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龍屬

斑龍屬

斑龍屬(屬名:Megalosaurus)又名巨龍巨齒龍,屬名在希臘文意為“巨大的蜥蜴”,斑龍是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於中侏羅紀巴通階歐洲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約1億6600萬年前。斑龍是最早以科學方式敘述、命名的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龍屬
  • 拉丁學名:Megalosau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斑龍科
  • 亞科:斑龍亞科
  • :斑龍屬
簡介,發現,敘述,早期重建,現代重建,分類歷史,病理,大眾文化,

簡介

斑龍屬
化石時期: 166 Ma
PreЄ
ЄOSDCPTJKPgN
中侏羅紀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斑龍科 Megalosauridae
屬:斑龍屬 Megalosaurus
Buckland, 1824
模式種
巴氏斑龍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Mantell, 1827
巴氏斑龍 M. bucklandii Mantell, 1827
?崗勃斑龍 M. cambrensis (Newton, 1899) = 鐮齒龍 Zanclodon cambrensis

發現

斑龍是第一種以科學方式敘述、命名的恐龍。在1676年,英國牛津市附近的Cornwell一處石灰岩採石場,發現了一個部分骨頭。這些骨頭碎片被交給牛津大學化學教授羅伯特·波爾蒂(Robert Plot),他同時也是阿什莫爾博物館的館長,他在1676年的《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書籍發表了對於這些骨頭的敘述。他正確地將這些骨頭描述為一隻大型動物的股骨最下端,波爾蒂認為這些骨頭過大,所以並不屬於當時任何已知物種;他認為這骨頭來自於某種巨大動物的大腿。這些骨頭之後就遺失了,但已留下詳細的敘述,得以確認它們屬於斑龍的股骨。在1763年,理察·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es)再度研究這個Cornwell骨頭。他將這些骨頭命名為Scrotum humanum,因為它們看起來類似人類的一對睪丸。在當時,這名稱被認為並不適合用在仍有爭論的動物上,而且並未在後來的科學文獻中使用。Scrotum humanum是在雙名法開始採用後公布的,根據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規定,理論上應該比斑龍(Megalosaurus)還具有優先權。但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新規定宣稱,如果一個分類名詞在公布後有50年不被科學文獻使用,這名詞將不再擁有優先權。所以,Scrotum humanum成為一個遺失名(Nomen oblitum);而Megalosaurus bucklandii則成為保護名(Nomen protectum)
在1900年代,W.A.S. Sarjean曾對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提出要求,要求將Scrotum列為正式的學名,而不使用Megalosaurus。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高層否決這個提議,認為Scrotum幾乎只出現在早期想像圖的標名,很少出現在正式的科學文獻。此外,化石只有部分股骨,難以確定地歸類於斑龍,或是相同時期的任何獸腳類恐龍。
從1815年開始,在Stonesfield的採石場發現了許多化石。牛津大學地理教授威廉·布克蘭(William Buckland)取得了這些化石,他同時也是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的院長。在當時他並不知道這些骨頭屬於何種動物;但在1818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法國比較解剖學專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拜訪了牛津大學的布克蘭,他發現這些骨頭屬於一種巨大、類似蜥蜴的動物。在1824年,布克蘭在《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一書公布了關於這些化石的敘述。但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已在稍早的1822年,在一篇文章中敘述了這些骨頭。Stonesfield採石場目前屬於台英頓石灰岩組,地質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巴統階。
在1824年以前,布克蘭僅擁有一個部分下頜與牙齒、一些脊椎骨骨盆肩胛骨的碎片、以及後肢,這些化石可能來自於不同的個體。布克蘭認為這些骨頭屬於一隻與蜥類(Sauia)有關的巨大動物,他建立一個新屬斑龍屬Megalosaurus),並估計這動物的身長為12米。在1826年,Ferdinand Ritgen將斑龍命名了完整的學名,M. conybeari,但這名稱並不被後來的學者所使用,現在則被認為是個遺失名。在1827年,吉迪恩·曼特爾(Gideon Mantell)將斑龍列於他的英國東南部地理測量當中,並將這個動物命名為巴氏斑龍M. bucklandii),也是目前所使用的學名。直到1842年,理查·歐文才建立恐龍這個分類單元
在1997年,英國牛津市東北20公里處的阿德利石灰岩採石場發現了一個著名的足跡化石。這些化石被認為屬於斑龍,而其中某些屬於鯨龍。這些足跡化石部分被複製下來,並送到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中。

敘述

自從首次被發現之後,到目前已挖掘出許多斑龍化石,但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骸。所以,斑龍的外表細節仍未確定。近年有古生物學家公布斑龍所有化石的詳細研究。

