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在華北、東北地區俗稱為“青羊”或“山羊”,而在在中南地區則俗稱“灰羊”或“野羊”。它的體長為80—130厘米,尾長7—15厘米,體重28—35千克。體毛厚密而鬆軟,通常呈灰褐色,但針毛的毛尖為黑褐色,遠觀時似有若隱若現的麻點,所以也有“麻羊”之稱。沒有鬣毛,但從頭部沿脊背有一條黑褐色背紋,喉部有白色或黃色的淺喉斑。頭部較狹而短,面部較寬,吻鼻部裸露區域較大,向後延伸到鼻孔以後。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沒有眶下腺,耳朵較長。雄獸和雌獸均黑色的角,較短小,長度為15—20厘米,最長的記錄為23.2厘米。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僅有1—2厘米,自額骨長出後向後上方傾斜,角尖向後下方略微彎曲。角尖尖銳、光滑,其餘部分具有10多個橫棱,數目與年齡相關,橫棱之間有淺而細的縱溝,但不割裂橫棱。雌獸的角稍細。四肢短,蹄子狹窄,有蹄腺。尾巴短,毛長而蓬鬆。鼠鼷部有2對乳頭,但沒有鼠鼷腺。
布斑羚廣泛地分布於亞洲東部的俄羅斯東部、朝鮮、印度北部、尼泊爾和克什米爾等地,以及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它棲居的山地一般都有林密谷深、陡峭險峻的特點。性情孤獨,喜歡單獨活動,或者結成2—3隻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陽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曬太陽,夏季則隱身於樹蔭或岩崖下休息,其他季節常置身於孤峰懸崖之上。早晨和黃昏覓食活動較為頻繁,大多在固定的範圍內。視覺、聽覺極為靈敏,善於跳躍和攀登,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縱身跳下10餘米高的深澗而安然無恙。叫聲似羊。受驚時常搖動兩耳,以蹄跺地,發出“嘭,嘭”的響聲,嘴裡還發出尖銳的“噓,噓”聲。如果危險臨近,則迅速飛奔而逃。食物主要是青草和灌木的嫩枝、果實,以及苔蘚等。
斑羚於秋末冬初發情交配,雄獸之間以角相抵或用後肢站立、前肢搏擊,爭奪雌獸。雌獸的懷孕期為8個月左右,每胎產1仔,偶爾產2仔。哺乳期為2個月。1.5—2歲時性成熟。壽命為15—17年。由於亂捕濫獵,斑羚的數量日趨下降。
赤斑羚又叫紅斑羚、紅山羊,雖然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現,但直到1961年才被確定學名,因此也是世界上定名較遲的獸類之一。它的長相與斑羚極為相似,體長為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體重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壯,蹄子較大。尾巴較短,不足10厘米。雄獸和雌獸均有1對黑色的角,短而圓,向上後方傾斜,基部有環棱。通體毛色主要為紅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條黑褐色的縱紋,比斑羚略顯寬闊,腹面呈黃褐色,鼠鼷部為棕白色,尾巴為黑褐色。喉部沒有白斑,不同於斑羚,但在頭頂上的雙角之間有一小塊白斑,體毛柔軟,遠看時有如赤狐一般,十分美麗。
赤斑羚在國外分布於緬甸和印度的阿薩姆邦,我國境內直至1973年才發現,分布於西藏波密、易貢、察隅、米林、墨脫、林芝和雲南貢山等地。
赤斑羚為典型的林棲動物,終年棲息于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高山、亞高山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內,喜歡在山勢險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峽谷地區活動,寬大的蹄子適於攀登,能在懸崖峭壁上奔跑跳躍,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一般成對或幾隻結成小群,外出覓食和飲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樹葉等為食。中午大多在隱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機警,活動前先要在四處窺探,確認沒有危險才慢步前進,一旦受驚便立即竄入附近的隱蔽處躲藏起來,很少作長距離的奔逃。
赤斑羚一般在11—12月份發情,雌獸的表現為活動遲鈍,願意接受雄獸的嗅聞,高潮時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獸的懷孕期為6個月左右,此時乳房開始膨大,周圍的被毛變稀,喜歡休息。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時間需要1個小時左右。幼仔出生後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後能夠獨立生活。
目前,我國的赤斑羚總數僅有1500隻左右,但是因為赤斑羚肉味鮮美、毛色艷麗和皮質柔軟,80年後每年獵殺的赤斑羚就高達150隻以上,所以亟待加強宣傳教育和積極保護,使亂捕濫獵的現象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