐受常規武器甚至核武器的衝擊。2008年這裡被改建為冷戰博物館,裡面展示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老教堂(the Old Church)從公元1200年就屹立在懸崖的頂部,但因長期的侵蝕,1928年發生的一次山體滑坡使教堂的聖殿塌方,並跌落懸崖。參觀懸崖可以從當年教堂修建的台階拾級而上。在懸崖後的300米(980英尺)處,一座新教堂於1913年修建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