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分布危害
斑節對蝦桿狀病毒最初由Lightner和Redman從來自台灣的種蝦中發現,但實際上自1976年在台灣、菲律賓和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Tahiti)等國家和地區已相繼出現此病。已知的如中國、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都有廣泛的分布。毒力較弱的對蝦桿狀病毒,在孵化場、培苗場MBV作為原發性病原破壞了幼體肝胰腺和前中腸細胞。嚴重感染幼體能引起大量死亡,更因繼發感染其它病毒、細菌或附生物而導致幼體大批量死亡。
疾病病原
斑節對蝦桿狀病毒屬於桿狀病毒科,桿狀病毒屬A亞群。病毒為桿狀,有囊膜,含雙鏈DNA,核衣殼大小為42×246nm,連囊膜大小約為75×324nm。不同種類的蝦觀察到的病毒顆粒大小略有差異。病毒在細胞核內複製,能產生大量直徑0.5-8μm的園形或橢圓形多角體,病毒則多被包果其中。
流行病學
MBV可以感染斑節對蝦(Penaeus monodon)、長毛對蝦(P.penicillatus)、墨吉對蝦(P.merguiensis)、短溝對蝦(P.semisulcatus)以及新對蝦的一些種類(Metapenaeus spp),除此之外,P.karathurus、P.plebejus和萬氏對蝦(P.vannamei)也可能受感染。
MBV可通過口餵帶病毒材料而感染健康蝦,養殖池通過對蝦攝食病死蝦和病蝦排出含多角體的糞便傳播。包涵體可在肝胰腺、腸道、卵巢、腮等組織發生。MBV包涵體最早可在蚤狀Ⅲ期幼體檢出。用作繁殖的海捕斑節對蝦親蝦也常檢出MBV,帶毒率高達50%以上。後期幼體受MBV感染更為普遍。在MBV流行區,幾乎所有的孵化場都受MBV污染,後期幼體的MBV包涵體檢出率高達80%-100%。
斑節對蝦的整個生活期都可以感染MBV,但死亡率與養殖環境有很大關係。池塘養殖的早期也有發生大量死亡的病例,但如能控制較適宜的水質和其他微生物的繼發感染,帶毒蝦仍能生長,只是養殖群體中的個體生長差異較大,出現所謂“公孫蝦”。
臨診症狀
致病蝦食慾減少,活動呆滯,鰓、附肢和體表常帶有大量的附生生物。受感染後幼體除部分體色加深外,並無特別的症狀,多數攜帶病毒的蝦活動仍正常。幼體群常常無明顯的症狀表現而出現大量死亡,死亡率與養殖環境有關,一般20%-90%。
機理病理
在組織切片標本上,普通光鏡下可見病蝦肝胰腺上皮細胞核腫脹,病變細胞核比正常核大2-5倍,核內常可見數量不等的橢圓形嗜酸性包涵體,嚴重感染的標本整個顯微鏡視野可見成片的包涵體。細胞界限不清,腺上皮排列不整齊,或完全被破壞,僅剩下大量的包涵體。由於上皮細胞破裂,腺體崩解,腺腔內或消化道內也可見包涵體。能普遍在細胞核內產生多個嗜酸性包涵體(1-10個)並引起嚴重病變是MBV感染的特徵診斷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