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金龜科體形較短寬,結構鬆散,有些酷似步行蟲。中胸後惻片背面觀不太明顯,通常體表具有斑點或絨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金龜科
- 拉丁學名:Morphology
- 界:動物界
- 類:鰓角類
形態學
Morphology 成蟲的主要鑑別特徵為:唇基狹長或近似方形,前緣或多或少具中凹,有時向上翹。複眼大而突出,觸角10節,鰓片部3節組兆朽殼成,雄蟲觸角棒部較長大。前胸背板面圓隆較高或尋辨中央具縱溝,承辯企估多數后角較明顯,有時消失。小盾片通常短小,多呈半圓形或三角形。鞘翅短駝嚷判腿寬,肩後外緣通常不彎曲。中胸腹突多數不突出。足通常細長,兩個中足基節較接近;前足脛節外緣有1-3齒,有些種類中足脛節彎曲;跗節多數較細長,跗節均5節;爪大而彎曲。
生物學
Biology 1年1代,成蟲晝出夜伏,通常上午10點以後活動于海拔較高的地帶,重要為害農作物、果樹、林木等植物的花和嫩枝芽。幼連甩頁蟲通常棲息在朽木和枯枝落葉下,不危害農凝危只作物。
分類學 Taxonomy 斑金龜科是鰓角類中一個小科,全球已記有200餘種,我國記錄近30種。早期某些學者如:Arrow (1910) 等將本科歸在 花金龜科Cetoniidae 的族或求白組屬內。本科可分2個族 斑金龜族 Trichiini、臭斑金龜族
Osmoder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