早期重建

在1852年,班傑明·瓦特豪斯·郝金斯(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受到水晶宮委託,為了恐龍展覽而建立一個斑龍模型,這個模型現在仍位在水晶宮。早期古生物學家因為從未看過這些生物,因此將它們以傳說生物中的做為重建參考對象,使它們擁有巨大頭部,以四足行走。水晶宮的恐龍雕塑、以及同時代的早期重建圖,多將斑龍與其他恐龍劍力呈背部有隆肉,這是參考比克爾斯棘龍化石而建立的。直到19世紀中期,在北美洲發現了其他獸腳亞目恐龍,才更準確地描繪出它們的外表。那個時期的恐龍分類較不嚴謹,因此在歐洲發現的所有獸腳類恐龍都被分類於斑龍。這些物種後來都被重新分類,但仍列在古老的科學文獻上,造成許多混淆。斑龍的大部分重建圖,都是在脊椎發現前建立的,這也造成許多混淆。德國杜賓根大學的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描繪斑龍時,改而採用比克爾斯棘龍的骨幹;比克爾斯棘龍是種神秘的大型獸腳類恐龍,背部有高的神經棘,曾被分類於棘龍科。因此,許多較晚的繪畫都根據休尼的版本,將斑龍畫成有背脊或小型帆狀物,類似棘龍

現代重建

事實上,斑龍的確擁有相當大的頭部,而牙齒明顯屬於肉食性動物。斑龍身長約為9米,它們的長尾巴可平衡身體與頭部,因此它們現在被重建為二足恐龍,如同其他的獸腳亞目恐龍。斑龍的頸椎顯示它們有非常靈活的頸部。斑龍的體重約為1公噸,它們的後肢大且充滿肌肉,以支稱它們的重量。如同所有的獸腳亞目恐龍,斑龍的腳掌有3個往前的腳趾,以及1個往後的腳趾。雖然斑龍的體型沒有與較後期的大型獸腳類恐龍一樣大,例如暴龍,它們的前肢小,可能擁有3或4個手指。
斑龍生存於侏羅紀歐洲,約1億8100萬年前到1億6900萬年前。斑龍可能獵食劍龍類蜥腳類恐龍為食。過去曾有敘述認為斑龍在森林中獵食禽龍(另一種早期命名的恐龍),但因為禽龍的化石發現於早白堊紀地層,而斑龍生存於中侏羅紀,所以斑龍不可能以禽龍為食。非洲沒有發現任何斑龍化石,與某些過時的恐龍書籍狀況相反。
雖然斑龍是種強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也許可以攻擊最大型的蜥腳類恐龍,但它們也有可能如清道夫般以腐肉為食;但這無損於斑龍的獵食動物形象,暴龍可能也會以腐肉為食。要維持如此大型的體型,進食時的效率是必要的。
在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展示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斑龍骨骸。

分類歷史

自從被發現、命名以來,許多科學家認為斑龍是種典型的大型肉食性恐龍。斑龍屬曾經被當作“未分類物種集中地”,曾有許多不同的大型歐洲獸腳亞目恐龍被分類到此屬。雙脊龍 [1]、美扭椎龍 [2]、以及中棘龍[3]、多里亞獵龍Duriavenator),都曾被分類為斑龍屬的種。在20世紀初期,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建議斑龍屬應該限制於Stonesfield出土的最初化石,之後許多古生物學家接受這個建議。在最近幾年,斑龍屬已成為重新審視的議題之一,而且有許多種被移到到其他屬。在20世紀晚期到21世紀早期,一些科學家提出Stonesfield的斑龍化石可能來自於數種不同的獸腳類恐龍,甚至可能彼此無接近親緣關係。近年研究支持這個理論,斑龍屬、巴氏斑龍的有效化石僅限於模式標本,尤其是下頜化石。此外,這個下頜化石難以找到足夠鑑定特徵,以分辨斑龍屬、與其近親,某些科學家開始主張斑龍是個疑名
在2008年,R.B.J. Benson等人的數個研究嘗試鑑定出下頜化石的數個自衍征或可鑑定特徵,以將斑龍屬、其他斑龍科區別開來。

病理

在19世紀中晚期,理查·歐文曾提到他在一個斑龍肋骨的小頭突(Capitular process)基部發現淺穴,應開是種病理的跡象。

大眾文化

斑龍是第一個出現在大眾媒體的恐龍。在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荒涼山莊》(Bleak House)中,曾提到了斑龍。
在美國ABC頻道的90年代電視節目《恐龍》中,父親角色Earl Sinclair是只斑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