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亦作“ 斧釿 ”。漢語辭彙。
拼音:fǔ jīn
釋義: 1、泛指各種斧子。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過分雕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斧斤
- 做法:用熟鐵當做骨架
- 做法:收拾整齊以後再放進水裡淬火
- 做法:取出來後自然形成中空管子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製作方法,選自,
詞目
斧斤
拼音
fǔ jīn
引證解釋
泛指各種斧子。
《孟子·梁惠王上》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北齊劉晝《新論·言苑》 :“ 倕無斧釿,不能善斵。”
唐 杜甫 《枯棕》 詩:“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
《宋史·劇可久傳》 :“刑法者,御人之銜勒,救弊之斧斤。”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 :“不需樑柱之材,故斧斤不至。”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過分雕琢。
明 李東陽 《桂岩書院為戴給事銑題》詩:“妙質歸陶冶,良材謝斧斤。”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七:“大巧謝雕琢,神運非斧斤。”
製作方法
鐵制的兵器之中,薄的叫做刀劍,背厚而刃薄的叫做斧頭或者砍刀。最好的刀劍,表面包的是百鍊鋼,裡面仍然用熟鐵當做骨架。如果不是鋼面鐵骨的話,猛一用力它就會折斷了。通常所用的刀斧,只是嵌鋼在表面上,即使是能夠斬金截鐵的貴重寶刀,磨過幾千次以後,也會把鋼磨盡而現出鐵來。日本出產的一種刀,刀背還不到兩分寬,架在手指上卻不會傾倒,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鍛造出來的,這種技術還沒有傳到中國來。
凡是健刀健斧,都先要嵌鋼或者包鋼,收拾整齊以後再放進水裡淬火,要使它鋒利,還得在磨石上多費力才行。鍛打斧頭和鐵椎裝木柄的中空管子,先要鍛打一條鐵模當做冷骨,然後把燒紅的鐵包在這條名叫“羊頭”的鐵模上敲打。冷鐵模不會粘住熱鐵,取出來後自然形成中空管子。打石用的錘子用久了四面都會凹陷下去,用熔鐵水補平後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選自
《宋應星·天工開物·鍛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