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虎鮋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阿拉弗拉海、印度尼西亞等。中國台灣北部、東北部、西南部及澎湖海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翅虎鮋
  • 拉丁學名:Painted stinger
  • :動物界
  • :鮋科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俗名: 鬼虎魚 貓魚 魚虎 虎魚 石狗公 石頭魚
斑翅虎鮋
斑翅虎鮋 學名:Minous pictus
英文名:Painted stinger
中文名:斑翅虎鮋 斑翅虎鮋
科名:Scorpaenidae
科中文名:鮋科
同種異名: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模式種產地:Arafura Sea, south of New Guinea, 9°59'S, 139°42'E, Challenger sta. 188, 56 m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56米
最大體長:11 cm
有毒魚類:是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頭高與頭寬幾等長。眼後頂骨部有一橫行凹溝;額骨、頂骨及翼耳骨上有多數小瘤狀突起;眼眶上有少數小皮瓣。眶前骨二棘,前棘短,後棘長而直接向後。口中大,斜裂,下頜稍突出;齶骨無齒。有鰾。背鰭硬棘X-XI,背鰭第I棘約略等於第II棘,該二棘之基部分離,第I棘到第II棘的距離約略等於第II棘到第III棘的距離,各棘間之鰭膜缺刻,前半部較深,後半部較淺,軟條10-12;臀鰭硬棘II,軟條7-10;腹鰭I, 5;胸鰭最下方有一游離但不分枝之軟條。體色多變化,一般暗紅色,腹部白色;背側有不規則之褐色斑點與條紋;體中央具2條褐色縱紋。背鰭各棘上端黑色,第1-4軟條間外側有一大形黑斑;胸鰭黑色,內面單一色;尾鰭有2-3暗色橫帶。

棲所生態

棲息於掩蔽的泥濘河口到沙泥底底質外海深處。可以利用胸鰭的游離鰭在海底爬行。具偽裝能力,時常埋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