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鰩魚(中藥)

文鰩魚(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鰩魚,中藥名。為飛魚科燕鰩屬動物多種燕鰩魚Cypsilurus agoo(Temminck et Schlegel)[Prognichthys agoo(Temminck et Schlegel)]的肉。動物燕鰩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具有催產,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主治難產,胃痛,血痢腹痛,疝痛,乳瘡,痔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文鰩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頜針魚目
  • :飛魚科
  • :燕鰩屬
  • :燕鰩魚
  • 分布區域: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
  • 採收時間:常年
  • 毒性:無毒《綱目》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鰩《呂氏春秋》,飛魚《本草拾遺》,燕魚、燕兒魚、燕鰩《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燕子魚(浙江),飛烏(福建)。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酸,性溫。

歸經

入脾、胃經。

功效

催產,止痛,解毒消腫。

主治

難產,胃痛,血痢腹痛,疝痛,乳瘡,痔瘡。

相關配伍

1、治難產、胃痛,飛魚1條,燒存性,研末。每服5g。黃酒沖服。(《中國動物藥》)
2、治乳瘡、痔瘡,飛魚1條,燒存性,研末,麻油調勻,塗患處。(《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5-10g。
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麻油調塗。

炮製

採集加工: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曬乾或煅炭備用。

形態特徵

燕鰩魚,別名真燕鰩(通稱)。體略呈長梭形,背部頗寬。兩側較平,至尾部漸細,體長30-45cm。頭較短,背平坦,兩側向內下方傾斜,腹面狹窄。吻短,眼大,側高位,眼間隔寬。口小,上下頜約等長,牙細,兩頜牙成狹帶狀。鰓蓋條12-14。體被大圓鱗,鱗後緣呈波狀。側線位甚低,近腹緣,側線鱗56-638/4。背鰭12-14,位於體後部,與臀鰭相對。臀鰭9-10,起點約在背鰭第6鰭條下方。胸鰭16,特別長大,可作飛翔用,平置時可達臀鰭末端。腹鰭6,長可達臀鰭基底末端,可作輔助滑翔用。尾鰭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頭、體背面青黑色,腹部銀白色,各鰭淺灰黑色。

生長環境

暖水性上層魚類,常集群回遊。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另易產。”
2、《綱目》:“已狂,已痔。”

附註

與本品功效相同的尚有:①弓頭燕鰩魚Cypselurus arcticeps (Gunther)分布於我國黃海、東海、南海;②點鰭燕鰩魚C.spilopter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分布於我國南海;③背斑燕鰩魚C. bahiensis (Ranzani)分布於我國東海、南海;④少鱗燕鰩魚C. oligolepis (Bleeker)分布於我國南海;⑤尖頭燕鰩魚C. oxycephalus (Bleeker)分布於我國東海、南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