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明朝天啟年間,斗門乾務鎮鄉民梁國棟任江西省彭澤縣令時,為官清廉、嚴明,愛民如子,深得人民的愛戴與稱頌,被譽為“鐵面梁公”。後來,梁國棟深感明朝廷腐敗無能,自己壯志難酬,再加上思鄉心切,遂以母老為由,棄官居鄉十二年,潛心鑽研琴、棋、書、畫。回鄉時,為了歡娛鄉民,從江西省仿鑄“江西飄色”的關鍵部件三支色棍帶回家鄉乾務,分別交給乾東、乾西、乾北三條村保管,並細心指導鄉民操作裝置。為使飄色表演時營造聲響,增加熱鬧氣氛,邀乾務“八音”隊在巡演時排在飄色隊前開路,或在飄色隊後面,一同表演。
據《香山縣誌—同治》載,“正月燈節添丁者掛花燈於祠以酒脯祀其先曰開燈亦曰掛燈約俟清明則焚之曰結燈採訪冊元宵燈火裝演故事遊戲通衢舞者擊鼓以三為節歌者擊鼓以七為節又春宵結隊彼此酬畣曰唱燈歌又曰唱鶴歌採訪冊”,就是描述的斗門鑼鼓櫃。
清朝光緒末年(1903年秋),在斗門五山的南山里(現新村),陳奕典、陳寶來發起組建了“精雅音樂社”,當時有十多人參加,併合力建了一間茅棚做活動場所,名叫鑼鼓寮,還聘請了外地師傅和陳寶來一起執教。經過幾年的刻苦練習,熟練古曲。
“文革”期間,斗門鑼鼓櫃被定為“四舊”,遭遇毀壞或被迫停止活動。
20世紀80年代,民眾文化活動活躍,在當地民眾的要求下,由各村熱心人士發起,通過各種渠道籌集經費,重新製作或翻新了柜子,購置了樂器,培訓了演員,恢復了鑼鼓櫃的排演活動。
1989年—2000年期間,活動較為頻繁。各櫃除在節日進行表演外,還被邀於當地的婚喪和其他禮俗活動中演奏。如送兵、婚嫁、壽宴等喜慶活動或紅白事,也常常被邀請參與表演。
基本特徵
人員構成
“八音”隊每隊約20多至30多人,巡演時以路承牌領路,2人抬櫃,掌板、打鑼、打鈸各1人,另有持樂器移動演奏的若干人。
使用樂器
鑼鼓櫃是一個寬二尺許、長三至五尺、雕龍繪鳳的四柱亭子式的木櫃,內懸大銅鑼及放置沙鼓等敲擊樂器。亭頂四周分別雕刻著寓意“龍鳳呈祥”“金龍吐珠”“雙鳳朝陽”“花開富貴”“五福臨門”“春燕報喜”“年年有餘”“孔雀開屏”“麒麟戲鳥”等的精美圖案,圖案下方鑲嵌著“八仙圖”(或花草)、懸吊“萬”字花球(或彩色球穗)的紅底刺繡錦緞。櫃身的木料是優質的“北江”老杉。櫃身上方是塗上金粉的木刻“花裙”,櫃身前後各畫上1幅色彩鮮艷的紅花綠葉圖案(或精美雕刻圖案),櫃身左右則各畫上2幅圓形的花草圖案(或精美雕刻圖案)。櫃前後裝有供兩人抬櫃的槓桿,櫃面裝有由“掌板”指揮整支“八音”隊的小鼓、銅鑼、銅鼓、木魚等敲擊樂器。鑼鼓櫃櫃柱顏色為大紅色(或深褐色)。鑼鼓櫃底部裝有4個滑輪,可供巡遊時推動行走。鑼鼓柜上下渾然一體,令人賞心悅目,增添喜慶氣氛。
表演的樂器主要包括竹提琴、二弦、三弦、嗩吶、秦琴、邊坐(譯音)、二胡、秦胡、椰胡、中胡(或依次為:邊坐(秦琴)、二弦、嗩吶、秦胡、竹提琴、椰胡、中胡、長短笛、三弦),加上銅鑼、鈸、鼓、木魚、沙的等。表演時以嗩吶為主,吹奏模仿粵劇生、旦之板腔,其它樂器伴奏,表現特定的戲劇場面或演奏牌子曲。演奏的樂曲多以喜慶的傳統樂曲或廣東音樂為主。一般按不同的環境氣氛要求,演奏不同的樂曲。喜慶時,鑼鼓櫃櫃頂鑲嵌紅底刺繡錦緞,樂隊演奏“生”字頭曲牌的樂曲,即梆子首板、梆子滾花、梆子慢板、梆子中板、古腔中板(四六句)等;喪白事時,鑼鼓櫃櫃頂則鑲嵌白鳳藍底刺繡錦緞,則樂隊演奏“合”字頭曲牌的樂曲,即倒板、“合”字二黃、二流二黃滾花等。
