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的直徑為15-20毫米,腕長約為盤直徑的6倍。盤背面生有顆粒狀小瘤。輻楯大、為三角形,裸出,與小瘤陪襯得整齊而美觀:盤中央的小瘤排列成圓形,並向輻部和間輻部共射出10個帶,伸達盤的邊緣;盤緣另有一圈小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瘤蛇尾
- 界:動物界
- 門:棘皮動物門
- 綱:蛇尾綱
- 目:蛇尾目
- 科:刺蛇尾科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Echinodermata:棘皮動物門 - Ophiuroidea:蛇尾綱 - OPHIURAE:蛇尾目 - Ophiotrichidae:刺蛇尾科 -Ophiocnemis: |
學名: | Ophiocnemis marmorata(Lamarck,) |
中文名: | 斑瘤蛇尾 |
中文拼音: | BānLiúShéWěi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捉姜設捆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蘭閥戀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射兆犁錄等級 | 未予評凳船堡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口楯為三角形,略寬,外緣鈍圓,內角尖銳。側口板為三角形,位於口楯的前方,彼此相接。齒棘很多,常排列成不規則的4-5行。腹面板輻部的皮膚平滑而裸鞏己請射出。生殖裂口市祝較大。背腕板特別寬,約為長葛宙遷的3.5倍,外緣稍彎曲,背中模略隆起。腹腕板為啞鈴狀,寬約為長的3倍。觸手孔大,觸手鱗一個,形小。腕棘4個,為細圓錐形,背面第一個大小變化不定;第二個最長。腹面的腕棘到腕中部變為鉤狀,具小鉤2個。酒精標本背面為灰綠色,盤和腕上有許多不規則的白斑和黑綠色斑點及條紋;腕棘上也有橫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