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斗門區黃金村裝捕風鱔,其裝捕技藝極富傳統地方特色。1921年,漁民陳興、郭德、郭養、陳明、陳勝好、黃長等6戶人家先後從新會縣雙水、牛灣等地遷徙至斗門黃金沖一帶,至今歷經五代,皆以捕魚為生。由於當時物質基礎貧乏,村民們裝風鱔的工具所用的編織材料經歷了從藤(樹藤)質到蔑(竹蔑)質的轉變,解放後,國家化工業的興起,出現纖維線,才逐步過渡到今天織網的纖維材料。黃金村魚民見祖傳的藤箱太過笨重,於是就地取材,砍伐水岸上的翠竹,削製成規則竹蔑,編製成口小內大的竹籠,籠口再以長竹蔑紮成鬆緊狀,籠口內圓周依次纏繞單條削尖竹蔑,密集排列並製成由中心向外的放射狀角度,中心點斷開虛接,竹籠內放入誘餌,吸引風鱔只進不出。言傳身教,隨著竹籠編制技巧的傳授推廣,裝捕風鱔的傳統生產技藝也隨之形成、成熟並傳承。漁民們“裝膳”使用的罾網袋雖然更換成現代的化學纖維網線,但其製作形式、原理和器型與竹籠制式一脈相承。
工藝流程
備料
12-14米長、15-30厘米粗的參木若干條,12米寬、35米長的罾袋若干。
罾網袋用料
20世紀50年代前,罾網袋的編織材料是麻、棉網線,且以黃麻製成的網線居多。由於這種罾網袋笨重而且容易霉爛,因此要經常曬網,還要每隔1至2年須用薯莨或蛋白煮染。60年代開始,各地漁民使用化學纖維網線,主要是聚乙烯網線和尼龍網線編織罾網袋,這些罾網袋輕便易保養,而且使用壽命延長,深受漁民的喜愛。20世紀60年代末期,罾網袋的編織材料已經完全實現化纖化了。
罾網袋結構
罾網袋的編織結構是網眼外疏內密,外面的網眼最大為3-6平方厘米,向內逐漸收窄,窄至0.3平方厘米左右,整張罾網袋呈漏斗形,以使風鱔只能進不能出。
罾網袋前期主要由漁民自己編織,後來主要委託他人加工或直接訂做購買。
安裝罾棚
每年冬季,黃金漁村的漁民在風鱔出沒的水域安裝罾棚,即在水面上豎起一排木樁,樁距約10米,兩條木樁之間綁上一個罾網袋,安裝罾網袋的時候,一定要使漏斗口朝水道的上游,網底要嵌進水底泥面,以防風鱔漏網。這種罾網漏斗口向上游的安裝方法,是裝捕成年風鱔時使用的方法,因成熟期的風鱔在大北風時往往隨河水順流而下;如果是裝捕小風鱔,則隨漲潮要將罾網漏斗口向下游安裝,因為小風鱔往往是在漲潮時順流而上。
擇時作業
選擇吹大北風的天時作業,因為風鱔穴熱身癢、喜棄穴抱團乘涼,順流而下,是裝捕風鱔的大好時機。裝捕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12月間,以前一棚罾可網捕風鱔100多斤,而且天氣越冷,北風越大,捕到的風鱔越多。現在,雖然風鱔產量銳減,但由於市價高達每斤100多元,當地漁民仍樂此不疲,看準時機,努力爭取裝捕到更多的野生風鱔。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作為一種有歷史的傳統漁業生產技藝,裝風鱔在珠江出海口鹹淡水交界的水域廣為流傳,斗門區井岸鎮黃金村最具代表性。裝風鱔集工藝編織、捕裝技術於一體,是斗門地區廣大漁民一項傳統生產技藝,極具保護和傳承價值。
實用價值
風鱔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餌,其肉質肥而不膩,鮮美甘香,營養價值極高,素為席上佳肴。其烹調方法有燜焗、清蒸、“打邊爐”、煎焗、烘烤等,無論何種吃法,都非常美味可口,令人回味。野生風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人文價值
裝捕風鱔的傳統生產技藝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結晶。在備料(編織、修補罾網袋)和裝捕的過程中,村民之間經常聯繫,男女之間互相配合,這樣既融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通過對罾網袋編織技藝和裝捕技藝的不斷改進,使集體的智慧得到了不斷升華。
科學價值
因為風鱔的生存環境比較特殊,隨著工業迅速發展,如何對水域、水質環境進行保護,已成為一個及其重要的科學課題。
傳承狀況
由於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野生風鱔數量銳減,加上有心學習這門傳統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如果再不注重環境保護和傳承,這項傳統技藝將會日漸式微,甚至失傳。
傳承人物
傳承譜系
陳元叔父(已故)——陳寶叔父(已故)——陳興父親(已故)——陳錦明(陳興之子)——李文興(陳錦明徒弟)
代表性傳承人
陳錦明,男,他是“六群組”陳興之子。1947年出生,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捕魚,由於好學聰明,肯於專研,不斷探索創新,是當地富有名氣的捕魚能手,尤其擅長裝風鱔。
李文興,男,陳錦明的徒弟。自幼跟隨陳錦明學習捕魚和裝風鱔,由於勤奮好學,很快上手,常年活躍在黃金水域抓捕裝風鱔。
保護措施
2018年7月13日,珠海市斗門區文化館獲得斗門裝風鱔的保護資格。
社會影響
彩繪
2023年,在黃金村村級文化服務場館進行非遺牆繪,其中包括斗門裝風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