表演場景
斗門鑼鼓櫃除了在節日應邀進行巡演外,還被邀於當地的送兵、婚嫁、壽宴等喜慶活動或喪白事等禮俗活動中演奏。平時,在晚上等閒暇時間,樂手們也經常開展自娛自樂活動,為戲劇、曲藝演唱伴奏。鑼鼓櫃還可與飄色隊一起表演,鼓樂齊鳴,鑼鼓喧天,營造聲響、增加熱鬧的場面氣氛。行進時演奏者可邊遊行邊演奏,將樂器高舉,擺出各種姿勢,更加吸引觀眾。
斗門各村的鑼鼓櫃若事先有約,為了保證演出質量,一般在慶典巡演前由村樂社負責人組織專門訓練。若要約請鑼鼓櫃,一般是事先與村樂社負責人聯繫,事情辦妥後,事主可視經濟寬裕程度封300—500元的紅包交樂社,再給每位樂手封10元紅包,寓意“利是利是”。
分布地區
斗門鑼鼓櫃分布於乾務鎮、斗門鎮、井岸鎮、白蕉鎮的乾東、新村、馬山、荔山、虎山、網山、小濠涌、小赤坎、大赤坎、南門、安峨等鄉村。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作為一種民間傳統藝術,斗門鑼鼓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主要價值:
一是民間藝術欣賞價值,斗門鑼鼓櫃是珠海民間文化藝術的一個縮影,在斗門乃至周邊地區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品種,在珠海乃至珠三角一帶民間文化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是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她既是民眾自娛自樂的好形式,也為當地鄉村的喜慶活動(或紅白事)製造氣氛,更是大型活動、藝術巡遊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多年來,被邀參與政府的大型慶典或涉外活動、節日旅遊景點的助興表演,文化交流的足跡遍及珠海城鄉、澳門、鶴山、中山、順德、江門等地。
三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好載體。她是農村農民文化生活的一種形式,通過這一活動,對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傳承狀況
多年來,斗門區鑼鼓櫃被邀參與政府的大型慶典或涉外活動、節日旅遊景點的助興表演,足跡遍及珠海城鄉、澳門、鶴山、中山、順德、江門等地。
傳承人物
斗門鑼鼓櫃傳承譜系比較複雜,由於是非家族性的,在傳承過程中,學藝人以自願為特徵,自娛自樂為目的。一般以興趣愛好為主,業餘時間參加活動,期間由團體中的師傅(骨幹)加以指點,並組織練習各種曲牌的樂曲。師傅一般會演奏多種樂器。由於鑼鼓櫃在當地較為活躍,“八音”演奏者也會交差參與鄰村或鄰鎮的活動。
乾務鎮乾東村鑼鼓櫃
早在明朝已以“八音隊”的形式與飄色隊聯合表演。現能追溯到的傳承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乾務鎮的乾務片,(六十年代分為三乾:乾東、乾西、乾北),鑼鼓櫃在“廣雅堂”(現位於乾西村)經常開展表演活動,當時,“廣雅堂”里由神仙子、社甲、馬龍仔(嗩吶手)、周友倫(嗩吶手)等骨幹(均已故,生卒不詳)組織演出,在當地及周邊地區鄉村有一定的名氣。1982年重新恢復鑼鼓櫃活動以來,主要樂手:
