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漁鴞屬

斑漁鴞屬

斑漁鴞屬(學名:Scotopelia Genus)是鴞形目、鴟鴞科下的一屬鳥類動物。體長51-61厘米,體重2055-2325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面盤不突出,呈紅棕色,邊緣不明顯。頭部和頸背有長羽毛。斑漁鴞屬的物種沒有耳毛。上體呈紅棕色,有細密的暗色條紋。飛羽和尾羽有明暗紋。喉部白色。下體呈淺紅褐色,帶有暗色的軸條紋,眼睛為深棕色,喙黑色,基部為灰色。腳底有骨針而不是鱗片,以幫助抓住魚。

夜行性鳥類,在月夜尤其是黎明時分發出最活躍的聲音。白天棲息在大樹枝上,通常成對棲息。以魚類為主食,有時會捕捉青蛙、螃蟹或貽貝。該屬物種很少將身體浸入水中,通常在捕魚時也不會被淋濕。它們有時會涉入沙洲附近的淺水中覓食。該屬物種是一類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貓頭鷹DNA數據證明它們與雕鴞密切相關。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下級分類,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斑漁鴞屬有三個物種。模式種是橫斑漁鴞,體長51-61厘米,翼長423-445毫米,翼展平均153厘米;體重2055-2325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上體呈紅棕色,有細密的暗色條紋、黑斑和一些條紋。飛羽和尾羽有明暗紋。喉部白色,當它們鳴叫時,喉嚨顯得腫脹。下體呈淺紅褐色,帶有暗色的軸條紋,這些條紋的末端是單根羽毛尖端的圓形斑點。大腿和翅下覆羽呈淺紅褐色。面盤不突出,呈紅棕色,邊緣不明顯。頭部和頸背有長羽毛,它們往往將這些羽毛鬆散地披在身上,使頭部看起來蓬亂。斑漁鴞屬的物種沒有耳毛。眼睛為深棕色,蠟質為灰色,喙黑色,基部為灰色。小腿和腳趾裸露,呈淡稻草色,腳底有針骨(spicules)而不是鱗片,以幫助抓住魚。

生活習性

這三個物種均為夜行性鳥類,在月夜尤其是黎明時分發出最活躍的聲音。白天棲息在大樹枝上,通常成對棲息。可以捕獲重達2千克的魚,但通常捕食100-200克的魚。有時會捕捉青蛙、螃蟹或貽貝。首選的狩獵方法是從懸於水面的樹枝上進行狩獵。魚是通過它們在水面引起的波紋來識別的;然後貓頭鷹滑翔下來,用爪子抓住魚,然後猛撲回到棲息處。該屬物種很少將身體浸入水中,通常在釣魚時也不會被淋濕。它們有時會涉入沙洲附近的淺水中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金),剛果(布)、宏都拉斯、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肯亞、賴比瑞亞、馬拉威、馬里、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尚比亞和辛巴威。
斑漁鴞屬
斑漁鴞屬分布圖

下級分類

斑漁鴞屬(3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1
Scotopelia bouvieri
Sharpe, 1875
無危(LC)
2
Scotopelia peli
Bonaparte, 1850
無危(LC)
3
Scotopelia ussheri
Sharpe, 1871
易危(VU)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