陳勤友(人稱D打友,乾西村人),男,1910年生(已故),11歲學藝,15歲登台,廣東省內小有名氣的嗩吶手,教授隊員們樂譜和演奏。
梁廣桓(乾東村人),男,嗩吶手,初小文化;
梁龍興(乾東村人),男,二弦手,初小文化;
梁兆洪(乾東村人),男,二弦手,國中文化;
梁元樂(乾西村人),男,三弦手,初小文化;
梁買傑(乾東村人),男,三弦手,初小文化;
譚華仔(乾東村人),男,秦胡,初小文化;
梁廣濃(乾北部村人),男,秦胡,初小文化;
梁福堂(乾西村人),男,椰胡,國小文化;
梁買濃(乾東村人),男,掌板,國小;
梁買濃(乾東村人),男,銅鑼,國小;
梁錫強(乾東村人),男,竹提琴,國小。
以上樂手,演奏曲目由陳勤友傳授,演奏技藝均為自學。
新村的“精雅堂”
創始人陳奕典、陳寶來,男,斗門新村人,生卒不詳。1903年在南山里(現新村)創建了“精雅音樂社”(鑼鼓櫃),開始教授徒弟,學習人數不斷增多,隊伍興旺,經常外出活動;
1920年由陳典怡、李占(鑼鼓、三弦手)為第二代傳人;
1935年由陳洪芳(掌板師傅)為第三代傳人,並排演古裝大戲到各鄉登台;
1954年由陳培光為第四代傳人,至“文革”停止活動;
1985年重新恢復活動,由陳喜盛、陳發洪、陳慶仲、陳發才為第五代執教師傅;
後又傳由陳瓦、陳育慶(二弦、三弦、二胡手)為擔綱師傅。
小濠涌村鑼鼓櫃
1946年由鄺乃啟(坭水匠,已故)發起創辦濠溪歌亭社,製造鑼鼓櫃,外邀師傅培訓樂手,開展活動,並有鄺炎星(已故)、鄺慶發、鄺買強、鄺慶友等為骨幹,帶動有興趣者參與。現主要樂手有鄺慶發(嗩吶)、鄺買強(掌板、二弦)、鄺炎中(鑼鼓)、鄺原發(二胡、三弦)、鄺慶友(鑼鼓)、鄺其康(嗩吶)等。
鄺買強,男,斗門區小濠涌村人,1928年8月生,國小文化。1946年開始在斗門區斗門鎮小濠涌村濠溪歌亭社(鑼鼓櫃)參加活動,一直以來擔任掌板、二弦手等。熟練掌握鑼鼓櫃表演的整套程式,並常常指揮“八音”鼓櫃的整個表演活動。1953年,濠溪歌亭社擴大活動內容,成立業餘劇團,該藝人同時在劇團里任掌板和二弦手,並經常參與演出,曾演過文武生、醜生,反串演過花旦。
鄺池安,男,出生於1948年,成年後參加務農,後加入濠溪粵劇團,對鑼鼓櫃有所研究。關於鑼鼓櫃所配備的各種樂器熟悉,能主持鑼鼓櫃各項活動。曾主持參加珠海市斗門區藝術巡遊、斗門鎮五一、勞動節藝術巡遊和鑼鼓櫃演示項目活動。以及周邊鄉村、地方大型鑼鼓櫃表演活動。2018年6月,鄺池安被確定為斗門區區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90年10月28日,斗門鑼鼓櫃應邀參加珠海市建市10周年慶典,接受江澤民、楊尚昆等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受到市領導的高度評價。
2006年,斗門鑼鼓櫃被選送到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出。
2023年6月15日下午,斗門乾務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集中舉辦本土非遺項目展演活動,斗門鑼鼓櫃參與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